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定主动
公开内容

曲靖市人民政府关于市政协六届三次会议第5号提案办理意见的函

发布时间:2024-12-15 15:07:00   索引号:   文号:曲政函〔2024〕318号   来源:曲靖市人民政府   

欧阳傲雪、胡宁、胡春梅委员:

你们提出的《关于加快农旅文融合 为拓展农民增收创造条件的提案》(第5号),交由曲靖市人民政府办理,经认真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大力发展休闲农业,拓展农业多种功能

紧扣农业农村发展趋势,以发展现代农业为抓手,以旅游为驱动,采取“农业+文化+旅游+康养+”综合发展模式,着重打造集种植养殖、生产加工、观光旅游、休闲采摘、美食住宿、购物娱乐为一体的田园综合体,积极构建“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市民乐”的休闲农业新格局。

(一)打造精品。打造精品景点和线路,建设休闲农业重点县、美丽休闲乡村、精品园区和农庄,实现转型升级。截至目前,全市有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1个(罗平县)、全国休闲农业重点县1个(罗平县)、中国美丽田园2个(会泽大海草山美丽田园、罗平县坝子油菜花)、中国美丽休闲乡村4个(罗平金鸡村、会泽县白雾村、会泽县杨梅山村、罗平县品德村)。

(二)丰富业态。打通产业与休闲,实现融合互促。利用信息化技术,探索实践亲子研学、健康养生等新型业态,改造提升农家乐、采摘垂钓等传统业态,发展壮大休闲农庄、精品民宿等高端业态。2024年二季度,全市累计有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经营主体593个、同比增5.70%,其中,农家乐422个、同比增7.11%,休闲观光农园(庄)173个,同比增4.22%;接待人次419.16万人次、同比增13.19%,实现营业收入11.96亿元、同比增0.14%。

(三)培育主体。研究制定休闲农业用地细则,试行休闲农业点状供地政策,破解用地瓶颈;鼓励成立休闲农业发展投资基金,探索发行休闲农业发展专项债券和保险产品,解决休闲农业经营主体融资难问题;出台休闲农业人才引进和培训奖补政策,吸引经营管理人才投身休闲农业,提高经营主体经营能力,解决人才缺乏问题。截至目前,全市有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市级示范企业(点)75个、省级示范点10个、国家级示范点1个。

二、创新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在“创收”上闯新路

今年5月以来,全市全面开展农村集体“三资”暨农村土地流转突出问题集中专项整治行动,重点围绕农村集体“三资”、农村集体经济合同、农村集体债权债务、集体工程项目管理、违规借用村集体资金5个方面开展整治,全市1601个村(社区)、14876个村(居)民小组清查核实集体资产322.03亿元。加强农村集体“三资”经营管理,让农村集体“三资”在市场运营中获得更多收益。截至目前,全市村集体经济10万—50万的有1489个村、占93%,50万—100万的有61个村、占4%,100万元以上有51个、占3%。在中央、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扶持项目支持下,全市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充分依托自身优势,探索多元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新路径,涌现了一批资产租赁、资源开发、股份合作、抱团发展、招商合作、旅游创收、异地置业、产业带动、服务创收、多元发展的典型案例。比如,麒麟区东山镇新村社区、沾益区德泽乡热水村、会泽县者海镇实现抱团发展,宣威市板桥街道永安村、罗平县钟山乡鲁邑村5个发展模式被《云南省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典型案例》收编,麒麟区东山镇卑舍村发展模式被全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典型村级案例》收编。

三、深入开展“千万工程”,培育壮大农民增收产业

围绕“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目标,按照乡村振兴“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认真落实“六个走在前列”,以浙江“千万工程”经验为标杆、以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为主要抓手,坚持典型引路、示范带动,开展星级村动态管理全域提升人居环境,培育壮大优势特色产业促进农民增收,统筹乡村建设、乡村发展、乡村治理全面推进。充分利用“清凉曲靖·避暑天堂”品牌效应,因地制宜全力推进“休闲康旅目的地”“旅居之乡”建设,着力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对打造完成旅居示范村的乡镇(街道),利用企业市场化运作优势,形成运营公司与村集体、村民的“共生模式”,到2024年年底,全市将打造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44个(统筹宜居宜业和美示范村20个),省级提升村1695个,星级村占比达70%。

四、培育经营主体带头人,激发农文旅融合活力

(一)加快推进返乡入乡创业带动就业。一是引导支持农民工、大中专毕业生、退役军人、科技人员和工商业主等返乡入乡创业,鼓励返乡在乡创业人员共创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农业经营主体。二是组建由企业家、创业成功人士、专业技术人员等构成的专家团,为农村创业人员提供精准指导服务和创业创新培训,推动现代农业在转型升级中创新发展。三是及时落实税收减免、补贴等优惠政策,对返乡入乡企业吸纳就业困难人员的按照有关规定给予社会保险补贴等政策支持。四是立足资源优势,围绕规模种养、农产品加工、农村服务业以及农技推广、贸易营销、农资配送等合作建立营销渠道,打造特色品牌,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民族风情旅游业,就近吸纳农民就业,促进农民增收。五是坚持“好中选优、优中选尖”原则,每年组织评选“农业农村返乡入乡创业之星”20人。

(二)提升经营主体带头人综合素质。一是将干得好、有潜力、能带动的经营主体带头人,纳入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储备库,着力打造一支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头雁”队伍,2024年培育“头雁”187人。二是支持农业经营主体积极开展校企合作,与涉农高校和职业院校合作共建研学基地、耕读教育基地,组织开展农业农村产业领军人才、农业经理人、农村职业经理人培训,2024年培养高质量乡村职业经理人(乡村CEO)30人。

感谢你们对政府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以上答复,如有不妥,请批评指正。

 

曲靖市人民政府

2024年10月14日

(联系单位:市政府办公室秘书五科  联系电话:0874—31224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