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定主动
公开内容

曲靖市科学技术局2024年部门预算财政支出绩效自评报告

发布时间:2025-03-26 16:20:51   索引号:   文号:   来源:曲靖市科学技术局   

   一、部门基本情况
    (一)部门概况
    1贯彻党中央、省委、市委关于科技创新工作的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落实国家和省、市科技法律、法规、规章、政策。
    2.拟订全市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规划政策,统筹推进全市创新体系建设和科技体制改革;拟订科技普及和科学传播规划、政策。
    3.编制市级科技经费预决算;会同有关部门提出科技资源合理配置的政策措施和建议;推动科技投入体系建设,促进科技资源优化配置、科研条件保障建设、科技资源共享开放;协调推进区域创新发展和协同创新能力建设,促进科技与金融有机结合。
    4.制定全市科技项目规划并组织实施;统筹推进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研发和创新,牵头协调重大技术攻关和应用示范;参与实施有关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
    5.组织拟订全市高新技术发展及产业化、科技促进农业农村和社会发展的规划、政策和措施;开展重点领域技术发展需求分析,提出研发任务并组织实施。
    6.拟订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和促进产学研结合的有关政策措施并组织实施,指导科技服务业、技术市场和科技中介组织发展。
    7.承担科技监督评价体系建设和相关科技评估管理,指导科技评价机制改革,统筹科研诚信建设;组织实施创新调查和科技报告制度,指导全市科技保密工作。
    8.拟订全市科技对外交流与创新能力开放合作的规划、政策和措施,组织开展国内外科技合作和科技人才交流;拟订全市引进国内外智力规划、政策、措施并组织实施,建立外国专家、团队吸引集聚机制和联系服务机制。
    9.组织拟订科技人才队伍建设规划和政策,建立健全科技人才评价和激励机制,组织实施科技人才计划,推动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
    10.完成省科技厅和市委、市政府交办的其他任务。
    (二)部门绩效目标的完成情况
    1.协同创新体系构建展现新格局。一是高位推动的工作格局进一步形成。市委主要领导对科技创新工作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对科技入曲、厅市会商等一系列工作亲自部署、亲自安排,亲自带队到深圳、上海、武汉、合肥等地开展考察学习和招才引智对接。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多次听取科技创新工作情况汇报、专题研究部署科技创新工作。市人大常委会对市科技局工作开展评议,满意率达97.37%,评议结果为优秀。市政协常委会围绕“优化科技创新生态”进行了专题协商。全市形成了高位推动、强势推进的科技创新工作格局。二是上下协同的联动机制进一步健全。省科技厅与市委市政府召开厅市科技创新专题会议,对曲靖给予一系列政策支持和资源倾斜。出台《省市协同推进科技创新工作方案》,成立厅长、市长担任总召集人的工作专班,建立跨层级、跨区域、跨系统协同创新工作体系。三是科技政策供给进一步完善。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全国、全省科技大会精神,系统谋划改革思路,持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市委、市政府先后印发《科技入曲行动方案》及年度实施方案、《抓好抓实全社会研发投入工作的通知》等一系列制度措施,体制机制得到强化。四是创新根基土壤进一步夯实。市科技局与融媒体中心建立协作机制,开办“科创曲靖”专栏,讲好科技故事、发出科技声音,外宣力度不断加大。科学技术普及走深走实,曲靖市科技活动周、曲靖市科普讲解大赛等重点科普活动渐成品牌,科普大赛首次面向全网直播,“科技下乡”等科普活动常态化开展。科普载体建设不断夯实,省级科普基地总数达13个。
