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伟委员:
你提出的《关于多措并举助推曲靖非遗技艺传承和发展的提案》(第06030131号),交由曲靖市人民政府办理,经认真研究,现答复如下:
非遗技艺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民族的历史记忆和智慧结晶。我市高度重视非遗技艺的传承与发展,将深入挖掘和整合资源,加大对非遗项目的保护和扶持力度,推动非遗技艺在新时代焕发新的生机。
一、关于以会馆等古建筑为载体打造非遗产品展销中心的建议
目前,全市会馆主要集中于会泽县古城街道,拥有8个会馆(江西会馆、四川会馆、陕西会馆、湖广会馆、贵州会馆、江南会馆、福建会馆、云南会馆)建筑群,总占地面积:52062.52平方米,建筑面积11866.4平方米。是会泽历史文化发展的重要见证,2006年5月22日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八大会馆分布在会泽2.51平方公里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由不同的部门、企业管理使用。由于历史原因,八大会馆过去分属会泽县粮食局、教体局、农机公司、百货公司等不同的单位、企业管理使用,存在产权不明、管理混乱、维修不到位、活化利用效率低、遇到问题推诿扯皮等各种情况。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利用,为进一步整合会泽旅游资源,活化利用文物价值,会泽县委、县政府决定将八大会馆产权集中回收到县文物管理部门,统一管理、统一进行活化利用。截至目前,江西会馆已建设完成了国家级非遗产品会泽斑铜的展销中心,贵州会馆也充分发挥市场优势,引入了第三方进行经营,并建立了非遗产品展示中心。下一步,我们将积极推广江西会馆和贵州会馆的成功经验,依托会馆等古建筑为载体打造更多的非遗产品展销中心。
二、关于结合教育普及非遗技艺的建议
近年来,曲靖市注重发挥优秀传统文化教化作用,全面推进传统文化“进机关、进校园、进社区、进乡村、进企业”活动,定期到各中小学举行文物文化讲座和阅读分享活动。自2021年以来,连续3年开展了以“童画非遗、童书非遗、童习非遗”为主题的非遗进校园活动,受到了普遍好评;会泽县文旅局组织传承人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向学生展示他们的精湛技艺和记忆背后的厚重文化,让传统文化从娃娃抓起。我们将持续加强与高等院校和职业学校的合作,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模式,邀请传承人去学校宣讲非遗技艺,让学校师生到非遗传承体验中心与传承人互动,提高学生对非遗技艺的兴趣和参与度。沾益区积极做好“活化”文章,在发展中创新,稳步推进历史文化遗产研究与学术交流活动,开展珠源水文化遗产调查、“曲沾盆地青铜遗址”调查等学术活动。打造红瓦房传统村落成为最美乡愁旅游地,沾益老火车站建成“车站记忆”3A级风景区,加快筹建珠江源远古海洋世界,举办“珠江源之声”新年音乐会,不断擦亮沾益文化名片。健全四级非遗名录保护体系,在传统节日里组织开展舞龙、放风筝、划龙舟等民族特色文化活动;积极申报第二批市级非遗工坊,建成“滇溢园”小粑粑非遗工坊,清真米糕申报为市级非遗工坊;组织申报省、市非遗伴手礼评选活动,沾益小粑粑、沾益辣子鸡分别入选省、市非遗伴手礼,沾益手工米糕入选云南省第二届优秀伴手礼。
三、关于推进非遗技艺与旅游融合发展的建议
一是完善非遗代表性项目、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名录信息,为文旅融合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按照非遗十大类别,曲靖市遴选当地群众和游客认可度高、适宜市场化运作的非遗产品,包括传统工艺、传统舞蹈、传统音乐、传统戏剧曲艺、民间文学、民俗等,择优建立“三进”非遗产品信息名录(“三进”为进景区、进酒店、进民宿)。该名录主要以《曲靖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及《曲靖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名录》为基础。2022年7月,由曲靖市文化和旅游局编纂的《曲靖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曲靖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名录》完成印刷工作,正式出版发行。二是建立及完善景区、酒店、民宿信息名录,鼓励企业参与非遗进驻,提升了曲靖旅游品质和内涵。鼓励具备非遗进驻条件的其他酒店大力参与非遗进驻活动。在做好非遗有效保护的前提下,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企业主体”原则,在全市3A级以上景区、3星级以上饭店、等级民宿内植入形式多样的非遗展陈、展演和体验活动,搭建对外窗口与产销平台,助力曲靖非遗文旅融合发展。三是以创意融合的方式,促进了非遗与文旅的融合多样化和非遗存在形态的多样性。2023年6月24日,曲靖市滇剧花灯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展演中心承办的“避暑天堂•清凉曲靖”端午节系列活动花灯专场在珠江源广场拉开帷幕,是非遗花灯戏与现代生活的融合展现。2024年5月7日,富源县营上镇赶庙会,日均人流量达7万。此次庙会展示了一场美食与文化的碰撞盛宴,乡村旅游浸入了历史文化韵味,提升了乡村旅游的内涵和可挖掘性,是非遗节日与乡村振兴的融合。会泽“羊八碗”与养生文化融合;市美术馆、县(市、区)美术馆等文化单位的爨体写作活动与中小学体验课程结合,举办活动体验,为曲靖爨体书法在新的社会发展环境中延续营造了新的生存空间,活化出新的存在形态。
四、关于成立非遗展销中心运营公司的建议
近年来,曲靖市紧紧围绕着企业、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的实际需求,曲靖市以洽谈会、磋商会等方式,引导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各类经营主体与相关文旅企业对接,开设非遗产品展销节、非遗体验节,开辟非遗特色旅游线路,展销非遗产品、体验多元文化消费。2022年7月2日,曲靖市2022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宣传展示暨“享传统文化·购非遗好物——非遗购物节”活动在麒麟区南宁街道鼓楼社区櫵楼夜市举行;2023年8月3日至15日,“清凉曲靖·非遗夏日展”在国风集市热闹开市,这些活动是文旅消费潜力的持续释放,是积极打造多元丰富的消费场景和消费热点有力举措,有利于市民群众尤其是前往曲靖避暑的游客走近曲靖非遗、了解曲靖非遗,有力推动购买非遗产品、感受非遗技艺中体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魅力,共享曲靖非遗保护成果。下一步,我们将积极推动成立曲靖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为非遗传承人提供培训、交流和展示的平台,帮助他们提高技艺,扩大影响力。在时机成熟后,引导成立非遗展销中心运营公司,打造非遗产品品牌,提高非遗技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同时,通过与现代产业、设计等领域合作,推动非遗技艺的创新发展。
五、关于加大资金和政策支持的建议
坚持“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的新时代文物工作方针,深入推进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加强文物保护、考古研究、价值阐释和有效利用,创新表达方式和传播渠道,宣传好曲靖文化遗产资源为目的。积极争取国家、省级项目资金,并将非遗发展扶持资金、非遗传承人补助资金纳入财政预算,优先保障非遗传习馆建设和传承人培训,为非遗技艺传承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感谢你对政府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以上答复,如有不妥,请批评指正。
曲靖市人民政府
2024年10月19日
(联系单位:市政府办秘书六科 联系电话:0874—3117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