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美雪等9名代表:
你们提出的《关于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和归侨侨眷关心促进陆良华侨农场改革的建议》(第87号),交由曲靖市人民政府办理,经认真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一)关于“加大对华侨农场的关心,从政策、资金上给予支持,以进一步改善辖区内的道路等基础设施”。一是积极完善交通基础设施。近年来,省、市下达华侨农场通沥青(水泥)路计划25.7公里,截至2023年底,华侨社区辖区内共有列统农村公路35.733公里,其中,乡道29.36公里、村道6.373公里,由陆良县中枢街道管理,华侨农场已实现30户以上自然村100%通硬化路。二是不断改善农田生产条件。华侨农场有耕地面积9854.1亩,截至目前已全部实施农田建设项目并上图入库,农田建设符合改造提升的要求,今后将积极争取改造提升指标推动改造,优先安排在华侨农场片区。三是推动农业产业转型发展。近年来,积极争取上级政策资金支持华侨农场改善基础设施、推动农业产业转型发展,蔬菜逐步成为主导产业。种养加和储鲜综合经营等个体经济落户华侨农场,实现蔬菜种植面积3300亩、年产量26400吨、年产值达3960万元。通过夯实农业基础设施、科技示范引导、现代化培育等措施,华侨农场葡萄产业呈现出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种植、产业化经营的发展格局,种植面积达3200亩,总产量630万公斤,总产值3630万元。2022年以来争取项目资金401.25万元(2022年318万元、2024年83.25万元),支持水产养殖基地基础设施改造,实现2023年水产品产量1740吨、产值3688.80万元,基地先后获国家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陆良县绿色食品品牌基地等称号。四是全力做好项目谋划申报。为推动华侨农场产业融合发展,指导陆良县谋划陆良县华侨农场现代农业产业园项目,2022年11月争取省预算内前期工作经费122万元支持项目前期工作,目前项目已完成可研批复,2024年4月申报资金需求2.48亿元。
(二)关于“加大对在华侨社区生活的归侨侨眷的关心”。一是扎实推进华侨农场改革。围绕土地承包、人居环境、基础设施、税改资金、人员待遇、不动产权等工作精准发力、深化改革,破除了长期困扰华侨农场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废除7025亩国有土地不合理租赁合约,重新核定租赁权责并公开招租;清缴历史欠账1192万元,给居民发放红利253万,惠及侨民3680人。二是不断补齐基础设施短板。落实81名翻译人员生活补贴,逐步为1075户居民办理不动产权证,完善华侨农场医院24小时就医制度,举办2次大型送医送药公益活动,为农场小学捐赠教学设备和课桌椅,累计为群众办理实事20件;投入270余万元完成部分补绿植绿工程建设,硬化道路3.2公里,配备生活垃圾转运车5辆,安装路灯351盏,配置高杆摄像头59盏;实施供水管网改造,投入45万元建设排灌站1座,逐步解决排灌不畅问题;拆除危房18户和临街违章建筑商铺21间,除险加固990余平方米;争取乡村振兴衔接资金276.42万元,支持华侨社区新农贸市场片区配套项目、中枢街道华侨社区乡村振兴示范项目建设。三是加大归侨侨眷关心力度。2024年以来,市侨联等部门积极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加大对华侨社区的关心支持力度,统筹安排20.2万元支持社区建设和关心帮扶活动。
二、下步工作措施
进一步做好统筹协调,不断整合资源力量,创新工作举措,加大对华侨农场基础设施建设等支持力度,积极做好维护侨益、加强归侨侨眷关心帮助等工作,扎实推进华侨农场高质量发展。
(一)积极争取项目资金支持。紧紧围绕陆良县及华侨农场实际,加大项目谋划储备和资金申报力度,争取在道路交通、农业基础设施改善等方面得到上级有关部门政策及资金支持,积极将符合改造提升的高标准农田纳入实施计划,不断完善华侨农场基础设施。
(二)推动特色产业发展壮大。充分发挥华侨农场在区位、交通、产业、政策等方面优势,积极发展葡萄、蔬菜种植和淡水养殖等特色优势产业,推进预冷、贮藏等采后冷链设施建设,提升华侨农场一二三产融合发展能力,有效促进产业增效、农民增收。
(三)积极开展关心关爱活动。加强向上级侨联汇报请示,向陆良华侨农场倾斜更多的项目资金扶持,并在维护侨益、加强对困难归侨侨眷的帮助救济方面进一步做深做细,搭建好归侨侨眷联系沟通的桥梁和纽带,积极维护好归侨侨眷的切身利益。
感谢你们对政府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以上答复,如有不妥,请批评指正。
曲靖市人民政府
2024年10月25日
(联系单位:市政府办公室秘书二科 联系电话:0874—3125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