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靖代表:
你提出的《关于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建、管、用一体化的建议》(第14号),交由曲靖市人民政府办理,经认真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全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总体情况
按照省级统一部署,2024年全市在完成首轮村庄(行政村、自然村)底数、村庄生活污水治理情况、设施运行维护情况等方面开展县级自查,市级抽查核查的基础上,配合省级开展全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成效抽查,重点从村庄完成生活污水治理情况、设施设备运行情况、运维管护机制建立情况、群众满意度等4个方面进行专项排查。本次省、市、县三级排查,进一步提升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信息数据质量,确保完成治理信息数据真实可信,全面推动全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提质增效。截至2024年9月底,全市排查录入信息系统行政村1559个,完成生活污水治理1082个,治理率达69.4%;全市自然村14531个,完成生活污水治理9627个,治理率达66.3%。
二、有关建议落实情况
(一)关于“注重政府有为、市场有效,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建、管、用一体化”的落实情况。一是强化组织领导,高位推进治理。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多次深入一线实地调研、现场督导,多次召开会议研究推动、部署安排,成立领导小组,建立工作调度、检查督导、考核评估等工作机制。制定《曲靖市农村生活垃圾和污水治理实施方案》,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农业农村污染防治攻坚战和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项目化清单化具体化推动城乡“两污”治理落到实处、取得实效。二是完善治理思路,突出以用促治。扎实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提质增效行动,分区分类采取纳管入厂、建设集中或分散治理设施处置方式,就近就地治理、利用和消纳农村生活污水。在山区半山区、非生态环境敏感区,推广建设“小三格”“大三格”等简易实用治理设施进行处理。目前全市1039个行政村完成生活污水治理、治理率达66.65%,9221个自然村完成生活污水治理、治理率达63.46%。集镇建成区、城乡结合区、生态敏感区范围内1664个自然村全部完成治理。三是紧盯重点区域,分批压茬推进。创新提出“控三区拓一面”的工作思路,严控城乡结合区域、集镇建成区域、生态敏感区域污水治理标准,全面拓展治理覆盖面。按照2023年完成“三区”范围内1664个自然村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其余村庄应动尽动、能动全动、全面启动的要求,全面推进“三区”以外面上农村污水治理。
(二)关于“完善资金保障,探索建立农户付费制度”的落实情况。投入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资金8.39亿元(“三区”内自然村投入6.36亿元,“三区”外自然村投入2.03亿元),市级财政安排专项补助资金1.29亿元,对验收达标的市级按照每个乡镇每年40万元标准给予补助,连续补助3年。按照《云南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整县推进试点“以奖代补”实施方案》要求,组织各县(市、区)结合各地村庄特点编制县级整县推进可行性研究报告“一村一策”治理方案,积极申报省级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以奖代补”整县推进试点资金,2023年上报麒麟、富源、师宗、会泽4个县(区)参与竞争试点,目前麒麟区入选第一批试点、富源县入选第二批试点,预计可争取“以奖代补”资金3975万元(麒麟1557万元、富源2418万元),首批资金已下达2108.7万元(麒麟区下达778.8万元、富源县下达1329.9万元)。积极主动对接项目包装及债券申报工作,采取现有专项资金统筹一点、争取上级项目资金补助一点、申报新增专项债券支持一点、项目实施主体企业筹资一点、发动群众投工投劳解决一点、市县财政量力而行补助一点的“六个一点”方式,多渠道筹措资金推进治理项目落地落实。
三、下一步工作建议
一是完善治理思路,突出以用促治。对照省级下达2024年67.24%的治理率任务,坚持以资源化利用为主,坚持典型引路、示范推广,参考牟定模式、马关经验,推广低成本、易维护、效果好的治理模式,具备条件的优先接入城镇管网处理;居住较为集中,村落较大、人口较多的,或者环境较为敏感的区域,适当建设微动力的处理设施;对于大部分农村,特别是山区半山区,主要采取“小三格+大三格”等简易模式治理。二是聚焦项目助力,积极争取资金。抢抓进度,加快在建项目实施。加强中央、省级农村环境整治资金项目包装,争取更多项目入库,积极争取上级资金。鼓励村集体和群众投工投劳,以工代赈参与治理。三是坚持建管并重,确保长效长治。对设施运行情况全面进行排查,建立运行台账,针对问题设施制定“一点一策”整改方案,扎实推进整改;健全完善长效运维管理机制,督促指导县、乡、村建立完善有制度执行、有专人落实的设施运行维护和监督管理机制,进一步提升村级治理设施运维技术水平。
感谢你对政府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以上答复,如有不妥,请批评指正。
曲靖市人民政府
2024年10月25日
(联系单位:市政府办公室秘书二科,联系电话:0874—3125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