    2.科技入曲引领创新开放合作打开新局面。借船出海、借梯登高,纵深推进“科技入曲”工作。认真开展《科技入曲行动方案》研究谋划和起草工作,采取“省市搭台、县(市、区)为主体,上下联动、全面推进”的方式,汇聚八方资源,坚持协同创新,全力引进各类科技资源,推动科技平台、企业、成果、人才、资本“五个落地”,全市科技对外交流合作不断打开新局面、结出新成果。先后与上海交大、中南大学等10余所院校开展对接洽谈,市政府与上海交大、中南大学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在成果转化、人才培养等多方面建立合作机制。与中关村亦创联盟、武汉光谷创业咖啡就科技企业招引、科技服务等方面达成合作意向。全年举办科技“双招双引”对接活动8场次,洽谈对接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经济圈等发达地区高新技术企业100余户,12家高企与曲靖达成投资意向。市科技局与人行建立战略合作,举办科技金融服务专场,16家银行和34家企业签订融资协议,落地金额25.3亿元。1—9月,全市科技企业贷款融资余额99.37亿元,较上年增长13.47%。科技入曲取得阶段性丰硕成果。
    3.科技赋能产业发展再上新台阶。围绕曲靖发展“四个定位”和全市重点产业、经济社会发展所需,积极凝练课题需求,推动关键技术研发和核心技术攻关。云南梓靖“高性能超薄锂电铜箔制造及装备关键技术研究”、云南锴晟“新能源汽车用高端铝合金电池壳体关键技术研究”等一批工业领域重大项目获省科技厅立项支持,争取项目资金3440万元。宣威余家食用玫瑰种植等7家星创天地、富源县吉克等5个乡村振兴科技创新村、云南蓝铭生态农业“蓝莓高效生产关键技术研发及示范应用”等一批农业科技项目获省科技厅立项支持,争取资金1780万元。曲靖师范学院“螺环氧化吲哚类生物碱Cyanogramide的全合成研究”等6个基础研究项目,“科普珠源服务平台开发与推广”“健康乡村背景下农村居民健康素养提升科普行动”等一批社会民生领域项目获省科技厅立项支持,争取项目资金400余万元。 
    4.创新主体培育和平台建设实现新突破。制定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工作实施方案,成立工作专班,加大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企业的培育力度,积极开展“一企一策”精准服务指导。目前,全市47户企业通过第一批高新技术企业评审,55户企业上报材料参加第二批评审(评审尚未结束),全市2024年底有效期内的高新技术企业有望完成省级下达目标任务,达231户以上;已组织三批共85户企业成功备案云南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全市科技型中小企业达818户。曲靖鑫创新材料有限公司、云南中宣液态金属科技有限公司上榜2024年云南非公企业“创新能力10强”榜单。曲靖晶澳牵头20余家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联合组建的“云南省硅光伏技术创新联合体”,获省科技厅批复同意并于8月8日正式揭牌。中国工程院院士领衔的“会泽三乌产业研究院”于8月14日正式挂牌成立。云能硅材“云南省有机硅绿色新材料技术创新中心”和曲靖师院“云南省晶态多孔有机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获批组建。昆明理工大学、俄罗斯库兹巴斯国立科技大学和新加坡科技设计大学联合成立的“云南光电材料及器件国际联合实验室产学研基地”落地马龙。
    5.科技创新投入实现新提升。通过加强政策宣传与培训、开展“一对一”指导服务、严格落实奖补政策、建立工作联动机制等方式,引导各类企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医疗卫生机构积极开展研发活动,不断加大研发经费投入。认真落实《云南省研发经费投入奖补办法》,争取1765万元研发投入奖补资金,支持企业开展研发、成果转化、科研平台建设、人才引进等工作。2024年全市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总量达到49.71亿元,较上年增长25.8%。
    6.科技成果转化运用取得新成效。2024年1月,由国家电投集团云南国际电力投资有限公司与国家电投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联合开发建设的全球首套兆瓦级空气热力循环储能(简称“CASE”)中试项目在陆良县开工。随“神舟”飞天的全国首批山桐子“太空种子”在宣威育苗成功。曲靖市17个项目获2023年度省科学技术奖励,获奖数量和层次实现历史新高,其中,驰宏锌锗“富锗铅锌成矿系统和勘查技术创新及深部找矿重大突破”获省级科技进步特等奖,实现我市获省级科技最高奖项零的突破。通过广泛动员、深挖潜力、主动服务、精准培训等措施,积极做好2024年云南省科学技术奖组织提名工作,曲靖市有关单位18项科技成果申报参加2024年省科技奖励评选。1至10月,全市技术合同认定登记42项、成交金额18.36亿元,实现稳步增长。
