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定主动
公开内容

曲靖市人民政府关于市政协六届三次会议第43号提案办理意见的函

发布时间:2024-10-21 14:47:00   索引号:   文号:曲政函〔2024〕254号   来源:曲靖市人民政府   

岳石林、王平永、欧阳傲雪委员:

你们提出的《关于健全体教体系 建设体育强市的提案》(第43号),交由曲靖市人民政府办理,经认真研究,现答复如下:

曲靖市高度关心重视教育体育工作,全市通过加强学校体育教育和管理,建好建强国家级体育后备人才基地、省级运动队预备队,建设国家、省、市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新型体校、市县级体育训练项目学校,优化俱乐部布点,有效整合资源,不断深化体教深度融合。

一、完善政策制定和执行

结合曲靖实际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实施校园体育“321”行动计划的意见》《曲靖市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实施方案》,研究起草《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美育工作的实施方案》等指导性文件,进一步强化了青少年体育教学、训练、竞赛管理工作,“指挥棒”效应得以明显体现。

二、完善青少年体育竞赛体系

教育体育合并后,充实完善了全市青少年体育竞赛体系,青少年体育竞赛平台构建更加科学、合理,形成了三个层级的青少年体育竞赛体系:一是市级中小学生运动会。3年一届,由中学生运动会扩展为中小学生运动会,项目设置由5个发展到9个,是全市最高规格的青少年学生赛事。二是校园体育联赛。每年一届,校园足球、啦啦操比赛发展到“三大球”和啦啦操4个项目,构建了小、初、高全学段,校级、县级、市级逐级选拔的“三横三纵”竞赛体系,市级选拔赛冠军队伍参加省级总决赛。三是市级青少年锦标赛。为选拔培养青少年竞技体育后备人才,提升竞技水平,促进曲靖竞技体育健康发展,结合优势、潜优势项目青少年体育人才培养目标和省级锦标赛设置,在校园体育普及竞赛基础上搭建每年一届的市级青少年U系列锦标赛事平台,目前有田径、跆拳道、武术散打、拳击、游泳等8个项目。市级已连续举办七届中小学生运动会和八届中小学校园体育联赛,举办田径、跆拳道、武术散打等8个项目青少年锦标赛14项次。据不完全统计,全市学校每年组织班级赛15100余次、校级运动会2500余次、区县级比赛活动70余项次、市级比赛活动16项次,受益学生110万人左右。

三、加强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创建

富源、会泽、陆良、马龙、沾益5个区县被省教育厅认定为新一轮学校体育综合改革试点县。目前,5个区县正按照要求组织开展改革试点探索工作,争取3年内出成效,有经验和典型案例。全市共创建国家级134所、省级44所、市级170所体育传统项目特色学校(幼儿园)。通过开展创建工作,各级各类学校在重视体育教学、场地和器材设施建设、活动赛事开展、校际示范交流、体育人才培养等方面效果明显。

四、扩展体育项目训练网点

围绕优势、潜优势和新设置运动项目,积极推进县级新型体校建设“全覆盖”工作。依托体育传统项目学校、体校和青少年体育俱乐部,不断夯实青训阵地。目前正在引导推动基层竞技体育项目训练网点布局和后备人才选拔工作,在一体化体育人才培养方面有了新的尝试。进一步强化了市民族中学、经开区二中足球、篮球项目、潇湘中学举重、水桥小学射击、东陆高中中长跑和竞走、马龙一中竞走、育红小学游泳、清源学校、卓立学校、双龙一小排球、大同中心完小摔跤、龙庆中心完小拳击、宜步足球青训、宣威体操协会幼儿体操、竞技体操等训练网点的建设。

五、夯实竞技体育基础

致力打造高原体育赛训基地。现有2个“国家田径奥林匹克高水平后备人才基地”、4个“国家田径单项高水平后备人才基地”、1个“国家高水平(排球)后备人才基地”和3个“国家体育后备人才基地”以及自行车、拳击、竞走3个项目4支省级运动队预备队,本市运动员年在训人数近1000名。基地每年吸引20余个省区市运动队近5000人次的运动员在曲进行高原耐力训练。

感谢你们对政府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以上答复,如有不妥,请批评指正。

 

曲靖市人民政府

2024年10月20日

(联系单位:市政府办公室秘书三科 联系电话:0874—3121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