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革曲靖市委:
你们提出的《关于打造曲靖红色文化旅游精品的提案》(第105号),交由曲靖市人民政府办理,经认真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强化规划,有序合理开发红色旅游资源的建议
一是强化规划引领。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红色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与运用,已经明确将“传承好红色基因,讲好红军长征两次过曲靖等红色故事,加快长征国家文化公园(曲靖段)建设,做好革命遗址及革命文物保护工作,打造和提升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纳入“十四五”规划、市“十四五”文化旅游业发展规划,不断推动红色旅游发展。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加快推动旅游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将活化利用文物和红色旅游资源作为其中一项重点任务来推动。当前全省正组织开展“十五五”规划基本思路重大事项研究,将积极争取把文化旅游重大工程、重大项目纳入上级规划盘子,通过规划引领,打造我市红色旅游发展体系。
二是推出多样“红色旅游”精品旅游线路。通过整合全市文旅资源,结合资源特点,陆续推出奇山之旅、秀水之旅、幽谷之旅、夕阳红度假之旅、文化之旅、红色之旅、亲子之旅7条精品旅游路线。其中的“红色之旅”,以“红色文化”为主题,针对我市红色文化资源进行精心规划、有机整合,囊括了我市主要的红色旅游点位,充分展现曲靖红色文化的独特魅力和历史价值。
三是结合“清凉曲靖 避暑天堂”旅游品牌全方位打造。2024年暑期精心策划并推出“清凉曲靖 寻根探源、清凉曲靖 花海仙踪、清凉曲靖 乌蒙秘境、清凉曲靖 金色年华、清凉曲靖 乌蒙磅礴、清凉曲靖 诗与远方”6条精品旅游路线,为游客提供更加丰富精彩的旅游体验。其中清凉曲靖、乌蒙磅礴线路深度挖掘和弘扬我市红色革命文化的精神内涵,串联起红色革命文化纪念馆和旧址,以红色文化宣传为核心,让游客在游览中感受厚重历史、铭记光辉岁月。
二、关于加大投入,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的建议
一是积极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资金。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修订印发《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发改社会〔2024〕374号),目前已储备符合支持领域投向项目6个,涉及总投资13亿元。此外,会泽古城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提升项目已经纳入国家文化传承保护项目储备库,该项目总投资1.16亿元,拟争取中央预算内资金9300万元。
二是积极谋划包装争取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十四五”以来,曲靖市共有5个旅游项目获得地方政府专项债券9.13亿元支持,其中龙海山革命老区文化旅游建设项目即为红色旅游精品项目,项目目前正在建设中。2024年,全市纳入在建项目清单项目中与文旅相关的项目共14个,包括龙海山革命老区文化旅游建设项目等文旅项目8个。
三是抓好大规模设备更新政策的落实。根据国家和省关于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等有关政策,支持提升文旅设备水平。鼓励文旅企业开展索道缆车、游乐设备、演艺设备等文旅设备更新提升。推动智慧旅游建设,开展标识标牌、停车场、休息区、旅游厕所等设施设备更新。前期已经开展了两轮项目储备工作,共储备文旅领域项目28个,正根据省、市政策要求细化梳理,优化项目储备清单,力争更多红色旅游项目纳入支持范围。
三、关于精心策划,搞好舆论宣传的建议
一是多元化宣传。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等传统主流媒体,深度融合现代网络媒体的力量,通过创作高质量的宣传片、发布详尽的旅游指南、开展生动的网络直播活动等,从多个维度深入展现曲靖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动人的红色故事以及独特的红色旅游文化。积极开展“双招”行动(招商引资行动、招引游客活动),文旅部门组建招商小组,分批次前往上海、广东、广西、重庆、成都等地,开展精准高效的招商合作与宣传推广活动,进一步扩大曲靖红色旅游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二是精心策划红色教育主题活动。以三元宫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师宗县红色石洞文化景区等红色旅游点位及各类文化机构、研学基地为依托,紧密结合曲靖深厚的红色历史背景,联动教体部门组织开展了红色主题研学游、红色遗址深度寻访、红色故事演讲比赛、红色文化讲座、红色故事分享会、党建、团建等一系列红色教育主题活动。如延安精神进校园暨云南省中小学生红色经典朗诵大赛活动、师宗县红色石洞文化景区开展的“六一” 赓续红色血脉活动等获得了广大群众的一致好评。
三是结合重大节庆、纪念日进行重点宣传。鼓励各地在清明节、建党节、国庆节等重大纪念节日期间,举办丰富多彩的红色旅游节庆活动,重点宣传,扩大影响力。缅怀革命先烈 传承红色基因 ——清明节祭扫革命烈士纪念园活动、“探寻红色足迹 弘扬红色文化”重阳节系列活动已成为全市各地每年的保留节目。
四、关于坚持保护与开发并重原则的建议
一是健全投入机制。积极争取将红色资源保护利用资金专项列支,纳入财政预算,确保红色资源保护开发具有稳定的经费来源。对具有重要影响力、急需抢救修复以及有重大开发价值的红色资源,已设立了专项资金进行保护利用。同时积极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和民间资本参与红色资源保护利用。
