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靖市人民政府关于市政协六届一次会议第330号提案办理意见的函

发布时间:2022-10-31 17:06:00   索引号:    文号:曲政函〔2022〕513号   来源:曲靖市人民政府   

 

周锐超委员:

你提出的《关于在全市中小学校园建设微型博物馆的提案》(第330号),交由曲靖市人民政府办理,经认真研究,现答复如下:

在中小学校园内建设微型博物馆,依托全市文博资源和专业人员,推动中国传统文化资源与校园文化紧密融合。通过参观、参与建设校园博物馆活动,提升学生的历史文化修养,树立文化自信,助力形成各中小学校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为此,依托全市文博资源,市政府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在全市中小学校园建设微型博物馆,传播爨文化:

一、组织领导到位,做好“四个一”

去年,市政府进一步加强“三馆”文化品牌建设,深入发掘区域文化资源,着力打造了一批历史底蕴深厚、地方特色鲜明、影响深远的“三馆”文化品牌,如爨文化小镇、红色教育基地、古鱼王国等。其中,为扩大博物馆的影响力,市政府通过线上线下渠道,创新打造了一系列形式鲜活多彩、内容老少皆宜的教育活动,将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其中,建立校园微型博物馆便是其中之一。

我市利用文博资源,因地制宜,依托于学校,依据“四个一”原则,增加了“爨文化”特色学校的三公经费,目前我市已完成了一批校园微型博物馆的建设。“四个一”是指建设一个主体,即校园微型博物馆;利用一间教室,作为校园微型博物馆的物质载体;聚焦一个主题,并按序实现轮流更替;实现一个结合,推动教育主题与教学大纲有机融合。曲靖爨文化博物馆暨曲一中校史馆如今仍以其隽永的文化品位和不朽的人文精神引发后人的怀古幽情。2022年3月30日,教育部《传承的力量》(五四篇)栏目组到曲靖师范学院美术学院、二爨书法传承基地,曲靖市民族中学二爨书法传承基地、曲靖市第二小学进行了专题采访。曲靖市各级学校正积极探索将爨文化的醇厚与质朴植入到对学生的教育中,秉承“传统文化进校园、诗书礼乐润根魂”的理念,以爨文化资源为载体,打造具有浓郁地域特色的校园文化。

二、开展“五个方面”专题,让爨文化长青   

市政府结合曲靖的文博资源、中国传统的国学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中小学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开展了陶器、青铜器、爨文化、铜商文化、鱼类化石等五个方面的文博展示。

由于青铜器、鱼类化石等文物的特殊性,为避免在移出展览过程中对文物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坏,市政府组织全市各中小学学生走进曲靖市博物馆,触碰古老的珠源文明,感受曲靖深厚的文化底蕴,通过参观展示的古代生物化石,了解地质时代曲靖大地上的生命演变过程;通过观看曲靖青铜文化展,了解曲靖青铜文化;通过电子交互白板,体会书写爨字的快乐。

针对铜商文化,曲靖师范学院还成立了中国铜商文化研究院,打造学术交流平台,为推进铜商文化的研究与开发利用,作出积极的贡献,力争让铜商文化成为曲靖师范学院乃至云南省的一张文化名片。

在传承陶瓷、爨文化等方面上,尽可能做到推动教育主题与教学大纲有机融合。曲靖市第一中学、曲靖市第二小学、曲靖民中、曲靖市第二中学等一批学校已在自己的课程中设有爨文字书写课,部分老师以身先士卒,将爨文化乐舞融入音乐课教学中。作为全国特色小学和爨文化品牌学校,曲靖市第二小学与曲靖中医院、龙潭社区联合举办了“传承中医·爨医药文化”活动,累计35个单位,共计500余人参与。

此外,在学校微型博物馆中,全市各级各类学校关工委组织主动融入新时代新人培育工程,持续开展以党史学习教育为重点的“四史”教育,组织“五老”进校园,结合自身经历讲好红色故事、英雄模范故事,引导青少年听党话、跟党走。

曲靖市校园微型博物馆已结合地方特色和学校特点,打造了一批爨文化品牌学校,真正起到示范效应、样板作用,目前正处于广泛推广阶段。下一步各部门也将统筹协作,组建专业团队,协调各方面专家,进入校园进行宣讲,进一步完善各个校园微型博物馆的设计,广泛收集、征集、租赁展品,加大对校园微型博物馆的投入。让广大师生置身于“活化”的历史之中,在思接千载、视通万里中得到“从哪儿来、到哪儿去”的启迪,从不忘本来中获得开辟未来的力量。

感谢你对政府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以上答复,如有不妥,请批评指正。

 

曲靖市人民政府

2022年10月31日

(联系单位:市政府办公室秘书三科  联系电话:3121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