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蕊、查艳波代表:
你们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系统化建设的建议》(第99号),交由曲靖市人民政府办理,经认真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展情况
(一)强化政策引领,推动心理健康教育规范发展。曲靖市相继印发了一系列政策文件,不断推动学生心理健康工作规范化建设。2023年12月市教育体育局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通知》,明确提出要切实加强全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2024年8月中共曲靖市委办公室、曲靖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了《曲靖市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方案》(曲办通〔2024〕49号),要求坚持全面发展、健康第一,提升能力、系统治理,切实把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摆在更加突出位置,积极构建家校社协同共育和学校全员育心“2个体系”,实施教育引导促进、建档立卡关爱、预防干预处置、能力素质提升、家校社协同共育“5大工程”,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协调发展
(二)完善工作体系,坚持心理健康教育系统推进。着力构建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格局,建立了党政齐抓共管、教育部门牵头、多部门联动、学校负责、家庭尽责、社会参与的心理健康工作体系。强化教体部门主责主业,发挥民政、卫健、群团组织等单位心理健康工作职责,压实学校主体责任,加强家庭教育,发挥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研究指导作用,形成多部门协调联动、多系统合力治理的良好局面。全市各级各类学校建立书记校长牵头抓,德育副校长具体抓,班主任和心理健康教师直接抓,教职工全员参与,班干部积极配合的全员育心体系,全面提升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三)强化教育引导,推进心理健康知识教育普及。重视课程主渠道建设,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教育教学计划,保障课时、丰富形式、加强教育;明确要求中小学校要把心理健康教育课纳入学校课程设置计划,每年级每2周不少于1课时;中等职业学校按规定开足思想政治课“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模块学时,采取团体辅导、角色扮演、心理情景剧等形式开展心理健康活动课,每周1学时;高校开设心理健康必修课,原则上设置2个学分(32-36学时)。积极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升旗、入队、入团等仪式教育活动的重要内容,依托“525全国大中学生心理健康日”等重要节点,组织开展心理情景剧比赛、励志演讲比赛等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活动,在开学和毕业季、中高考、寒暑假等重要时间节点,面向学生开展心理健康专题辅导。2024年,曲靖市开展中高考、毕业季心理活动进校园线上活动累计161场次,线下活动322场次。坚持五育并举工程,充分发挥“张桂梅思政大讲堂”曲靖分课堂作用,定期开展“行走的思政课”实践教育活动,开展好课后服务活动,加强中小学生“五项管理”,提升“双减”“双升”成效,着力保障学生每天校内、校外各1个小时体育活动时间,持续开展高雅艺术进校园、戏曲进校园活动,确保中小学劳动教育课每周不少于1课时,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
(四)强化测评预警,增强危机预防干预工作实效。建立了学校心理健康测评预警、分析评估、协同干预流程,定期开展学生心理健康风险研判,掌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时有效干预处置。每学年面向小学高年级、初中、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等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测评不少于1次,严格按照“一生一档”要求规范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及时研判提出存在心理危机状态学生名单,结合留守儿童等学生建立重点关心关爱学生台账,开展教师结对关爱帮助。各级各校成立心理危机干预领导小组,“一校一案”制定完善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应急预案,健全分级应急响应机制,对超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范畴的向家长发放告知书,并协助家长“早干预、早处置”;对在校期间因严重心理危机出现自伤自杀、伤人毁物倾向或行为的学生,学校第一时间协助家长送医诊治。成立曲靖市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专家工作组,为全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决策研究、督导培训、监测评估、测评指导、科学普及、结对帮扶服务,提升干预处置力量和水平。
(五)推进队伍建设,提升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水平。加强各地各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建设,配备专职或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并逐步增大专职人员配比。截至目前,全市中小学校配备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比例达97.03%,其中专职教师391人。加强培训,提升心理健康教师专业化水平,市级每年组织举办1次心理健康知识视频专题讲座,开展1次心理健康教育骨干教师培训。2024年全市依托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采取1+N专递培训方式,全覆盖脱产培训曲靖市中小学校分管心理健康、德育工作副校长、心理健康教育专兼职教师、中小学班主任共计1.8万余人,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和学生心理问题应对处置能力。
二、下一步工作
下一步,我们将认真学习吸收你们的建议,进一步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升育人质量。一是强化协作联动,建立精神卫生医疗机构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及心理危机干预的支持协作机制,开设学生门诊,为学生心理危机个案开通心理危机诊疗—干预—转介“绿色通道”。健全精神或心理健康问题学生愈后复学机制,对学生开展全程跟踪服务。二是进一步加强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建设,中小学每校至少配备1名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鼓励学生规模在1000人以上的中小学校至少配备1名专职心理教师。市、县两级教研部门逐步配齐各学段心理健康教育专(兼)职教研员。三是加强家校社协同共育,畅通家长开放日、家校通讯软件等沟通渠道,加强与家长沟通联系。发挥好家长学校作用,定期举办心理健康专题讲座,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妇联、民政、共青团、关工委、工商联等部门要依托儿童之家、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站点等平台开展家庭教育工作,形成家校社共育合力。
感谢你们对政府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以上答复,如有不妥,请批评指正。
曲靖市人民政府
2024年10月9日
(联系单位:市政府办公室秘书三科 联系电话:0874—3121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