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云南省曲靖市紧密结合区域实际,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加快构建环境安全应急体系,持续提升突发水污染事件环境应急防控能力,不断织密区域突发水污染事件环境风险防范网,有效维护区域生态环境安全,为筑牢珠江源上游生态环境安全屏障、推进美丽曲靖建设提供了强有力支撑。
据悉,2023年至今,曲靖市未发生较大及以上突发环境事件。主要做法和成效体现在以下4个方面。
强化跨界协作,在应急联动机制建立上求突破。曲靖市地处珠江源头,拥有南盘江、北盘江、牛栏江等30余条重点河流水系。曲靖市生态环境部门联合水务部门与跨省界接壤的贵州、广西两省(区),跨市界接壤的昆明、红河、文山3个州(市)以及辖区10个县(市、区)29个乡镇(街道),全面完成跨界水污染事件应急合作协议签订。从联合会商、预警通报、应急监测、协同处置等方面建立了长效工作机制,将省、市、县跨界水污染事件应急联防联控体系延伸至乡镇,实现应急处置响应一个体系、处置指挥一张图,打通了跨界应急联防联控最后一公里。先后开展跨市区域联合会商3次,彻底破除突发环境事件防控受地域制约、信息不畅、联动不力的局面。环境应急联动机制实现新的突破。
强化综合保障,在应急处置能力支撑上求突破。曲靖市与昆明理工大学、生态环境部华南所签订战略框架协议,生态环境部华南所在曲靖设立首个云南应急工作站。同时,建立由高校、科研部门和企事业单位组成的60名市环境应急专家库,出台管理办法,有效提升应急处置和业务管理技术支撑能力。积极争取930万元省级环保专项资金,依托国企布局建设“一中心、三附属”4个应急物资库,建设库房面积约1200平方米,配备物资84种,应急监测设备101台套;建立环境应急救援队伍4支,应急物资共享企业69家,在全市构建2小时突发环境事件全覆盖应急物资保障体系,为实现跨区域、跨行业环境风险防控,联动、高效处置突发环境事件奠定了良好基础。环境应急能力支撑在技术人才、物资保障专业化等方面实现新的突破。
强化实战练兵,在应急管理队伍响应力上求突破。加强业务培训,科学识别环境风险,先后编制了《曲靖市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报告》《曲靖市重点流域“一河一策一图”环境应急响应方案》,全面推进辖区4个省级化工园区突发水污染事件环境应急三级防控体系建设,精准查找风险隐患,制定防范方案。针对环境应急管理存在问题和关键风险环节,邀请国家和省级有关专家,开展业务培训和应急演练指导。近三年,全市共开展市级突发环境事件综合应急演练2次、县级演练5次、桌面推演4次,每年开展全市业务培训不少于1次,累计参演、参训人员1200余人次。2021年以来有效处置突发环境事件9起,其中富源县响水河水库铊浓度异常事件的处置经验被生态环境部作为2022年全国环境应急培训工作会上的正面典型案例进行解读。环境风险防控和应急响应能力提升在科学化、规范化等方面实现新的突破。
强化监管执法,在环境风险隐患消除上求突破。曲靖市结合各类生态环境专项执法检查,持续开展重点区域、重点流域“一废一库一品一重”等高风险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隐患排查,加强环境安全监管,消除环境风险隐患。2024年累计开展市级专项执法检查5轮,排查企业150家,整治环境问题322个。同时,重点针对跨流域接壤地区工矿企业、畜牧业、集中式饮用水源地等领域,与临近贵州省六盘水市、黔西南州和昆明市等地联合开展执法行动,先后检查企业27家,消除环境污染隐患及群众关切环境热点11个,全力推进区域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整治,解决“飞地死角”环境风险监管难题。辖区突发环境事件应对从“末端被动处置”向“源头主动防控”转变,风险隐患排查消除在常态化、跨区域等方面实现的新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