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元波等4名代表:
你们提出的《关于支持马龙区肉牛产业高质量发展,巩固牛源基地建设成果的建议》(第47号),交由曲靖市人民政府办理,经认真研究,现答复如下:
肉牛产业是曲靖市农业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是曲靖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的重点产业,是巩固提升脱贫成果、实施乡村振兴计划的重要支撑产业。近年来,曲靖市按照“推进母牛扩繁解决产业瓶颈,培育专业合作组织创新利益联结机制,依托龙头加工企业延伸产业链”的肉牛全产业链发展思路,大力发展饲养10头及以上肉牛规模养殖场(户),推进全市肉牛规模化养殖稳步提升。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已建和在建10头及以上的肉牛规模养殖场(户)7678个,设计饲养肉牛64.65万头,带动全市肉牛存栏量达124.51万头(能繁母牛56.5万头),出栏67.31万头、牛肉产量9.08万吨。马龙区把肉牛产业发展作为调结构、转方式、补短板、促致富的重要举措,2024年,全区累计已建和在建10头及以上的肉牛规模养殖场(户)749个,设计饲养肉牛4.91万头,期末存栏肉牛2.67万头(能繁母牛1.32万头),带动全区肉牛存栏达8.64万头,出栏4.49万头,实现产值5.6亿元。
一、坚持科学规划,压实工作责任。坚持规划先行原则,曲靖市指导马龙区按照“一园、一区、一带”规划进行布局,重点建设乡村振兴肉牛示范园、肉牛核心发展区、农旅观光带,为区域经济崛起提供重要的平台支撑。认真贯彻落实《云南省支持肉牛产业加快发展若干措施》(云政办函〔2020〕84号)、《曲靖市推进肉牛规模化养殖发展实施方案(2020—2025年)》(曲政办发〔2020〕61号)精神,在统筹用地保障、加大信贷支持、饲草料供给和良种使用上明确了支持环节和责任部门,及时成立肉牛规模化养殖工作专班,签订目标责任书,将年度重点工作责任到人,实行目标责任台账管理,有力推动全区肉牛产业发展。
二、种植优质饲草,提高饲草料自给。通过实施“粮改饲”项目,扩大青贮玉米、苜蓿、饲用燕麦、小黑麦等优质饲草料种植面积,逐步提高马龙区饲草料自给率,全面提升“种、收、贮、用”综合能力和社会化服务水平,推动饲草料品种专用化、生产规模化、销售商品化,全面提升种植收益、草食家畜生产效率和养殖效益。2024年,全区目标完成粮改饲种植面积1万亩,收贮全株青贮玉米3万吨,带动全区种植优质牧草10万亩。持续开展粮改饲项目,对种植株青贮玉米的,按照180元/亩给予补助;对奶牛养殖企业每收贮全株青贮玉米1500吨以上的,采取“先贮后补”的方式,按照60元/吨给予奖补;对种植优质牧草(苜蓿)100亩以上的,按照600元/亩给予补助。
三、强化招商引资,盘活现有资源。近年来,曲靖市强力推进招商引资工作,通过引进专业技术较强的养殖企业,充分利用原有的养殖场资源,将养牛旧址出租给新承包的企业,并升级改造成规模化养殖基地,实现了闲置养殖场地的出租再利用,推动养殖场旧址换新貌,变资源存量为发展增量,为产业振兴提质增效注入新能量,助推肉牛养殖产业“涅槃重生”。
四、争取产业项目,完善配套体系。通过整合项目资金用于肉牛产业发展的同时,积极争取上级肉牛产业发展项目(2020年马龙区纳入了国家肉牛优势产业集群项目),为肉牛产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通过产业集群项目,积极对接双友等肉牛企业,总投资4000万元。在已建成的10万头肉牛屠宰加工厂基础上,改扩建肉制品精深加工车间、副产品车间,完善给排水、消防等设施设备;建设牛排、肥牛、丁丝条片、牛副产品4个产品系列肉制品生产线;配套建设肉制品加工锅炉、制冷、消防、污水处理循环再利用、信息化管理等系统设施设备,形成年产精深加工牛肉生制品1.8万吨的生产能力,促进产品和品牌附加值“双提升”。
感谢你们对政府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以上答复,如有不妥,请批评指正。
曲靖市人民政府
2024年9月29日
(联系单位:市政府办公室秘书五科 联系电话:0874—31224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