    7.科技人才培育引进迈出新步伐。坚持借力外脑、激活内脑,加大人才引育力度,不断拓宽招才引智渠道。以多种方式引进省内外高端人才(团队)助力曲靖科技创新,中国科学院都有为、中国工程院邓秀新等8位院士携团队莅临曲靖考察调研,为曲靖产业发展、科技创新建言献策,与我市高校、企业在多个领域开展合作、设立院士专家工作站。聘请广东横琴实验室副主任周华教授担任“云南会泽三乌产业研究院”院长,成功推荐中国农科院徐丽君研究员等7人受聘为我市有关企业科技副总。促成云南飞象精酿科技有限公司与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李于研究员达成合作共同开发啤酒新产品、云南千村种猪繁育有限公司与上海交大黄勇平教授共同开展有机废弃物资源开发与利用。2024年,全市获批省级科技特派团1个、科技特派员192人、“三区”科技人才112名;认定省级院士工作站2个、专家工作站4个;办理外国专家来华工作许可21人。曲靖师范学院4名外国专家被认定为南亚东南亚青年科学家,2名教授选聘为国际特派员,5位专家入选2024年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
    (三)部门整体收支情况
2024年度收入合计1212.13万元。其中:财政拨款收入1162.13万元,占总收入95.88%,其他收入50.00万元,占总收入4.12%。2024年度支出合计1163.36万元。其中:基本支出880.36万元,占总支出的75.67%。项目支出283.00万元,占总支出的24.33%。
    (四)部门预算管理制度建设情况
预算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是预算执行的基础,部门预算编制采用“两上两下”的方法进行,体现了预算部门、预算单位上下协调相结合的原则,部门支出预算,按照预算年度内所有因素和事项的轻重缓急测算每一项目的支出需要,个人的工资性支出,按照编制内实有人数和工资标准。公用经费,根据定额标准编制。项目支出预算,按照轻重缓急原则建立项目库。
    (五)严控“三公”经费支出情况
2024年“三公”经费支出合计4.04万元,其中;因公出国(境)费0万元,公务接待费1.66万元,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2.38万元。
    二、绩效自评工作情况
    (一)绩效自评的目的
规范和加强财政支出管理,强化支出责任,建立科学、规范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体系,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客观公正地揭示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和政府职能的实现程度,完善公共财政体系,强化预算支出的责任和效率。
    (二)自评组织过程
    1.前期准备。组织成立项目绩效评价领导小组,设立绩效评价办公室,协调相关科室收集整理与绩效目标相关的支撑材料和数据。
    2.组织实施。根据设定的绩效目标,结合各科室实际工作,对相关绩效目标进行打分评价,汇总整理2024年绩效目标评价结果,填报2024年项目支出绩效自评报告。
    三、评价情况分析及综合评价结论
在细化内部管理方面已经取得一定成效的基础上,2024年进一步出台相关细化的管理制度,严格用制度管人管事管钱,细化内部管理,严格审核审批,成效显著。
    四、存在的问题和整改情况
    (一)细化预算编制工作,认真做好预算的编制。进一步加强机关各科室的预算管理意识,严格按照预算编制的相关制度和要求,公用经费根据单位的年度工作重点和项目专项工作规划,本着“勤俭节约、保障运转”的原则进行预算的编制;编制范围尽可能的全面,不漏项;进一步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合理性、严谨性和可控性。
    (二)遵循预算管理办法,对于年度无法预计的临时追加的相关工作所需费用和结余资金确保资金严格按照预算专项资金使用程序申报及使用,按照预算项目和使用用途执行,杜绝费用项目之间调剂使用现象的发生。
    (三)预算财务分析常态化。定期做好支出预算财务分析,及时对费用预算执行情况进行通报和预警,定期对单位的预算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做好部门整体支出预算评价工作。
    (四)加强财务管理,严格财务审核,提高财务的精细化管理。
    四、绩效自评结果应用
充分利用业务科室的主要工作,将现有工作效用最大化,保障项目绩效指标的跟踪和落实,结合现阶段科技项目实施情况,适当调整相关指标情况,提高绩效目标效用。为下一年度预算绩效目标修改设定提供可参考依据。
    五、主要经验及做法
按照项目预算执行进度要求,按时保质完成预算执行进度,保障了项目完成的及时性。严格根据项目发挥的效益来掌握和控制项目经费支出在相关政策以及规定制度的规范下,项目达到标准额质量管理水平。
    六、其他需说明的情况

附件:1.曲靖市科学技术局2024年度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自评情况
2.曲靖市科学技术局2024年度项目支出绩效自评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