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定主动
公开内容

曲靖市人民政府关于市政协六届三次会议第126号提案办理意见的函

发布时间:2024-10-19 09:14:00   索引号:   文号:曲政函〔2024〕471号   来源:曲靖市人民政府   

赵树波委员:

你提出的《关于加强曲靖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建议的提案》(第126号),交由曲靖市人民政府办理,经认真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利用好已有的非遗和“爨”文化底蕴的建议。近年来,全市文物部门和爨文化研究者一直致力于拓展对爨文化的多元阐释。制作了《爨碑残梦》《爨碑惊奇录》《南中秘史》《爨诏风云》等影视作品,排演了《爨碑传奇》《爨碑传奇之天书豆腐》等精品花灯剧,创作了《爨乡神韵》等歌舞表演,摄制了纪录片《寻爨》,出版了《爨文化史》《爨文化论丛》《爨文化新探》等著作20余种及爨文化学术论文100余篇,多形式推动爨文化的发掘、研究、阐释工作。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广力度,在传统节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期间组织丰富多彩的宣传展示活动,持续开展文化进万家“非遗惠民”系列活动,举办首届非遗伴手礼评选活动、首届曲博文创产品设计大赛,开发制作了“爨”字冰淇淋、爨碑帖印刷品、兽面纹扣饰徽章、爨陶工艺美术品等深受游客喜爱的非遗文创产品,推动爨文化从研究走向生活,不断提升爨文化传播普及力度。

二、关于将创意文化和博物馆紧密结合的建议。加快推进博物馆创新发展,市博物馆以社教活动为载体,利用传统节日、国际博物馆日、自然遗产日等,通过线上和线下多渠道打造了“博物馆里过大年”、“我们的节日·传统文化传承活动”、“传统技艺进校园”、“拓印的力量”、“文物修复研学营”、“历史文化科普夏令营”等一系列社会教育活动,形成了较为成熟的博物馆特色文化创意服务品牌。2024年举办了曲靖市首届“文物华彩,童笔生花”少年儿童绘画比赛,通过创作作品提高少年儿童对曲靖文化、文物的认识。加强文创产品的研发与应用,依托馆藏文物推出的兽面纹扣饰徽章、文物纪念币等系列文创产品,让文创产品成为流动的特色文物宣传名片。

三、关于将文化创意产业与高校教学实践结合。持续推动博物馆与各高校建立馆校共建合作机制,市博物馆通过与云南能源技术学院人文学院、曲靖师范学院美术学院联合签署馆校合作协议,开展博物馆进校园科普系列活动课程,将博物馆教育纳入课后服务内容,建立第二课堂,同时在节假日组织、引导学生走进博物馆开展学习,有力促进了博物馆资源融入教育体系。2024年举办了首届“曲博”文创产品设计大赛,面向全社会尤其是高校设计类专业学生广泛征集优秀文创产品设计方案,推动文化创意产业与高校学生、群众密切结合,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四、关于将脱贫攻坚成果与文化产业相融合的建议。近年来,我市将文化产业发展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有机融合,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加强创新设计、策划包装、迭代升级,推进“农产品”变“旅游商品”,扶持开发了壮族织锦、斑铜首饰、羊毛毡垫、者海陈醋等一批民族服饰、手工艺品和农特产品。充分利用南博会、文博会、旅交会等展会平台,集中展示了曲靖知名的民族服饰、手工艺品和农特产品,不断提高曲靖文化产品知名度、影响力。

五、关于二次利用一些旧址工业厂区的建议。近年来,我市加大工业遗址保护及文旅开发力度,在原曲靖重型机械厂厂区,初步建成了以微型露营营地、特色美食集群为代表的文化旅游新业态;加快推进马龙云水机械厂文旅项目,规划打造文化、健康、旅游融合发展的综合性旅游度假区,现已完成项目策划规划、可研编制、房屋结构安全性检测鉴定等前期工作。依托曲靖“三线”建设文化的总体风貌及自然资源现状,规划布局了老贵昆铁路精品体验带旅游精品线路,通过提升沿线景观,增设休闲服务设施,完善休闲旅游功能,打造连接麒麟、沾益、马龙、经开四区的以文创休闲为主、自然观光为辅的慢节奏城市铁路旅游产品,形成集历史文化,观光、休闲度假、体验为一体的城市休闲旅游新动线。

感谢你对政府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以上答复,如有不妥,请批评指正。

 

 

曲靖市人民政府

2024年10月18日

(联系单位:市政府办秘书六科  联系电话:0874—3117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