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晴、袁培华委员:
你们提出的《关于扎实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切实提升乡村人居环境的提案》(第51号),交由曲靖市人民政府办理,经认真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加大考核权重,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的作用
一是提高考核分值。在2023年度州(市)乡村振兴实绩考评指标中,农村厕所革命占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分值的四分之一,2024年度州(市)乡村振兴实绩考评指标考评细则中,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高到0.6分,其中农村厕所革命0.2分,占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总分的三分之一。二是完善考核机制。坚持干在平时、统在日常,推行完善“每月调度、双月暗访、每季通报、年终评价”机制,将平时考评纳入年终评价的部分,占年终评价总分的25%,强化结果运用,以责任倒逼行动,以目标倒逼进度。三是强化督促指导。将农村厕所革命纳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双月暗访和农业农村重点工作指导服务内容,采取“四不两直”方式到县(市、区)开展实地督导工作,梳理汇总存在问题短板,督促整治落实,并将结果纳入年度考核。
二、强化示范带动和宣传工作
一是典型示范带动。把厕所革命纳入全市“千万工程”三年行动重要内容,按照“群众接受、宜水则水、宜旱则旱、经济适用”原则,市农业农村局选择简单实用、成本适中、技术成熟、群众乐于接受的改厕模式,在沾益区菱角乡水冲村委会摆河村建立6种改厕模式教学示范点,供各县(市、区)学习培训。同时总结推广上报了一批好的经验做法,以点带面示范推广。二是和群众算好“健康账”“长远账”,真正把改厕改到村民心坎上。到群众家门口把改厕的政策、卫生健康知识讲透彻,不断优化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提升群众卫生意识、健康意识、环保意识,让群众成为改厕亲身体验者、直接受益者。对有改厕计划的农户,组织县、乡、村三级干部,利用乡村振兴入户、村民小组会、院坝会、火塘会等机会加强宣传解释沟通,充分调动农户改厕积极性和主动性,做到由“要我改”到“我要改”的良性转变。2024年发放“小厕所大民生”“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共享健康文明生活倡议书”等宣传资料1200余份。三是“改、建、联”并举。树立“三分建设、七分管护”理念,以“先建机制、后建公厕”为要求,充分利用公益性岗位、村保洁员,公厕配备专职保洁员,做到定期打扫,确保公厕周边环境干净整洁、无堆积物,公厕内部地面清洁、无积水、无杂物。对公厕粪污采取分散处理、集中处理和纳入污水管网统一处理等模式进行处理,定期对公厕粪污清掏,开展资源化利用。对土地资源有限的地区,采用3—5户共用化粪池的模式改建户厕,提高资金、土地、厕所的使用效率。
三、系统谋划,强化改厕与污水治理有效衔接
一是科学规划。深入推进农村厕所革命与农村“两污”治理有效衔接,提前安排,将年度改建任务优先安排城郊结合部、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周边等生态环境敏感区、乡村振兴“百千万”示范工程建设区等村庄,形成年度改厕清单。按照“达标一村、验收一村、销号一村”原则,协同推进农村厕所粪污与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将改厕和污水治理统一规划、统一建设。二是合理规划布局。对城镇周边的村庄,改厕就近纳入城镇污水管网统一处理;对生态环境敏感区和人口密集、养殖户多、污水产生量大的村庄,按照“一户一方案,一组一策”的原则,采用“小三格+大三格+氧化池(人工湿地)”因地制宜抱团式处理;对居住分散、干旱缺水的山区、半山区非生态环境敏感区,按照就地治理模式采用“小三格+氧化池”,就地对生活污水进行处理,就地消纳。三是系统谋划,部门协同。农业农村、生态环境、住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等部门整合资源形成合力。实施中以人口集中区域为重点,统筹考虑区域人口数量,充分利用现有老旧公厕,合理选择技术模式,以农牧循环、就近消纳、综合利用为主线,与农村庭院经济和农业绿色发展相结合,推动农村厕所粪污就地就近资源化利用。引导有用肥需求的农户自行清掏化粪池粪污,结合实际将厕所粪污就地就近资源化利用,在鼓励农户对厕所粪污自主清掏,就近就地堆肥还田的基础上,因地制宜、结合实际,有条件的地方改厕后化粪池尾水接入生活污水管网一并处理;其他地方因地制宜推进厕所粪污集中或分散处理。
感谢你们对政府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以上答复,如有不妥,请批评指正。
曲靖市人民政府
2024年10月14日
(联系单位:市政府办公室秘书五科 联系电话:0874—31224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