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定主动
公开内容

曲靖市人民政府关于市六届人大三次会议第72号建议办理意见的函

发布时间:2024-10-28 09:48:00   索引号:   文号:曲政函〔2024〕182号   来源:曲靖市人民政府   

王倩、李秀青、李艳芳代表:

你们提出的《关于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的建议》(第72号),交由市人民政府办理,经认真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建立关爱留守儿童长效机制方面

曲靖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工作,印发《关于加强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实施方案》明确33部门职责。出台《关于进一步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服务体系的实施方案》《曲靖市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保护“政策宣讲进村(居)”活动方案》,明确了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有关要求。为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四下基层”优良传统“五级书记”为民办实事解难题现场会精神,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关爱保护,在全省率先出台《曲靖市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统筹做好关爱保护工作,并明确精准摸排、监护覆盖、全方位关爱、固本强基5项关爱保护行动、15项具体关爱保护措施。各县(市、区)相应制定三年行动工作方案推动工作落实。

二、家校社协调育人方面

(一)健康服务不断加强。卫生健康部门为农村留守儿童建立健康档案,将重病、重残农村留守儿童纳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每季度随访诊疗1次。教育体育部门指导督促学校将心理健康知识融入日常教学,对有需要的儿童提供“一对一”心理辅导、情绪疏导、心理慰藉等关爱服务。学校通过给家长的一封家书(信),开展心理健康宣传教育活动。

(二)关怀慰藉不断加强。团委结合“3·5学雷锋”活动契机,开展关爱“一老一小”志愿服务活动155场次。教育体育部门建立“一生一档”留守儿童档案。妇联组织志愿者开展活动800余场次。师宗县探索建立中小学校长、班主任、儿童主任、监护人、驻村工作队员“五包一”制度,罗平县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和联系卡、学习生活环境保障、结对帮扶等6项关爱制度,教师“一对一”帮扶联系学生。

(三)权益保护不断加强。检察机关结合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普法进社区、进村寨等活动,开展普法宣传和走访慰问。开展“开学第一课”法治宣传直播,面向40余万中小学生开展在线普法教育,发出家庭教育令、督促监护令63份。市中级人民法院为126名未成年人提供了法律援助。

(四)生活保障不断加强。民政部门认真做好留守群众生活保障工作,符合条件的及时纳入救助范围,截至9月底,1098名留守儿童已纳入低保。

(五)安全保障不断加强。公安机关将留守儿童关爱服务纳入社区警务考核,全面推行留守儿童“四查、四有、五定期工作法”建立“四个一”工作机制,通过领导驻点、警种挂包等方式加强对农村“三留守”人员多、治安混乱等重点地区的指导和督导检查。2024年,各地各单位深入人员密集场所开展法治思想、未成年人保护、预防未成年人犯罪、防诈反诈、矛盾纠纷等宣传教育3793次,收集有关违法犯罪线索98条,查处违法犯罪嫌疑人79人,有效防范“民转刑”案件201起。教育体育部门印发实施曲靖市预防中小学生溺水七条措施等5个文件,完善“三本台账”确保学校安全有序。

三、实施就近就便就业、破解留守儿童问题方面

打造了麒麟区太和街道鑫源社区、茨营镇团结村委会、宣威市复兴街道、陆良县板桥镇大桥村、会泽县老厂乡茶花箐村和安家坪村等六个留守儿童关爱保护示范点,以点带面,整体推进。各地充分发挥家庭农场、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种养大户的辐射带动作用,大力发展传统手工、乡村旅游、家政餐饮等产业,扩大就业岗位供给,吸纳留守儿童家人就地就近就业。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加大岗位信息收集和推送力度,全市收集岗位信息60万余个,其中本地岗位信息14.4万个。通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网及官方微信公众号推送就业岗位信息,发布招聘信息39期提供本地岗位600余个,举办现场招聘会294场次,开展“线上、线下”服务,提供就业岗47607个。持续开展贷免扶补、创业担保贷款工作,落实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政策,鼓励返乡创业农民工、农村自主创业农民等重点群体自主创业。

感谢你们对政府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以上答复,如有不妥,请批评指正。

 

曲靖市人民政府

2024年10月25日

(联系单位:市政府办秘书七科 联系电话:0874—3122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