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定主动
公开内容

曲靖市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布时间:2021-03-18 16:20:00   索引号:   文号:   来源:曲靖市统计局   

2020年,面对严峻复杂的国内外环境特别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严重冲击,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曲靖市委、市政府早安排、早部署、早行动,全市各地区各部门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全市全年经济保持平稳增长。

一、综合

初步核算,2020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959.35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6.6%,高于全国4.3个百分点,高于全省2.6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553.53亿元,增长5.9%,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14.2%,拉动GDP增长0.94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094.92亿元,增长7.0%,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44.4%,拉动GDP增长2.9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310.90亿元,增长6.5%,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1.4%,拉动GDP增长2.73 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结构为18.7:37.0:44.3。人均GDP预计达到47730元,比上年增长6.0%。非公经济增加值实现1495.29亿元,比上年增长6.0%,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0.5%,比上年下降0.5个百分点。

全市财政总收入达435.52亿元,比上年增长5.7%;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55.05 亿元,增长4.0%;其中:税收收入105.63亿元,下降3.2%;在税收收入中,企业所得税收入5.9亿元,增长13.7%。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532.24亿元,下降1.7%。全年用于教育支出123.1亿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76.9亿元、卫生健康支出66.5亿元,分别增长4.4%、19.5%和12.0%。

全市居民消费价格(CPI)上涨3.4%,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下降3.9%。

2020年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输出就业17.92万人,新增城镇就业3.73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4.31%。

按照国家统计局每人每年生活水平2300元(2010年不变价)的现行农村贫困标准测算,2020年全市10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实现脱贫。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市82.72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5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03个贫困村全部出列,绝对贫困历史性消除。

全市森林覆盖率50.1%。主城区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9.7%。各污染物年平均浓度中,二氧化硫11微克/立方米,与上年持平;二氧化氮16微克/立方米,比上年下降5.9%;可吸入颗粒物(PM10)35微克/立方米,下降14.6%,细颗粒物(PM2.5)20微克/立方米,下降4.8%。

5个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中,全年水质优良(Ⅰ~Ⅲ类)断面比例为100%。

二、农业
2020年,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911.13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5.9%。其中,农业产值326.38亿元,增长5.2%,林业产值28.16亿元,增长4.2%,牧业产值520.49亿元,增长6.8%,渔业产值14.05亿元,增长1.3%,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产值22.05亿元,增长5.9%。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559.57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5.9%。全年粮食播种面积945.54万亩,增长0.1%;粮食总产量324.08万吨,增长1.4%;油料产量20.95万吨,增长4.3%;烤烟产量15.91万吨,下降5.6%;蔬菜及食用菌种植面积270.00万亩,增长5.0%,产量341.16万吨,增长10.4%;花卉产量3.64亿枝,增长23.2%;水果产量32.12万吨,增长5.5%;中药材产量11.54万吨,增长8.5%。

全年猪牛羊禽肉产量96.80万吨,增长2.1%;牛奶产量4.46万吨,增长58.7%;禽蛋产量3.79万吨,增长6.3%。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实现822.81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6.1%,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31.0%,拉动GDP增长2.04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6.8%,其中:采矿业增长0.8%,制造业增长6.5%,电力、燃气和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增长9.7%。主要产业中: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增长32.6%,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增长0.4%,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增长9.7%,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增长8.3%,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8.9%,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增长10.7%,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下降41.6%,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下降2.6%,烟草制品业增长0.6%,农副食品加工业增长13.6%,全市665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税总额264.03亿元,亏损27.71亿元。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原煤产量2594.25万吨,增长4.3%;水泥产量1576.91万吨,下降0.4%;焦炭产量853.27万吨,增长13.0%;钢材产量683.84万吨,增长25.4%;发电量242.75亿千瓦时,增长2.6%;生产汽车14907辆,增长15.4%;生铁产量477.79万吨,下降0.3%;十种有色金属产量127.39万吨,下降3.7%。

全年全社会建筑业增加值273.04亿元,比上年增长10.4%。全市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完成总产值588.65亿元,比上年增长16.9%。

四、固定资产投资和房地产
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比上年增长10.6%,其中:第一产业投资增长121.4%;第二产业投资增长12.1%,其中工业投资增长12.1%;第三产业投资下降0.7%。民间投资增长28.1%,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61.3%;基础设施投资增长13.8%,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26.0%。

全市房地产开发投资比上年增长12.6%。全年房屋施工面积1327.12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6.1%;房屋竣工面积96.51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8.6%;商品房销售面积347.73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27.4%;商品房销售额171.50亿元,比上年增长43.4%。

