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雄星代表:
你提出的《关于缓解曲靖钢铁行业青年人才短缺矛盾的建议》(第2号),交由曲靖市人民政府办理,经认真研究,现答复如下:
钢铁作为曲靖的传统支柱产业,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钢铁行业转型升级发展,也认识到产业转型过程中人才的重要性。从多个方面、多层次、多角度制定了引才育才政策,也是助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贵企业及相关行业企业,可以充分利用政府的支持政策,加大力度进行人才引进和培养。
一、曲靖市产业人才、青年人才、人才住房保障政策措施
(一)关于产业人才的支持政策
2020年3月印发了《曲靖市“珠源百人计划”产业人才专项实施细则》,由曲靖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牵头负责,一直执行至今。从高层次产业人才、高级经营管理人才、高技能人才、急需紧缺人才四个层次,实施引才支持政策。高层次产业人才要求在技术革新、科研进步、产业升级等方面具有省内外领先水平的产业人才或高层次创新创业团队;拥有相关自主知识产权或关键技术,符合曲靖市产业发展方向,相关成果能够转化,相关产品能够产业化,并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获得国家级、省部级人才奖项或者入选国家级、省部级人才项目的优秀产业专家、学科带头人申报。高级经营管理人才要求在企业经营管理、现代物流、文化旅游、金融服务、风险投资、资本运作、市场营销、信息服务等领域具有先进理念的人才申报。高技能专业人才引进条件。在某一行业技能拔尖、技艺精湛并具有较强创新创造能力,能够解决技术难题的工程师、高级工程师;掌握生产关键技术(工艺)、操作绝招绝技;在本领域知名度高、能够独立完成实际操作技术、解决生产工艺难题;具有技师及以上职业资格等级的高技能人才申报。急需紧缺产业人才是按照“一事一议”引进,重点引进现代农业、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材料、精细化工、节能环保、外向型经济、现代物流、电子商务、文旅规划开发及市场营销、投融资管理等急需紧缺产业人才。
高层次产业人才支持柔性引进。经认定并正式履行工作合同的分别给予高层次产业人才每人40万元生活补贴、高级经营管理人才每人20万元生活补贴、高技能专业人才每人10万元生活补贴,分5年平均发放或按项目进度发放。给予符合条件的产业人才一次性租房补助3万元。产业人才领衔的项目,经评审认定择优给予经费支持,最高200万元。2020年至今已有12人入选。
(二)关于产业创新人才的支持政策
2023年印发实施《曲靖市“珠源英人育才计划”》其中产业创新人才专项由曲靖市发展改革委牵头负责。申报条件一般不超过50 周岁、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具备能够满足技术研发及产业创新的工作平台,在曲靖市各产业领域中取得重要产业技术创新成果、为产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在市内同行业中示范引领作用较大、得到广泛认可的产业技术人才均可申报。入选人才经认定并正式履行有关协议后,在培养期内给予生活补贴,按年度进行考核,考核合格上报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审定后按月计算、按年拨付生活补贴。产业创新人才每人每年2万元。除此之外,在新入选省部级及以上重大人才项目或者获得省部级及以上重大人才奖励的各类人才,给予个人一次性奖励。培养期结束后3年内所建工作室带培人员入选“珠源英才育才计划”、入选省部级及以上人才项目或获得省部级及以 上人才奖项的,给予带培人员一次性1万元奖励。在医疗待遇方面。开设就医绿色通道,对入选人才发放《高层次人才就诊卡》,凭卡在定点医院享受优先就诊、免费体检、健康咨询等服务。2023年度按照程序评审,已有9名产业专家入选,从事领域覆盖新能源电池、有机硅新材料、液态金属等行业领域。
(三)关于青年人才的支持政策
2023年5月印发了《曲靖市“珠源百人计划”青年人才专项实施细则》,由曲靖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牵头负责。曲靖市“珠源百人计划”青年人才专项突出“高端、管用、有效”导向,每年从市外引进和在市内组织申报一批急需紧缺专业优秀青年人才,作为曲靖市加快云南副中心城市建设的战略储备人才。本细则涉及从市外引进人才的,主要针对通过“珠源百人计划”青年人才专项政策引进纳入曲靖市事业编制管理的优秀青年人才;组织申报的市内优秀青年主要指,曲靖市域内各类企事业单位、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在申报起始日前2年内从市外全职引进(调入)的在职在岗人员,或尚未在曲靖市工作、但已与曲靖市域内各类企事业单位、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签订引进协议并承诺在合同签订之日起3个月内到岗,入选后在曲靖连续、全职工作时间不少于5年的人才。基本条件要求国内外知名高校(主要包括国内“双一流”建设高校:以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2022年2月9日公布的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为准;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前100名高校:以世界高等教育研究机构发布的2023年QS世界大学排名为准)毕业的全日制博士研究生或符合曲靖市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紧缺的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经过申报、审核、认定,入选人才可享受一次性租房补助3万元,并分别给予获得国家承认的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16万元、8万元生活补贴。青年人才领衔的项目,经评审认定择优给予经费支持,最高100万元。
(四)关于人才住房保障的支持政策
