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定主动
公开内容

曲靖市人民政府关于市政协六届三次会议第25号提案办理意见的函

发布时间:2024-10-15 10:10:00   索引号:   文号:曲政函〔2024〕322号   来源:曲靖市人民政府   

朱兴宏委员:

你提出的《关于做强肉牛产业助力高端食品基地建设的提案》(第25号),交由曲靖市人民政府办理,经认真研究,现答复如下:

肉牛产业是曲靖农业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是曲靖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的重点产业,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实施乡村振兴计划的重要支撑产业。近年来,市政府按照“推进母牛扩繁解决产业瓶颈,培育专业合作组织创新利益联结机制,依托龙头加工企业延伸产业链”的肉牛全产业链发展思路,通过大力发展饲养10头以上肉牛规模养殖场(户),全市肉牛规模化养殖稳步提升。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已建、在建10头及以上的肉牛规模养殖场7678个,设计饲养肉牛64.65万头,带动全市牛存栏量达124.51万头,出栏67.31万头、牛肉产量9.08万吨。

一、制定方案,实行分段养殖

(一)分工合作。认真贯彻落实《云南省支持肉牛产业加快发展若干措施》(云政办函〔2020〕84号)、《曲靖市推进肉牛规模化养殖发展实施方案(2020—2025年)》(曲政办发〔2020〕61号)要求,市政府成立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组建工作专班,大力发展养牛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合作社等产业集群,引进龙头企业入驻,产业组织化程度不断提高。

(二)分段养殖。针对牛生长周期长、养殖投资大、资金周转期长等难点,大力推广分段养殖模式,将母牛繁殖和犊牛培育等精细化养殖环节放在大户和家庭农场中、将育肥和奶牛饲养等标准化管理环节交给企业,减少投资压力,提高资金周转效率。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饲养规模10头及以上的肉牛规模养殖场7678个,其中,规模100头以上866个、500头以上的97个。

(三)分享收益。通过建立健全“党组织+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等生产经营模式,把土地流转、入股分红、技能培训、农家肥收购等纳入利益联结内容,做到利益联结“全覆盖”,实现共建共享、共谋发展。

二、完善饲草链,延伸加工链和交易链

(一)完善饲草链。持续开展“粮改饲”项目,对奶牛养殖企业每收贮全株青贮玉米1500吨以上的,采取“先贮后补”的方式,按照60元/吨给予奖补;对种植优质牧草(苜蓿)100亩以上的按每亩600元进行补助。目前,全市粮改饲结构调整累计完成收储量25.97万吨、完成面积8.31万亩。近年来,曲靖市每年均完成推广使用青贮氨化饲料250万吨以上,推广工业饲料50万吨以上,供应饲草243.31万吨;全市共建立饲草料加工厂、合作社35个,中农垦西南饲草交易市场已开业运营。

(二)强化加工链。积极对接蒙牛、伊胜、双友等奶业和肉牛头部企业,加快投资建设年屠宰加工15万头的肉牛屠宰加工厂和年生产加工鲜奶33万吨的乳品企业,促进产品和品牌附加值“双提升”。在已建成10万头肉牛屠宰加工厂基础上,改扩建配套设施设备;建设牛排、肥牛、丁丝条片、牛副产品等4个产品系列肉制品生产线,促进产品和品牌附加值“双提升”。

(三)延伸交易链。积极对接伊胜等肉牛交易加工企业,投资建成年交易40万头的肉牛交易市场,通过加快建设现代交易中心,配套线上线下营销平台,利用“互联网+”技术,构建全市牛产业市场营销网络新平台。积极对接双友肉牛企业,配套建设系统设施设备,实现年产精深加工制品1.8万吨。健全线上线下营销模式,依托“高原云牛”品牌牛肉产品与沃尔玛、盒马鲜生、海底捞、美团等平台建立销售合作关系,全力构建牛产业市场营销网络新平台,形成一定品牌知名度及市场影响力。

三、加强种源建设,夯实主体培育支撑

(一)做好技术攻克关。引进华育生物种业有限公司、西门塔尔肉牛育种场、云岭牛核心群育种场等种牛生产单位,目前全市有牛冻精改站点数155个,完成良种牛冻精冷配13.89万头,牧区良种补贴项目今年主要在富源县、师宗县、会泽县。通过引进良种,不断筑牢产业良种根基。

(二)做好人员培训关。通过“农业科技创新乡村人才评选”活动,开发农业农村人力资源,夯实产业发展人才支撑。依托黄必志带领的科研团队,在马鸣乡建设的“山地牧业中心”等省内外农业院校和科研机构开展科研攻关和技术培训。

(三)做好主体培育关。持续打造蒙牛、华育、高原云牛等企业品牌,培育“会泽肉牛”“曲靖牛干巴”等区域品牌,以会泽、宣威、陆良为示范引领,全力打造西南最大的肉牛和鲜奶供给中心。全市累计培育产值过亿元的肉牛龙头企业4个、奶牛龙头企业1个,产值5000万元以上的成长企业10个,产值2000万元以上专精特新企业20个。

感谢你对政府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以上答复,如有不妥,请批评指正。

 

 

曲靖市人民政府

2024年10月14日

(联系单位:市政府办公室秘书五科  联系电话:0874—31224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