五、国内外贸易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34.86亿元,比上年增长2.2%。从城乡市场看,城镇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620.13亿元,增长1.9%;乡村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314.73亿元,增长2.6%。从消费形态看,商品零售额838.79亿元,增长2.4%;餐饮收入96.07亿元,增长0.2%。

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比上年增长10.6%。其中:五金、电料类增长78.7%,粮油、食品类增长33.8%,饮料类增长29.3%,日用品类增长15.3%,通讯器材类增长15.9%,化妆品类增长36.8%,汽车类增长14.5%。

全市进出口总额达13.8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5.6%;其中出口总额为13.59 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4.7%,进口总额为0.30亿美元,比上年增长81.7%。

全年完成电信业务总量494.92亿元,比上年增长36.8%;电信业务收入33.78 亿元,增长4.2%。年末全市移动电话用户533.1万户,增长4.7%。固定电话用户20.0万户,下降2.0%。互联网用户137.3万户,增长11.3%。

全年共接待海外游客0.44万人次,比上年下降87.6%;国内游客3249.47 万人次,下降30.5%;旅游总收入达367.56亿元,下降34.3%。

七、金融、保险

年末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2765.60亿元,比年初增加280.62 亿元,比上年增长11.3%;其中:单位存款余额1007.39亿元,比年初增加50.85 亿元,比上年增长5.3%;储蓄存款余额1550.59亿元,比年初增加207.39亿元,比上年增长15.4%。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1793.91亿元,比年初增加139.00亿元,比上年增长8.4%;其中:短期贷款459.54亿元,比年初减少14.27 亿元,比上年下降5.9%;中长期贷款981.41亿元,比年初增加111.54亿元,比上年增长14.7%。

全市32家保险公司实现保费收入74.42亿元,比上年增长5.4%。其中:财产保费收入29.67亿元,增长5.0%;人寿保险费收入44.75亿元,增长5.7%。全年支付(给付)赔款28.79亿元,增长4.5%,赔付率56.87%。

八、教育、文化和卫生

年末全市共有普通高等学校4所,在校生3.91万人。中等专业学校33所(中等职业技术学校12所,中等师范学校2所,成人中等专业学校9所,职业高中学校10所),在校生8.10万人。普通中学263所,在校生43.41万人。小学1644 所,在校生52.39万人。特殊教育学校10所,在校生1346人。幼儿园1876所,在园幼儿22.79万人。学龄儿童净入学率99.89%,初中阶段毛入学率101.11%。

年末全市有文化艺术表演团体3个,文化馆10个,文化站138个,博物馆13个,公共图书馆11个。电视人口覆盖率99%,广播人口覆盖率99%。

年末全市共有各类卫生机构2783个,其中医院135个,乡镇卫生院103个,社区服务中心(站)33个,共有卫生机构床位3.92万张,卫生技术人员3.57 万人。

九、环境、资源和安全生产

年末全市环境保护系统人员434人,其中各级环境监测站153人。全市共有22个自然保护区,保护区面积达30.3万公顷。共有1010座水库,库容量25.25 亿立方米,水利工程供水量17.98亿立方米。

年末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率为97.48%,比上年提高0.33个百分点;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能源消费1622.02万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3.1%,主要能源品种消费量中,原煤消费量2253.74万吨,下降14.5%;电力消费量251.13 亿千瓦时,增长7.0%。规模以上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下降3.5%。全年全社会用电量累计325.32亿度,增长9.5%。

2020年全市共发生各类安全事故170起,比上年下降26%;安全事故死亡150人,下降11.2%;受伤126人,下降25.44%;直接经济损失4570.35万元,上升13.1%。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为0.051人。

十、居民收入和社会保障

全年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190元,比上年增长5.7%。按常住地分,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8657元,增长3.6%;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793元,增长8.0%。

年末全市基本养老保险参保377.26万人(城镇职工51.55万人,城乡居民325.71万人);基本医疗保险参保594.17万人(城镇职工46.73万人,城乡居民547.44万人);失业保险参保27.13万人;工伤保险参保46.18万人;生育保险参保32.17万人。享受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居民35646人,享受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居民290807人。

注:

1.2020年开展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相关数据暂未反馈,公报中不再单独发布人口和就业人员相关数据。公报中涉及的人均指标根据人口预计数计算得到。

2.地区生产总值、三次产业及相关行业增加值、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不变价格计算。

3.根据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及有关制度规定,对2016-2018年地区生产总值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数据进行了修订。

4.文中2020年数据为快报数或预计数,最终定案数以《曲靖统计年鉴》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