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志敏代表:
你提出的《关于支持光伏板下经济发展的建议》(第12号),交由曲靖市人民政府办理,经认真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总体情况
2022—2023年,曲靖市先后印发实施《曲靖市“十四五”低碳发展规划》(曲政办发〔2022〕130号)、《曲靖市绿色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曲政办发〔2023〕28号),明确加快推进农村电网升级改造,大力推进乡村风电开发,加大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在农业生产、农村生活的应用,加快农房和农村公共建筑节能改造,以绿色理念引领农业高质量发展,发展低碳清洁型乡村旅游产业,谋划了一批“十四五”期间涉乡村、农业类绿色低碳支撑项目,其中,能源部门组织实施的绿色能源发电项目100余个,农业农村部门牵头的高标准农田建设、绿色农产品建设开发、耕地质量保护和生态农业及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农业领域项目14个。《曲靖市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现代农业产业发展资金管理办法》(曲财农〔2022〕114号)明确支持果蔬、花卉、中药材等优势产业发展,以及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支持农业产业的范围,充分发挥引导农户扩大种植养殖规模、应用良种良法、调整优化生产结构的作用。
二、工作推进情况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光伏产业发展,支持麒麟区茨营镇因地制宜发展光伏产业,茨营镇“光伏+种植业”和“光伏+养殖业”模式受到大力支持。积极与引入的新能源发电企业对接合作,充分利用光伏支架下部的闲置可耕种土地,种植蚕桑、蔬菜、大豆、玉米、万寿菊、辣椒等粮食和经济作物,提高土地利用率,带动周边村民就业和村集体增收,走出一条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双赢之路”。
(一)“光桑结合”方面。开发企业全面开展土地复垦,将优质土地交回群众手中,在茨营社区、小河村由村集体统一购置、免费发放桑苗,补植补造桑园400余亩,协调市、区蚕桑专家现场开展技术指导服务6次,有序组织蚕种发放,提前谋划蚕茧收购,预计今年可发展蚕桑1400余亩,到年底时令时期再行组织补植补造桑园1500亩。
(二)特色产业探索方面。在团结村采用“集体租+集体管”模式,由“巧媳妇”合作社发展种植板下蔬菜200余亩,引进胜景农业科技公司、合作发展种植迷迭香50亩;在华佳基地二次流转土地60余亩、引进山地土鸡养殖2万羽,流转土地100亩、发展蔬菜种植;在茨营社区、吴官村、蔡家村积极推广大豆套种玉米产业1500余亩。积极开展招商引资,组织村集体围绕“光伏+中药材”“光伏+花卉”外出与企业考察洽谈合作事宜,不断形成板下农业集群效应。
(三)产业配套建设方面。督促开发企业全面开展因施工造成板结地块土地复垦,积极争取资金加大喷滴灌、水池等配套农业设施建设。截至目前,已投入上级乡村振兴衔接资金、村集体自有资金、企业板下产业扶持资金400余万元,完成板下喷淋设施建设450余亩,确保板下土地利用质量效益全面提升,全力以赴推动传统蚕桑产业提质增效、特色经济齐头并进。
三、下步工作打算
(一)积极支持复合型光伏试点建设。根据国家、省级关于“光伏+”的有关要求,积极支持各地探索光伏与农业产业经济结合点,严格要求光伏开发企业持续做好板下水土保持、土壤修复、土地复垦等事宜,有序组织复耕复种,确保在土地不撂荒、水土不流失的前提下,开展各类复合型光伏项目的试点示范。
(二)深挖板下土地二次效益。对接引进各类农业科研院所、专家、农业龙头企业,充分考虑当地土壤、气候等条件,因地制宜发展花卉、中药材、蔬菜、青储饲料等种植产业和生态鸡、鹅、羊等养殖产业。深入挖掘板下土地二次效益,精准指导好群众自主管理农业种植,加大种植养殖技术培训,助力各地发展农业特色产业,带动村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
(三)建立健全利益链接机制。支持各地因地制宜探索土地流转分红、劳务入股、按劳取酬等利益联结机制,推动土地承包企业积极提供技术指导、基地管理及销售渠道,带动农户实现长期稳定收益,搭建出“土地流转有租金、承包板下土地收益金、在家务工拿薪金”的致富链条,助力乡村振兴迈出坚实步伐。
感谢你对政府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以上答复,如有不妥,请批评指正。
曲靖市人民政府
2024年10月14日
(联系单位:市政府办公室秘书五科 联系电话:0874—31224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