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以来,云南省曲靖市不断加强辐射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积极开展核技术利用单位辐射安全隐患排查整治,不断优化行政许可服务、精准细化辐射安全监管、持续强化风险隐患防控,核与辐射安全监管工作取得积极进展,全市核与辐射环境安全可控。
强化安全监管,抓实源头管控
曲靖市是云南省的核技术利用大市,核技术利用涉及多个行业,点多面广、数量众多。曲靖市坚决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和中国核安全观,坚持预防为主、防微杜渐,坚持从严监管、依法监管,坚持问题导向、精准监管,全力夯实辐射安全底线,助力全市社会经济安全高质量发展。
着眼推动核与辐射安全监管工作取得积极成效,曲靖市印发实施《曲靖市2024年核与辐射安全监督检查工作计划》《曲靖市2024年核与辐射环境安全监管工作要点》,将186家企业列入年度监督检查计划,重点加强化工、钢铁、工业探伤、废旧金属回收熔炼、煤矿、医院等重点行业企业监管和移动放射源作业活动管理。2024年1—7月,全市共出动人员415人次,现场检查核技术利用单位199家,发现问题276个,移交违法线索4条。
针对各类监督检查发现的问题,实行专人负责、动态管理、限期销号,“一企一档”推进整改,努力把监管模式从经验式监管向标准化、整改式监管转变,确保问题整改到位。目前,已完成问题整改223个,完成整改率80.8%,完成行政处罚2家。
此外,曲靖市生态环境局严格辐射安全许可管理,严格审查核技术利用单位提交的辐射安全许可申请材料,扎实开展现场核查,对于不符合许可要求督促整改到位后方给予许可;建立射线装置溯源机制,开展申报材料延伸审查,累计发现并查处26家销售单位无辐射安全许可从事销售的违法行为。
深化隐患排查,确保辐射安全
曲靖市生态环境局扎实履行核与辐射安全监管职责,专业化开展隐患排查整治。加强辐射安全隐患排查,联合卫健部门开展全市医疗机构辐射安全隐患大起底大排查大排除行动,对31家市属医疗机构辐射安全许可办理情况、辐射安全设施配备和运行情况、辐射人员管理、辐射环境监测情况进行全面排查,共发现12家医疗机构存在辐射安全监管方面问题,均督促限期整改。
同时,常态化组织开展应急演练,建立辐射事故应急桌面推演常态化工作机制,有针对性地组织钢铁、水泥、化工、煤炭、医院、勘探、探伤等重点行业企业加强应急培训和应急演练,模拟开展放射源丢失、泄露等场景桌面推演。截至2024年7月,共开展辐射事故应急桌面推演18场次,有效提升核辐射应急处置能力和从业人员辐射监管能力。
系统化推进联防联控。在全市系统内部,持续加强业务机构和人员建设,推动形成核与辐射审批、监管、监测、执法工作闭环,提高监管效率和效果。在市域内,建立健全核与辐射安全监管联动机制,加强与公安、卫健、消防等有关部门的信息共享和协调联动,强化辐射环境应急管理,推动形成各司其职、齐抓共管维护核与辐射安全的工作格局。在跨区域方面,全方位加强人员培养和业务交流,与昆明市签订《辐射环境保护工作跨区域合作备忘录》,有力推动了辐射环境管理、执法、监测、应急等方面互相合作、共同促进。
管好用好审批权,助企纾困优服务
曲靖市生态环境局积极做好辐射类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服务。严格落实生态环境分区管控要求,为辐射类建设项目提供选址分析研判工作,安排审批人员、评估人员各一名全流程服务项目环评编制、报批工作,对符合有关法律法规及技术规范要求的项目,开辟“绿色通道”,实行“容缺受理”。
扎实做好辐射安全许可服务。结合核技术利用辐射安全管理系统优化升级内容,修订完善辐射安全许可办事指南,针对企业申报信息常出现的问题进行“详注型”提醒。根据行业特点,分别为医疗机构、快递行业、动物诊疗机构“定制”辐射法律法规知识试卷、辐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等资料“模板”,提供“线上帮办”“线下代办”,落实“一次性”告知义务,进一步提高办证效率、提升企业管理水平。
深入开展助企纾困。曲靖市生态环境局积极、主动及时了解核技术利用单位的困难和诉求,通过现场指导、电话沟通、微信交流等多种形式,主动服务、靠前服务、现场服务,全程服务核技术利用单位办理环评、辐射安全许可手续,指导核技术利用单位做好辐射安全和防护规范化管理工作。2024年1—7月,共对12个辐射类建设项目开展环评服务,对20余家核技术利用单位开展辐射安全工作指导帮扶。
下一步,曲靖市将持续提升核与辐射风险防范、安全监管、监测预警、应急响应等能力,不断强化核与辐射安全监管工作,努力推动全市核与辐射安全监管工作取得新成效、实现新突破、迈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