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工党曲靖市委:
你们提出的《关于“加快推进历史遗留废弃矿山修复治理筑牢生态安全屏障”的提案》(第132号),交由曲靖市人民政府办理,经认真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全市矿山基本情况
全市现有持证矿山575个,探矿权159个;核查认定历史遗留废弃矿山图斑2677个,面积5.66万亩。针对持证矿山,严格督促矿业权人履行修复责任义务,2020年以来,全市累计督促矿山企业修复矿山面积约1.28万亩。针对历史遗留矿山,切实通过开展核查、制定三年行动计划、印发实施方案、学习借鉴经验、引进社会资本和争取上级资金等工作,采取自然修复、辅助再生、生态重建、转型利用等方式,全市已累计修复历史遗留废弃露天矿山图斑1522个,修复面积2.87万亩,历史遗留废弃露天矿山修复治理初见成效。
二、提案建议落实情况
(一)针对健全完善部门协同机制,形成工作合力的建议落实情况。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书记、市长专题听取工作情况汇报,分管副市长多次牵头研究工作,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多次下沉到矿山修复点督导调研,研究解决有关具体问题。制定印发《三年行动计划》和《实施方案》,市、县两级成立工作领导小组,明确部门职责,形成市县统筹、部门联动、协同推进的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工作格局。
(二)针对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绿色发展的建议落实情况。编制《曲靖市国土空间生态修复专项规划》,把乡村振兴、产业发展与地质环境治理、地质灾害防治等结合起来,因地制宜、长远考虑。组织到昆明、红河、大理考察学习,借鉴运用市场化引进社会资本参与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经验做法。探索构建“政府主导、政策扶持、社会参与、开发式治理、市场化运作”的新模式,严格对照矿山生态修复标准,优化方案设计,最大限度保护原有地形地貌特色,妥善解决矿山生态修复问题。
(三)针对打好“旅游牌”,算好“生态账”的建议落实情况。《曲靖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曲靖市历史遗留废弃露天矿山生态修复实施方案的通知》明确,按照“谁修复、谁受益”的原则,投资主体可在历史遗留矿山区域及周边区域采取“生态保护修复+产业导入”方式,获取修复后的土地等有关自然资源、资产使用权或者特许经营权发展适宜产业,工矿废弃地修复后可依法依规用于工业、商业、服务业等,优先保障投资主体利用矿山修复后土地发展有关产业。
(四)针对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大山修复治理力度的建议落实情况。2023年7月,引入市交投集团为社会投资主体,全面统筹推进历史遗留矿山修复。目前,通过组织实施,已完成销号图斑375个、面积5685.46亩,已完成工程修复图斑155个、面积3580亩,累计投资约1.14亿元,同时,通过申报项目方式,争取到省级资金1843.56万元,用于珠江源水源涵养区70个图斑修复。2024年,组织申报省级示范工程项目2个,申报国家生态修复示范工程项目1个。
(五)针对加强生产矿山监管,减少问题增量的建议落实情况。2024年2月,下发《关于开展全市矿山生态修复问题专项整治行动的通知》,针对在建和生产矿山,整治方案编制、计提基金和土地复垦费、“边开采、边修复”履行情况,进一步加强矿山生态修复监督管理,督促矿山企业立行立改、限期整改,确保专项行动取得实效。
(六)针对健全评估监测体系,维护修复效果的建议落实情况。省自然资源厅于2024年7月5日,组织各州(市)、县(市、区)对《云南省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动态监管平台》进行培训学习,并将持证矿山方案编制、基金计提和土地复垦费、修复情况和历史遗留废弃矿山修复情况录入系统进行监管,切实维护矿山生态效果。
三、下步工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进一步压实各县(市、区)修复主体责任,精心组织、合力推进,将矿山修复治理任务细化分解,责任压实到位,实行项目化管理、清单化推进,制定完善相关配套政策措施,细化操作流程,形成协同推进的工作合力。
(二)坚持绿色理念。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聚焦重点领域,激发市场活力,持续构建政府、企业、社会共同参与的历史遗留废弃露天矿山生态修复机制。
(三)用活用好政策。推动落实将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经费列入财政预算,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拓宽资金筹集渠道,按照“谁修复、谁受益”的原则,引导社会资本参与。
(四)拓宽资金保障。切实推动将历史遗留矿山修复与乡村振兴建设、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等有机结合,加强政策与项目资金整合与合理利用,形成合力,切实提高历史遗留矿山修复治理效果。
(五)强化修复监管。持续加大对矿山生态修复的日常监管,将“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和土地复垦方案”编制实施、矿山地质环境基金建立等要素纳入矿业权管理,加强监督生产矿山企业履行生态修复主体责任,切实避免产生新的历史遗留矿山问题。
(六)建立长效机制。建立健全常态长效矿山管理机制,强化矿产资源管理对自然生态的源头保护作用,形成在建、生产和历史遗留矿山综合治理新局面,全面提升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水平,为推进绿美矿山、美丽曲靖做出新贡献。
感谢你们对政府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以上答复,如有不妥,请批评指正。
曲靖市人民政府
2024年10月19日
(联系单位:市政府办公室秘书四科 联系电话:0874—31259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