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定主动
公开内容

曲靖市人民政府关于市政协六届三次会议第56号提案办理意见的函

发布时间:2024-10-15 10:26:00   索引号:   文号:曲政函〔2024〕325号   来源:曲靖市人民政府   

吕培景委员:

你提出的《关于培育规模化集中处理尾菜相关产业的提案》(第56号),交由曲靖市人民政府办理,经认真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全市蔬菜生产情况

曲靖地处云贵高原中部滇东高原,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干湿分明,非常适宜蔬菜生产,辖区内水源充沛、交通便利,为蔬菜产业发展提供了优越的自然环境和交通优势,麒麟、陆良、师宗、罗平、富源、会泽、宣威等7个县(市、区)被列为全国蔬菜产业重点县。根据行业调度数据,2023年全市种植蔬菜面积351.19万亩,产量587.3万吨,外销量占蔬菜总产量的75%,出口蔬菜占外销量的10%。经过多年发展,蔬菜种植面积仅次于粮食作物,成为全市农民群众增收的重要产业之一。品种上大众菜、特色菜相结合,季节上常年菜、时令菜、反季菜相结合,方式上露地菜、设施菜相结合,主要有白菜、辣椒、生姜、莴苣、青花、油麦菜、大葱等53个蔬菜品类。建成蔬菜冷库591座、90.49万立方米,库容51万吨,有力保障了蔬菜等农产品产地预冷、低温加工、冷链仓储配送。

二、全市尾菜产生和处理情况

根据摸底调查,2023年全市产生尾菜113.57万吨。从过程上来看,主要产生在种植生产阶段和冷库初加工阶段,其中,田间地头种植阶段产生尾菜44.18万吨,占比38.9%,冷库(冷链物流中心)初加工阶段产生尾菜69.39万吨,占比61.1%。从品种上来看,白菜、青花、甘蓝、生菜、莴苣、水生蔬菜等品种尾菜产生率相对高一点,约为10%—25%,辣椒、萝卜、香菜、山药、瓜类、豆类等品种尾菜产生率相对低一点,约为5%—10%。对于秸秆木质化程度高、不易腐解的品种,比如茄子、辣椒等秸秆,基本被农户作为家用燃料处理。目前,全市尾菜主要采取肥料化、饲料化、资源化等模式进行处理。一是肥料化处理废菜23.71万吨,占比20.9%,其中直接还田13.75万吨、堆沤还田9.02万吨、好氧堆肥还田0.94万吨;二是饲料化处理废菜21.72万吨,包括田间地头和加工废菜用作饲料投喂处理,占比19.1%,由于曲靖是养殖大市,生猪存出栏均为全省第一,饲料需求量大,此部分废弃蔬菜均用作饲料投喂;三是资源化处理废菜68.03万吨,占比59.9%,其中饲料加工处理0.5万吨,有机肥加工处理67.53万吨。

三、全市尾菜处理市场主体培育情况

目前,陆良县有10家专业处理废弃蔬菜企业,其中陆良中金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作为该县引进的专门处理蔬菜废弃蔬菜的企业,具备年处理废弃蔬菜90万吨的能力,其余企业如陆良大丰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云南土宝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陆良灿林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等,年处理能力均在10万吨左右。以上企业通过与冷链物流企业合作,采用无害化处理技术,对废弃蔬菜进行有效处理,每吨处理费用在80—120元之间。此外,沾益区有康庄生物、欧冠等2家、宣威市有博隆生物、中农俊发等2家有机肥生产企业,均未开展废弃蔬菜处理业务。目前,全市尾菜处理市场主体较少,主要原因:一是与粮食、畜牧等产业废弃物处理及综合利用政策相比,蔬菜产业废弃物处理及综合利用政策少;二是蔬菜种植相对分散且常年有尾菜产生,量又不大,收集成本较高,循环利用投入偏高;三是尾菜处理要求高、投入大、回报低,市场主体投资信心不足,缺乏内生动力。

下一步,曲靖市将继续采取有效措施,推动蔬菜产业绿色发展。一是通过科技下乡、执法宣传等形式,提高蔬菜生产主体对尾菜处理重要性的认识,遵守相关法律法规,规范处理尾菜,避免环境污染。二是争取政策和资金支持,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尾菜处理项目,支持企业、科研机构和农户等采用先进处理技术和模式,提高尾菜利用效率。三是加强对尾菜处理利用和污染防治的监督管理,严密监控废弃蔬菜产生的源头、承运、消纳等环节,加大对随意倾倒废弃蔬菜等违法违规行为的执法力度,对违反规定的企业和个人进行处罚、曝光,形成有效震慑机制。

感谢你对政府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以上答复,如有不妥,请批评指正。

 

 

 

曲靖市人民政府

2024年10月14日

(联系单位:市政府办公室秘书五科  联系电话:0874—31224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