法定主动
公开内容

2025年1—7月曲靖市经济运行情况

发布时间:2025-08-20 17:10:24   索引号:   文号:   来源:曲靖市统计局   

曲靖市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曲靖调查队

2025年8月20日

1—7月份,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市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省委十一届六次、七次全会和市委六届五次、六次全会精神,锚定省委“3815”战略发展目标以及省委对曲靖提出的“六个走在前列、六个着力”的要求,全力以赴抓项目、帮企业、育产业,生产需求持续增长,全市经济稳中有进。

一、工业生产扭负为正,传统产业支撑有力

1—7月份,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今年以来首次实现正增长,比上半年回升2个百分点。分门类看,采矿业增长10.7%,比上半年加快1.3个百分点;制造业下降0.9%,比上半年回升1.1个百分点;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2%,比上半年回升5.6个百分点。

从传统产业看,烟草制品业稳中有进,增长1.4%,比上半年加快0.6个百分点;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增长12.8%,比上半年加快1.5个百分点;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3%,以上行业共拉动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7个百分点。装备制造业(不含硅光伏、电池及液态金属)增长21.5%,比上半年加快18.1个百分点。

从新兴产业看,新能源电池产业增长30.7%;绿色硅光伏产业(不含光伏发电)下降20.7%,降幅比上半年收窄4.5个百分点。

二、市场消费保持平稳,以旧换新政策持续显效

1—7月份,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805.68亿元,同比增长2.7%。

以旧换新相关商品销售增势较好。限额以上单位通讯器材类商品零售额增长55.7%,比上半年加快1.1个百分点;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商品零售额增长6.8%,比上半年加快1.9个百分点;汽车类商品零售额增长7.8%,比上半年加快0.8个百分点,其中,新能源汽车类增长24.1%,新车类增长7.2%。

生活和出行类相关商品平稳增长。与基本生活类相关的限额以上单位粮油食品类商品零售额增长7.6%,饮料类增长27.6%,分别比上半年加快1.1和1.7个百分点;限额以上单位石油及制品类增长1.8%。

三、基础设施投资规模扩大,能源工业投资快速增长

1—7月份,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13.8%,比上半年回升1.3个百分点。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下降27.7%,比上半年回升8.3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投资下降13.7%,比上半年回升1.5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投资下降11.2%。从投资领域看,民间投资下降23.6%,产业投资下降21.9%,分别比上半年回升2.7、3.3个百分点。

基础设施投资规模进一步扩大。1—7月份,全市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15.0%,占全市投资的比重为45.8%,占比较去年同期提高13.8个百分点,拉动全部投资增长5.2个百分点。其中,交通投资增长11.3%。

能源工业投资快速增长。1—7月份,全市能源工业投资同比增长23.9%,比上半年加快0.5个百分点,占全市投资的比重为18.6%,比上年提升5.3个百分点。

四、规上服务业稳定增长,现代服务业增势良好

1—6月份,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错月指标)实现营业收入75.81亿元,同比增长4.6%。

现代服务业增势良好。现代物流发展显效,多式联运和运输代理业增长38.6%,比1—5月份加快5.7个百分点,装卸搬运和仓储业比1—5月份回升2.1个百分点;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增长88.8%;生活服务业平稳增长,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增长10.5%,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增长15.4%,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增长16.8%。

五、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下降,核心CPI回升

7月份,全市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下降0.3%,环比上涨0.2%。分类别看,食品烟酒价格同比上涨0.1%,衣着价格上涨1.0%,居住价格下降0.3%,生活用品及服务价格上涨0.6%,交通通信价格下降3.9%,教育文化娱乐价格上涨0.8%,医疗保健价格上涨0.2%,其他用品及服务价格上涨5.0%。在食品烟酒价格中,鲜菜价格下降8.8%,粮食价格下降1.8%,鲜果价格下降5.7%。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后的核心CPI同比上涨0.3%,涨幅与上月相同。1—7月份,全市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下降0.2%。

总的来看,随着各项宏观政策持续发力显效,1—7月份,全市经济稳中有进。但也要看到,有效需求不足、市场预期偏弱等问题依然存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基础还需巩固。下阶段,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市委六届六次全会精神和省委、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围绕建设“一中心一样板两区”奋斗目标,推动各项政策落实落细,着力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有效释放内需潜力,推动经济运行稳中有进、持续回升向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