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靖市人民政府关于市政协六届二次会议第268号提案办理意见的函

发布时间:2023-11-10 15:22:00   索引号:    文号:曲政函〔2023〕466号   来源:曲靖市人民政府   

致公党曲靖市委:

你们提出的《关于盘活易地搬迁“三块地”、助力乡村振兴一盘棋的提案》(第268号),交由曲靖市人民政府办理,经认真研究,现答复如下:

曲靖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易地搬迁后续扶持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聚焦“稳得住、有收入、能致富”目标,成立了巩固脱贫攻坚推进乡村振兴领导小组,出台《曲靖市2023年巩固拓展易地扶贫搬迁脱贫成果工作要点》,将盘活易地搬迁“三块地”、促进农民增收作为落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战略的重要抓手,科学统筹易地搬迁“下半篇”,各级各部门深入调研指导,持续提升完善集中安置区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因地制宜发展后续产业,抓紧抓牢抓实就业帮扶、产业发展、社区治理、社会融入、设施提升等重点,全力推动全市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

一、健全体制机制,加快迁出地承包地流转经营

曲靖市高度重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管理工作,截至2023年9月底,全市确权耕地面积1207.5万亩(其中,易地扶贫搬迁迁出户涉及耕地21.4万亩),共颁发权属证书126.76万本、颁证率为97%,累计流转农村土地341.45万亩、占“三调”耕地面积1204.44万亩的28.35%。

(一)强化配套服务,规范土地管理。一是建立健全土地流转“日常监管机制、流转登记备案制”等工作机制,规范有序开展土地流转管理工作,为迁出农户放心流转承包地提供保障;二是充分利用土地确权登记颁证成果,引导迁出区农户流转其承包地,放心进城。“十三五”期间,全市建成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区461个,共搬迁安置53575户196308人。

(二)探索盘活方式,增加农户收入。一是积极探索易地扶贫搬迁农户承包地盘活利用方式,大力推行“公司(合作社、家庭农场、种植大户)+基地+农户”“公司+支部+合作社+搬迁户”等模式,推进土地流转,增加农户收入;二是通过土地集中流转等措施,引进各类新型经营主体,采取入股、托管、代耕代种等方式,对搬迁户耕地、林地进行开发,因地制宜培育特色产业。

(三)强化监管引导,保障农户权益。一是宣传国家耕地保护法律法规和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做到家喻户晓;二是结合土地确权和土地流转管理,强化县、乡、村三级服务和管理网络建设;三是充分利用投融资平台优势,整合各类涉农项目资金,依法依规集中流转农户承包地;四是分类施策,积极推进撂荒地整治工作;五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引进农业新型经营主体,推进土地流转工作,发展现代农业;六是加大农业龙头企业、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扶持力度;七是健全和完善土地流转风险防控管理,防止耕地非农化,切实保障农民合法权益。

二、多措并举,加快盘活迁出地宅基地

农业农村部门认真履行职能职责,严格审批程序做好宅基地审批工作。截至目前,共受理宅基地申请49123宗,审批36626宗,审批率达74.56%。自然资源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关于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总体部署要求,全力推进农村不动产确权登记颁证工作。通过“云宅调”微信小程序,采集调查宅基地共计149.85万宗,通过2次集中审核,按照不动产数据库标准,将151.81万宗宅基地数据建库汇总,并上报省自然资源厅全部录入云南省“城乡一体化不动产登记平台”。

(一)强化保障,因地制宜盘活。制定《曲靖市加强农村宅基地建房全过程管理实施方案》以及6个配套方案,进一步规范农村宅基地审批流程。建立乡镇联审联批办公室,依法规范推进农村宅基地建房审批管理。制定《曲靖市盘活利用农村闲置宅基地和空闲地保障群众合理建房需求的实施意见(试行)》,让盘活宅基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二)确权登记,三权分置盘活。积极推广应用云南省自然资源厅建设的“不动产权籍监督管理平台、云南城乡一体化不动产登记平台、互联网+不动产登记平台、不动产权证电子证照系统”,实现农村不动产登记管理信息化、规范化。建立农村不动产登记“办事不求人、最多跑一次、全程服务有保障”的新型登记模式,做好农村不动产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盘活迁出地宅基地。

(三)增减挂钩,优化结构盘活。按照“宜耕则耕、宜林则林、宜草则草”的复垦原则,开展复垦复绿工作;按照《云南省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节余指标流转管理办法(试行)》规定,项目产生的节余指标流转由省级统一管理,在云南省增减挂钩节余指标流转(交易)平台上交易;按照《云南省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节余指标收益管理办法(试行)》要求,节余指标收益直接缴入本县(市、区)财政国库,由县级政府管理使用,优先安排增减挂钩项目拆旧复垦资金,剩余资金全部用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三、强化生态引领,促进迁出地林地盘活增效