2018年6月21日出台了《曲靖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共租赁住房运营管理的实施意见》(曲政办发〔2018〕66号),适度放宽准入条件,放宽户籍限制,将在校创业的大学生、新就业的大中专毕业生、引进人才、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符合条件的职工纳入保障范围。2023年12月26日,中共曲靖市委组织部等八部门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人才住房保障工作的实施意见》(曲组发〔2023〕8号)的通知,从总体要求、保障对象、保障方式、支持政策、工作机制等方面对曲靖市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军战略,持续优化人才发展环境、改善人才居住条件,做好人才住房保障工作提出的具体的意见。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的意见》(国办发〔2021〕22号)和云南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的实施意见》(云政办发〔2022〕11号)文件精神要求,大力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十四五”期间,全市共计划建设近九千套保障性租赁住房,其中2022年建设3213套、2023年建设1586套、2024年建设2783套,均分布在各地产业园区、学校,为新就业职工、引进人才提供了住房保障。
为推进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工作的开展,相关部门工作人员到各地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进行实地调研,解答政策疑惑。2023年3月,组织拟制的《曲靖市保障性租赁住房管理办法试行》分别经市人民政府常务会、市委常委会讨论通过并印发执行,管理办法中明确提出要做好人才公寓与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的政策衔接,吸引全国优秀人才、鼓励引导大学毕业生和青年人才赴曲工作。
二、曲靖市职业技能竞赛及相关政策支持
曲靖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积极和市总工会、市团委、市妇联、市教育等多部门联合,每年都积极组织具有行业代表性的职业技能大赛,曲靖市已连续组织了四届职工综合职业技能大赛,2022年曲靖市第四届职工职业技能大赛涵盖了高原特色农业、互联网、装备制造、服务等行业23个职业,最大限度地提高了竞赛的实效性和技能人才队伍的参与面。推动我市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特别是实用型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提供了坚强的人才支撑。2023年曲靖市第五届职工职业技能大赛竞赛涵盖了焦炉调温工、炭黑操作工、制焦工、婚宴菜品设计制作、服务设计和展示、婚庆司仪解说、家政服务员、育婴员、电工、烟机设备机械修理、配电线路检修专业、输电线路检修专业、气象综合业务、汽车修理、邮件快件收寄、邮件快件过机安检、书记员共17个市级重点竞赛工种,参赛人员达500余人,13名选手荣获“曲靖市技术状元”称号,117名选手荣获“曲靖市技术能手”称号,破格晋升技师13人,高级工39人。推动我市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特别是实用型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提供了坚强的人才支撑。2024年3月,为激励更多劳动者特别是青年一代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培养更多高技能人才和大国工匠,深入实施“技能曲靖”行动,曲靖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总工会、市乡村振兴局、市教育体育局联合举办了曲靖市第六届职工综合职业技能大赛暨曲靖市2024年乡村振兴职业技能大赛电工、焊工职业技能竞赛,共有57支代表队112名选手参赛。
三、积极加强政策宣传、持续优化支持政策,激发人才发展动能
近年来,曲靖市持续强化工业人才队伍建设。平均每年开展2—3期以“先进制造基地”“智能制造”“绿色制造”等为主题的工业人才培训。通过“请进来”或“走出去”的方式,对全市工信系统人才和部分企业人才开展专业、前沿的培训,全面提升人才队伍的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2024年7月份两批组织企业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到长沙、重庆参加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专题培训班和加快创新体系建设打造世界一流企业专题培训班,通过课堂+实地参观学习的方式,深入对标长沙市、重庆市推动新兴产业发展、加快建设创新体系的先进经验和先进做法。
下步工作中,曲靖将积极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各项关于人才的部署要求,进一步加强对省级重点产业发展相关政策的宣传,引导青年人才向钢铁产业聚集,更好地为曲靖钢铁产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积极推动曲靖钢铁行业人才入选“兴滇英才支持计划”等省级人才平台,扎实做好专项申报服务工作,扩大人才政策知晓度、覆盖面和吸引力,让钢铁企业人才更为准确地理解、把握政策,发掘自身特色与优势,积极投身专项申报,推动企业规模与竞争力双重提升。同时鼓励对入选人才称号但未获项目支持的人才再次申报项目,加大人才专项资金扶持力度,激发人才创新创业活力,最大限度释放人才红利。深入挖掘曲靖钢铁行业人才典型案例,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宣传,切实提升人才引领“示范力”,吸引更多青年人才围绕钢铁行业创新创业,推动形成识才爱才敬才用才的良好环境,为曲靖钢铁产业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感谢你们对政府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以上答复,如有不妥,请批评指正。
曲靖市人民政府
2024年9月29日
(联系单位:市政府办公室秘书四科 联系电话:0874—31259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