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焱波委员:
你提出的《关于彝族火草褂编织技艺文化的发展与保护的提案》(第3号),交由曲靖市人民政府办理,经认真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加强实践性技艺培训的建议。为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力度,曲靖市积极争取各类资金扶持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开展带徒授艺和传承传习活动,加强传承梯队建设,每年给火草褂编织师傅李桂兰老师发放8000元的传承补助,扶持了4位市区级代表性传承人,不断壮大火草褂传承队伍。但由于火草资源有限,可供采摘的火草无法满足线上线下授课需求,在咨卡彝族村设立专门的火草褂编织培训中心开展线上和线下培训暂不具备条件。
二、关于加强火草资源的科学管理的建议。针对马龙区火草资源逐年减少的现状,市区两级加大火草资源保护力度,一方面通过争取资金扶持农户退耕还林,保护火草的生长环境;另一方面加大火草种植技术研究力度,民族宗教、农业农村、林草等部门开展了以火草幼芽为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的技术研究,并投入资金进行了人工栽培,但由于火草生长环境及外部环境限制,火草暂不具备大面积人工种植条件。
三、关于市场多元化推广的建议。今年以来,曲靖市持续加大文化遗产推广力度,在传统节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期间组织丰富多彩的宣传展示活动,持续开展文化进万家“非遗惠民”系列活动,举办首届非遗伴手礼评选活动、首届曲博文创产品设计大赛,利用文化馆(站)、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等公共文化设施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关培训、展览、讲座、学术交流等活动,不断提升包括火草褂在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普及力度。
四、关于加强政府与企业合作的建议。曲靖市印发了《关于加强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工作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健全社会参与机制,吸引社会力量合理利用文物和文化遗产资源”。市区两级加大社会资本引入力度,鼓励和支持个人、企业、社会组织在符合规定的条件下积极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支持企业、民间组织或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馆(所、室),鼓励个人、企业或民间组织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构捐资、捐物,调动社会力量参与文化遗产保护传承。
五、关于加强文化交流与合作的建议。为提高火草褂在国内外的影响力,曲靖市充分利用南博会、旅交会等各类展会平台,展示火草褂技艺、推广火草褂产品。创作了舞蹈《火草褂》、歌曲《织件草褂送阿哥》、专题片《彝族服饰之花——云南马龙县咨卡彝族村火草褂》等文艺作品。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传承》栏目组拍摄了大型纪录片咨卡火草褂《织焰》,先后在央视CCTV4中文国际频道、央视网、中宣部学习强国等国家级媒体刊播。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加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火草褂的保护传承力度,通过政策扶持、资金补助等方式,积极培养年轻的代表性传承人,建立多元投入机制,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火草褂的保护和推广,有效促进彝族火草褂编织技艺保护与传承。
感谢你对政府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以上答复,如有不妥,请批评指正。
曲靖市人民政府
2024年10月18日
(联系单位:市政府办秘书六科 联系电话:0874—3117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