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双云、许菊芬、杨兴翊、浦真、裴继红、王立苍委员:
你们提出的《关于整合利用空间保障城市交通安全推动城市绿色发展的提案》(第145号),交由曲靖市人民政府办理,经认真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全市停车资源情况
2021年,按照统一规划、统一布局、统一平台、统筹管理的一体化建设模式,围绕建立全市统一的“智慧停车”管理服务体系,开展了全市“智慧停车”建设工作。先后组织全市城市管理部门进行了多轮停车场及停车泊位的摸排工作,通过全面摸排,全市现有收费性公共停车场149座(24465个停车泊位),共有收费性道路停车泊位30909个。其中,中心城市现有收费性公共停车场99座,共有18134个停车泊位(麒麟区74座、12959个停车泊位,沾益区14座、2521个停车泊位,马龙区6座、840个停车泊位,曲靖经开区5座、1814个停车泊位);共有收费性道路停车泊位11624个(麒麟区7364个,沾益区1627个,马龙区1607个,曲靖经开区1026个)。
二、工作开展情况
(一)强化部门联动,形成齐抓共管工作合力
一是组织相关单位对中心城市各辖区内设置“圆石柱、方石柱、黄铁柱”等相应隔离设施进行摸排,通过增设隔离护栏,施划网状停车线、施划停车泊位、安装监控设施等方式,有序治理人行道违法停车。二是及时组织对“圆石柱、方石柱、黄铁柱”等相应隔离设施情况进行摸排,目前中心城市人行道上有相应隔离设施1300余个,合理设置隔离桩既能够在行人密集区防止机动车碰撞风险,又可以保护非机动车道路面不受侵害。三是公安交警、城管等部门持续对人行道停车情况加强检查、督促整改;对现有和新建人行道具备停车区域,加强综合研判、逐步开放。
(二)建立健全管理机制,规范城市停车秩序
一是健全配套法律措施。出台并认真落实《曲靖市机动车停车场管理办法(试行)》,规范了机动车停放秩序,构建了有序的停车环境,合理引导交通需求,保障道路交通安全畅通,缓解了中心城市停车难问题,促进了城市交通协调发展。二是规范完善收费制度。为进一步强化城市停车管理工作,使收费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及时组织制定了《曲靖中心城市机动车停放服务收费标准(试行)方案》,并积极督促各经营主体认真落实,解决了停车场乱收费现象,使收费价格透明公开,收费过程公正合法,保障了市民的合法权利,真正做到了便民、利民、惠民。
(三)优化完善免费停放,强化便民利民惠民
一是优化免费规则。中心城市路侧停车泊位实行夜间(20:30—8:30)停放免费,同时为最大限度实现“惠民”举措,在充分调研的前提下结合管理实际,对中心城市路侧停车点取消用户首次停车30分钟内免费,即用户每次停车30分钟免费(含30分钟),30分钟后计费;二是落实特殊车辆免费停放政策。残疾人专用车辆,军、警、消防等执法车辆,120急救车等特殊车辆实行中心城市全域免费;三是开展便民停车位建设。试点建设了公厕外42个临时停车点位(78个车位),实行15分钟免费停放;试点建设了149个夜间绿色停车点位(车位8437个),13个潮汐停车点位(车位586个),中心城市的路侧公共临时停车泊位已实现夜间免费停放,真正做到了便民、利民、惠民。
(四)多措并举,有力有效解决“停车难”问题
通过加大停车设施规划建设力度、聚焦重点补短板、优化路边停车资源、协调企业增加停车位供给等措施,初步形成配建停车场为主、路外公共停车为辅、路内停车为补充的城市停车格局,“停车难”问题一定程度得到缓解。一是编制专项规划,提升停车设施配置率。为有效规范管理城市停车,科学合理规划布局,解决“停车难”问题。结合曲靖实际,编制完成《曲靖市中心城区公共停车场建设实施方案规划指引》,方案按照“近、中、远”的规划思路分步实施,分步实施采用每五年一个阶段,第一个五年,补齐缺口;第二个五年,构建科学停车格局;第三个五年,满足国土空间规划期末需求并留有弹性。近期规划(至2025年),通过堵点痛点分析、现状调研和问卷调查等手段,将中心城市划分为7个重点片区和4个一般片区。计划新建37个公共停车场,新增10293个停车泊位,同时根据实际情况对路内停车泊位进行动态调整优化。中期规划(至2030年)在近期维度基础上新建49个公共停车场,新增0.8万个停车泊位。远期规划(至2035年),在中期维度基础上新建119个公共停车场提供车位0.9万个停车泊位,进一步缓解停车压力。二是补齐停车资源短板,关注民生热点难点。针对市民在公厕周边停车难的问题,试点建设了公厕外42个临时停车点位(78个车位),实行15分钟免费停放;市民夜间停车不便的问题,试点建设了149个夜间绿色停车点位(车位8437个),13个潮汐停车点位(车位586个)。同时,在中心城市的路边公共临时停车泊位全面实施夜间(20:30—08:30)免费停放的措施,有效缓解停车难的问题。三是优化路边停车资源,缓解停车难问题。市城市综合管理局将联合市公安交警部门、市智慧停车公司建立路边停车泊位优化机制,采取定期及不定期方式将路边停车泊位周转率数据共享提请市公安交警部门对路边停车泊位进行优化调整。