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华丽委员:
你提出的《关于完善农业市场主体与农民利益联结机制的提案》(第139号),交由曲靖市人民政府办理,经认真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发挥好产业的基础作用,确保利益联结“联得实”。曲靖立足各县(市、区)产业实际,出台《曲靖市现代农业产业发展规划(2020—2025年)》《曲靖市高端食品基地建设实施方案》,推进粮食、蔬菜、水果、花卉、中药材、生猪、肉牛等优势主导产业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不断夯实大产业支撑,2023年全市高原特色农业重点产业产值817亿元,较2020年增长310亿元。因地制宜发展县域特色产业,指导5个脱贫县编制实施特色产业发展规划,精选“一主两辅”帮扶产业,做好“土特产”文章,富民产业优势不断厚植,特色产业发展与农民增收紧密结合,确保利益联结联得上、联得实。
(二)发挥好企业的纽带作用,确保利益联结“联得紧”。
近年来,曲靖市深入实施农业市场主体培育三年行动,不断提升龙头企业数量和质量、推进农民合作社“提质树形”、培育示范家庭农场,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培育农业龙头企业844个、农民合作社示范社420个、示范家庭农场79个,省级龙头企业县市区覆盖率100%、市级龙头企业乡镇覆盖率达97.1%、县级龙头企业行政村覆盖率达77.1%。出台《曲靖市建立健全“双绑”利益联结机制推进产业帮扶全覆盖实施方案》,推动全市741个农业企业、2828个农民专业合作社、1171个家庭农场与16.1万户、60.3万有产业发展条件及意愿脱贫群众绑定发展,带动户均增收12000元以上。
(三)发挥好农民的主体作用,确保利益联结“联得好”。一是强化劳动力技能培训。实施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三年行动计划,广泛开展菜单式、订单式、定向式培训。全年上半年,通过“引导性、专项、专项服务、经营主、技能、创业”六类培训农村劳动力11.79万人次,其中,脱贫劳动力培训3.74万人次。全市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2302人,全市统筹开展职业培训3.94万人次。二是深入开展农村致富带头人、乡村名匠培育工作。抓住冬春农闲时机,以集成技术、农机装备、精深加工等为重点开展科技培训和技术服务133期,培训人数9416人,发放资料1.306万份,全年上半年农村实用人才培育完成7126人(次),及时解决农民生产实际中存在的问题;全市开展2024年农村致富带头人金融素养能力提升专题培训,从金融服务上做好保障工作,全年上半年培育致富带头人3890人;市乡村工匠行业联评小组2023年、2024年连续两年各认定市级乡村工匠24名,涉及中药材育苗、宣威火腿制作、民族服饰刺绣等领域。通过大力培训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培养种植能人、养殖能手等带头人和专业合作组织人才,让农民成为农业经营的主力和主人。
(四)发挥好机制的保障作用,确保利益联结“联得长”。一是强化项目资金投入。落实衔接资金、沪滇协作资金投入产业发展比例要求,2021—2023年,累计投入产业帮扶资金43.4亿元,实施产业帮扶项目1351个。2024年以来,投入产业帮扶资金15.1亿元,计划实施产业项目432个。出台《曲靖市衔接推进乡村振兴现代农业产业发展资金管理办法》,对各县(市、区)衔接资金项目提级审查,确保资金投入比例达标、项目投向精准、联农带农全面覆盖。二是总结创新利益联结机制。曲靖在全省率先制定实施促农增收试点工作方案,面上推进“1+123”试点(全市1个试点县,各县1个试点乡镇、2个试点村级集体经济组织、3个试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点上总结推广“村集体经济组织+”“产业联合体+”“股金+租金+薪金”“社会化服务+”“大市场+小微商”“农创+”6种联农带农模式,试点先行、典型引路,点面结合引领各地因地制宜探索构建“联得紧、带得稳、收益久”的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指导推动全市9县(市、区)制定出台支持经营主体联农带农奖补办法,今年以来,累计兑付奖补资金667.2万元,有效激发经营主体联农带农积极性。
二、下步工作打算
一是做大产业“蛋糕”,夯实增收基础。以高端食品基地建设为引领,聚焦“1+4+2+N”优势主导产业,深入实施粮油产能综合提升、经作高效融合提升、畜牧延链补链提升等9大提升行动。2024年,力争粮食产量338万吨以上,种植经济作物480万亩,出栏生猪1330万头、肉牛72万头,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总产值比达2.8:1。二是坚持典型引路,强化利益联结。持续推广“村集体经济组织+”“产业联合体+”等6种联农带农模式,鼓励各地探索构建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力争在利益二次分配探索上取得突破。复制推广“白雾村”模式,坚持党建引领、盘清资源、分层分类,把党员、群众和土地市场技术等要素组织起来,以加强组织化推动联农带农成为普遍形态。
感谢你对政府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以上答复,如有不妥,请批评指正。
曲靖市人民政府
2024年10月14日
(联系单位:市政府办公室秘书五科 联系电话:0874—31224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