曲靖市扎实推进林产业高质量发展,积极引导易地扶贫搬迁户在迁出区宜林地、土地、旧房宅基地上发展生态产业。确定特色林产业推进乡村振兴工作要点,坚持走“以短养长、长短结合”和“提质增效、立体种养、错位发展”的路子,推动林产业经济长足发展,促进搬迁户增收,实现增收与增绿“双赢”。

四、整合各类资源,协同推进迁出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一)加大财政扶持力度。一是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在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中安排5.53亿元,专门用于支持安置区后续产业扶持。二是2021—2022年期间,争取省级以奖代补项目9个、奖补资金1017万元,助力安置区产业发展;2023年,争取省级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以奖代补项目8个,资金835万元,支持安置区配套基础设施和产业发展配套设施提质增效。三是争取资金实施以工代赈项目,有效解决项目区群众就业问题。

(二)提升配套设施服务水平。一是争取省级易地扶贫搬迁进城大型安置区2022年度物管费、水电费减免补贴资金401.95万元,拨付市级减免补贴资金120.57万元。二是全面开展“户户清”,精准掌握群众就学、就医等需求。完善基础配套设施,大型安置区实现“8个下楼就有”(下楼就有党组织、志愿服务、卫生服务站、学校、活动广场、公交车、扶贫车间、农贸市场),部分安置区公共服务水平已达到或超过同城居民区水平。

(三)加大劳动力转移输出。一是多措并举促进搬迁群众稳定就业。截至2023年5月,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区设立就业创业服务站66个,易地扶贫搬迁点劳动力转移就业88375人,易地扶贫搬迁点认定扶贫车间111个,吸纳易地搬迁劳动力2650人就业。全市建成基地、园区、龙头企业等462个,有效带动搬迁群众就地就近就业增收。二是全面开展劳动力摸排,建立劳动力就业动态信息台账,举办易地搬迁专场招聘会,坚持就近就地就业与转移就业并举,千方百计提高群众收入。三是开发城镇、乡村公益性岗位4642个,吸纳易地搬迁脱贫劳动力就业。

(四)促进安置区就近就业。充分发挥以工代赈作用,有效带动当地群众就近就地就业,促进群众增收,改善农村社会环境。2023年纳入国家、省级储备项目库项目43个,总投资2.38亿元。截至目前,共争取2023年以工代赈项目10个,资金4489万元,吸纳农村群众1727人参与务工,预计可向群众发放劳务报酬1262万元。

(五)加大信贷资金投放力度。一是产业发展方面,重点支持国土综合整治、产业就业园区建设和土地规模化流转高效利用经营项目。二是农产品产销对接方面,重点支持科技贷款、种业贷款、小企业贷款和城乡一体贷款。三是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方面,重点支持综合产业园区建设、康养产业园建设项目。四是集中安置区方面,支持800—10000人集中安置点。全市分行贷款支持800人以上安置点共8个,覆盖率44.44%。截至2023年5月,农发行信贷支持易地搬迁后续扶持项目8个,总投资37.71亿元,审批贷款29.45亿元,已发放贷款16.01亿元。

(六)整合资源搭建各类平台。政府主导成立平台公司,引领带动农业产业化、集约化、规模化发展。坚持“线上网络化、线下网格化”的常态化监测预警机制。通过“政府救助平台”线上受理和干部走访排查,部门筛查“双线并行”的“一月一筛查”“一月一动态”,实现搬迁群众线上线下动态监测帮扶,及时发现和消除搬迁群众返贫致贫风险。整合有关涉农资金,推动各类要素资源向迁出地区支持倾斜。中国人民银行曲靖市分行印发《曲靖市金融支持乡村振兴行动方案(2021—2025年)》《关于做好曲靖市金融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工作的通知》等文件,引导支持新型经营主体发展特色农业。全市6家银行出台了有关土地流转贷款文件,积极推进农村土地流转经营权等抵押融资形式,助推新型经营主体、平台公司发展。用足用好再贷款、再贴现等货币政策工具,引导金融机构加大“三农”信贷投放。

五、提升保险覆盖,解决“三块地”最后一公里保障

(一)发挥保险保障功能。聚焦保险服务机构主动意识不强、需求挖掘不力、供给保障不足等问题,召开保险监管工作会,分类别印发监管意见,将“发挥保险保障功能,提升保险支持服务实体质效”纳入攻坚项目。

(二)建立督导问效机制。对农险、林草保险等险种建立监测跟踪督导问效机制,确保农险、林草保险落地见效。曲靖银保监分局印发《关于2022年保险业支持服务实体经济发展质效的通报》,对全市情况进行总结通报并提出2023年改进意见,助推“三农”保险业展业扩面。

感谢你们对政府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以上答复,如有不妥,请批评指正。

曲靖市人民政府

2023年11月10日

(联系单位:市政府办公室秘书五科  联系电话:0874—31224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