协调麒麟区相关经营主体,对试运行期满的1个路侧停车点上线运营,珍珠街(白石江东路—紫云北路)路段,停车泊位35个,市公安交警部门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城市道路路内停车泊位设置规范》GA/T850-2021《曲靖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关于印发全市公安交警系统﹝2024﹞16号》等,开展停车泊位优化工作,城区以配建停车为主导,公共停车为辅助、路内停车为补充,干路不占用机动道路停车泊位,次干路停车泊位递减10%,对辖区城市道路路内停车泊位设置进行审批,深入开展路内停车泊位排查,科学调整停车泊位布局。如,严格控制城市中心区重点路段机动车停放对非机动车道的占用,根据非机动车通行需求对现有路内停车泊位予以取消或者将全天24小时停车改为夜间停车,同时结合城市的发展,通过建立立体停车场和生态停车场等方式,适当增加周边车辆(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停车泊位数,并增加指引标志。对出现老化、模糊不清的非机动车停车位标线进行更新,加强管控提升治理效能。截至目前,全市清理不合理路内停车位772个,新增施划路内停车位1013个。四是积极协调具备条件的企业增加停车位供给。为进一步解决曲靖市经开区南海子工业园区和西城工业园区停车难问题,积极协调曲靖市经济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在南海子工业园区、西城工业园区建设停车场,增加停车泊位供给。截至目前,完成了3座停车场(880个停车泊位)的建设,分别为:多晶硅两侧的停车场(200个停车泊位);德方纳米停车场(380个停车泊位);盛明物流停车场(300个停车泊位)。完成了哨溪路(113个停车泊位)、隆基一期(157个停车泊位)、西城产业片区“年产1.5万吨磷酸铁锂”项目东侧(240个停车泊位),共计510个道路停车泊位的施划工作。正在进行2座停车场(1915个停车泊位)的建设,分别为:隆基内部停车场(1715个停车泊位)、德方纳米8000吨导电液门口停车场(200个停车泊位),待建设完成投入使用后,将进一步缓解“停车难、难停车”问题。
三、在私有建筑门口及可租为商用的门口全部免费规划停车目前难以实现
在私有建筑门口及可租为商用的门口规划停车场(位),需取得用地权属单位同意,以及相关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增加规划停车点位,须优先保证行人通行安全,消除占用消防安全通道等风险因素,结合车位需求、周边交通拥堵情况等综合考虑。
四、下步工作打算
下步工作中,将有效整合现有停车资源,提高停车管理水平,努力形成规范有序、安全便利、协调发展、便民利民的静态停车环境,切实解决“停车难、行车难、管理难”问题,提高城市运行效率,提升道路通行能力,不断推进停车场及路边停车泊位的改造接入工作,持续加强静态交通管理,保障市民出行通畅。一是严格执行《曲靖市中心城区公共停车场建设实施方案规划指引》,按照“近、中、远”的规划思路分步实施,分步实施采用每五年一个阶段,实行以建筑物配建停车为主、路外公共停车为辅、路内停车为补充的停车系统,逐步建立合理的收费体制、健全管理机制、完善配套办法,实现城市停车供需、动静交通平衡的停车发展战略。二是科学设置路内停车泊位,统筹考虑城市功能布局、城市道路等级、交通流量特征等情况,泊位设置不得占用人行道,应保证人行道和非机动车道的连续性、安全性,不影响步行和非机动车的日常出行。三是通过新建项目配建、路内路外挖潜等方式,多途径增加停车位供应,完善停车配建制度,加强停车秩序管理,缓解供需矛盾;远期结合交通规划与停车发展政策、管理措施,形成以配建停车为主体、路外公共停车为辅助、路内停车为补充、供需协调的静态交通格局。四是根据2021—2022年停车收费标准实施情况,拟向有关部门申请对停车收费标准进行优化调整,在保持现行政府定价或政府指导价收费标准的停车场(点)停放免费时长为30分钟,中心城市路边停车泊位夜间20:30至次日上午08:30免费停放12小时的基础上,计划将原来以30分钟为计费时段单元格标准,优化为10分钟或15分钟为计费时段单元格标准。如,实行后以一类区域为例:市民在停车后享受30分钟免费的基础上,首小时收取3元停车费,超过60分钟后,将按照每10分钟收取0.5元,原有收费标准超时1分钟内降低1元停车服务费,使停车收费更精准、更便民、更惠民、更利民。
感谢你们对政府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以上答复,如有不妥,请批评指正。
曲靖市人民政府
2024年10月18日
(联系单位:市政府办公室秘书四科 联系电话:0874—31259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