二是对红色资源实施分类保护。积极整合文物保护力量,不断完善红色资源保护机制,尽最大努力做到应保尽保、应修即修。督促相关文保单位,对近代以来产生有影响事件的不可移动的遗址遗迹做好维护修缮工作,符合条件的,积极组织申报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对实物类可移动文物,积极对接相关鉴定机构,力图通过技术鉴定划分等级进入博物馆、纪念馆进行保护、展出。对云水机械厂、蓝箭厂三宝老厂区等废弃、闲置的“三线”工厂遗址,与相关机构沟通协调,争取早日建成“三线”建设博物馆、文创园等,以便进一步的保护开发。对“陆良八老”类精神遗产,通过文管所、曲靖市师范学院等文物保护机构或者高校积极参与研究保护,同时积极鼓励民间学者一同加入,以便通过口述史和影像史等方法留存。极力避免因乡村振兴,老旧厂区、街区等改造造成人为毁损的现象。
三是加大红色资源的研究、挖掘和保护力度。整合党史、党校、社科、高校等研究力量,积极筹备组建曲靖红色文化智库,致力于强化曲靖红色资源的研究、保护、开发和利用,提升研究水平、传播效果和社会影响力。同时加大对中央红军两次过曲靖历史的研究力度,争取早日推出一批在全省乃至全国具有影响力的高质量研究成果。
五、关于整合红色旅游资源的建议
一是以旅游线路为纽带,实现市内外各景区景点的联动。将红色旅游与各景区、景点串联起来,如“清凉曲靖 文化之旅”精品旅游线路联动会泽(大海草山、会泽古城、会泽公园铜钱广场、雨碌大地缝)、宣威(虎头山红军烈士陵园、东山景区、老浦家火腿传习馆、尼珠河大峡谷景区、浦在廷故居)、富源(多乐原景区、中国红军长征民间文物收藏馆、胜境关、回隆驿生活度假区)等地,以文化为主题,联动市域内多个县(市、区)的旅游点位,既整合了红色旅游资源,又融入了丰富多彩的文化元素和自然景观。
二是积极向外拓展联动。持续掀起推进文旅产业发展热潮行动计划,积极推进双联计划(珠江流域联动、乌蒙山系旅游联盟),积极探索与市域外资源的联动开发,推出“清凉之城 红色之旅”,串联起六盘水市钟山区(梅花山度假区、三线建设博物馆、月照养生谷)、水城区(野玉海度假区、水城古镇景区)、宣威市(尼珠河大峡谷景区、虎头山革命烈士陵园)、会泽县(会泽扩红文化生态园、会泽古城、大海草山景区)等各类旅游资源,实现资源整合,跨域合作,发展共赢。
六、关于开展“红色旅游”进校园的建议
以“红色旅游”进校园活动为核心抓手,通过文旅与教体部门的通力合作,将红色资源与文化精髓引入校园,深化爱国主义教育,积极培育青少年的民族自豪感和时代担当。充分利用红色旅游资源的教育功能,引领青少年学生走出校园,实地探访博物馆、革命遗址、文化馆及红色景区,通过红色故事讲座、遗址参观、主题互动游戏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以寓教于乐的方式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和红色精神的深刻洗礼。截至目前,已成功举办包括“三红三进”育新人、红色基因代代传、“传承红色基因 强国复兴有我”及“老兵永远跟党走”宣讲进校园在内的多项标志性活动,不仅深受学生喜爱,更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反响,成为传承红色文化的典范案例。
七、关于全力推动红色研学项目落实落地的建议
一是全力推动红色研学项目落实落地。结合各县(市、区)实际,深入挖掘红色资源,加强部门之间的合作联动,制定红色研学计划,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红色研学课程,为中小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红色研学活动。以“三元宫”、沾益“九·五”起义纪念馆、水城扩红文化生态园、宣威虎头山红军烈士陵园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联动博物馆、科技馆、文化馆等公共文化场所及红色景区景点、乡村旅游研学点等旅游设施,构建一个涵盖教育、旅游、文化、科技、商业等多领域的研学体系。形成了“三红三进”(红色历史进教材 红色文化进校园 红色精神进头脑)、“红旗飘飘,引我成长”主题研学旅行、“红色移动课堂(曲靖师范学院团委)”等红色研学项目。
二是加快红色文创产品研发应用。积极鼓励各地文化部门、企事业单位及个人,结合曲靖独特的红色历史和文化底蕴,研发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红色文创产品,不断延伸红色旅游文化产业链条。其中,2024年4月15日,曲靖市“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绽放曲靖历史华彩”——首届“曲博”文创产品设计大赛盛大启动,广泛邀请社会各界参与创作,大赛不仅成功挖掘出一系列承载红色文化精髓的文创佳作,更是对创新合作机制在文创产品开发中应用的一次成功实践,为后续红色文创领域的深度探索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与启示。
下一步,曲靖市将依托乡村旅游发展,深入挖掘红色资源,将红色故事、红色历史融入乡村旅游的各个环节,将红色文化与乡村旅游相结合,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红色旅游线路,既丰富游客的旅游体验,也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同时,通过引入市场机制,推动红色旅游项目的多元化和市场化,不断与企业共同探索红色旅游开发的新模式、新业态,推动红色旅游与文化、教育、科技等领域的深度融合,使红色旅游更具吸引力和竞争力,为游客提供更加丰富多彩的红色旅游体验。
感谢你们对政府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以上答复,如有不妥,请批评指正。
曲靖市人民政府
2024年10月18日
(联系单位:市政府办公室秘书六科 联系电话:0874—3117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