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靖市2008年地方财政预算执行情况暨2009年地方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

发布时间:2017-04-06 11:35:00   索引号:   文号:   来源:   
关于曲靖市2008年地方财政预算执行情况暨2009年地方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书面)
 
——2009年2月17日在曲靖市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
 
第二次会议上
 
曲靖市财政局局长  陆应权
 
 
各位代表:
 
受市人民政府委托,现将曲靖市2008年地方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09年地方财政预算草案提请市三届人大二次会议审查,并请政协委员提出意见。
 
一、2008年地方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2008年,在市委的正确领导和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下,全市各级财税部门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面对年初特大冰冻灾害和下半年全球金融危机的严重影响,审时度势,灵活应对,着力做好重点税源的培育服务,增强财政增收后劲;着力财税政策研究运用,促进经济优势转化为财政优势;着力创新保障方式,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着力推进财政改革,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圆满完成了市三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财政收支任务,地方一般预算收支增量分别达到9.5亿元和26.8亿元,人均地方一般预算收支分别比上年提高157元和448元,财政改革与发展实现新的突破。
 
       2008年全市财政收支预算执行情况是:全市地方一般预算收入560137万元,同比增收95269万元,增长20.5%;全市地方一般预算支出1169321万元,同比增支267729万元,增长29.7%;全市地方基金预算收入105533万元,同比增收96448万元,同比增长10.6倍;基金预算支出121715万元,比上年增支93650万元,增长3.3倍。基金收支增长主要是土地出让收支全额纳入预算管理所致。
 
       全市地方一般预算收支平衡情况是:地方一般预算收入560137万元,上级各项补助收入634563万元(上划“四税”返还收入89719万元、财力性转移支付补助收入235782万元、各项专款补助收入309062万元),上年结余12470万元,调入资金38805万元,收入总计1245975万元;地方一般预算支出1169321万元,上解上级支出76242万元,支出总计1245563万元;收支相抵,预算结余412万元。
 
       全市地方基金预算收支平衡情况是:全市基金收入105533万元,争取上级基金补助收入19842万元,上年结余6486万元,基金收入总计131861万元;基金支出121715万元,调出资金3710万元,基金支出总计125425万元,收支相抵结余6436万元。
 
      2008年市级(含曲靖开发区)财政收支预算执行情况是:一般预算收入170133万元,同比增收30737万元,增长22.1%;地方一般预算支出194551万元,同比增支23499万元,增长13.7%;市级基金预算收入69431万元,基金预算支出68814万元。
 
       市级(含曲靖开发区)一般预算收支平衡情况是:一般预算收入170133万元,上级补助收入634563万元(上划“四税”返还收入89719万元、财力性转移支付补助收入235782万元、各项专款补助收入309062万元), 下级上解收入70487万元,上年结余4134万元,调入资金6083万元,收入总计885400万元;市级一般预算支出194551万元,上解上级支出76242万元,补助下级支出614519万元,支出总计885312万元;收支相抵结余88万元(其中市本级结余80万元)。
 
       市级地方基金预算收支平衡情况是:市级基金收入69431万元,争取上级基金补助收入19842万元,上年结余801万元,基金收入总计90074万元;市级基金支出68814万元,补助下级基金支出20054万元,基金支出总计88868万元,收支相抵结余1206万元。
 
以上均为初步决算数,我们将在省财政厅审核批复我市财政总决算后,再向市人大常委会专题报告变化情况。
 
过去的一年,各级财税部门紧紧围绕市三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财税目标任务,重点抓了以下工作:
 
(一)抓增收,全市财政收入实现平稳增长
 
        一是强化目标责任制管理。在进一步完善考核指标和考核办法的基础上,针对经济形势变化带来的增收困难,及时帮助基层分析研究增收举措,及时研究解决重点税源增收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同时将增收任务完成情况与一般性转移支付挂钩,建立有效地增收激励机制,确保收入目标任务的圆满完成。二是强化税收征管制度建设。进一步建立健全集“征、管、查”一体的财税征管体制,在确保收入目标完成的关键时期,推出了加强政府性投资项目的税收管理意见、加强票据管理的意见、加强车船税征管的意见和加强房地产企业税收一体化征管的意见,对行政事业单位进行工程投资时,严格财务结算和报销制度,凭据施工单位完税凭证办理工程资金拨付手续;对财政票据、税务发票的领购实行“分次限量、以旧换新、存根上交”等办法,严格审批、认真登记、强化核算;对福利企业严把准入关,全面核实清理《残疾人证》,对不符合规定的企业实行退出机制;对车船税实行“保险公司代扣、公安税前检审、税务纳税稽查”的车船税征税协税机制;对房地产企业税收实行严格的代征代缴制度,在办理房产证时,对不交纳土地增值税及相关附加税种的单位和个人,一律不予办理房产证;国土部门在办理土地使用证时,对不交纳土地使用税的单位和个人,一律不予办理土地使用证。这些措施的出台,为确保地方收入保持稳定增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三是强化非税收入的清理和规范管理。在开展清理预算单位“小金库”和规范非税收入的基础上,拟定出台了加强非税收入管理的暂行办法,将未纳入预算管理的各项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部门从所属单位集中的资金、固定资产出租出让收入等其他非税收入都基本纳入财政专户管理,建立非税收入激励约束机制,确保了非税收入平稳增长。2008年,全市非税收入完成7亿元,同比增长23.2%。四是积极争取上级支持。抓住国家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重大机遇,扎实做好项目储备和论证工作,争取中央、省对我市的支持。全年共争取中央、省财政补助资金75亿元,比上年多争取16亿元,增长27%。其中:争取中央和省节能降耗技改资金、淘汰落后产能奖励资金9922万元;争取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补助、核桃产业发展补助、扶贫重点扶持村补助等1.06亿元;争取社会保障资金8.52亿元、中小学排危资金补助1.79亿元,在全省州市中争取上级资金规模最大、得到支持最多。
 
(二)抓服务,促进全市经济建设实现新发展
 
       一是多渠道筹集资金支持重点项目建设。以机制创新为重点,推进市级投融资公司整合,搭建政府性融资平台,采取信用担保、发行信托债券融资一块,盘活土地使用权投入一块,转让项目经营权、收费权、冠名权和税费优惠政策吸引一块,争取各级投入补助一块等办法,市级财政安排1.08亿元积极支持职教园区、中小学整体排危、城市重点基础设施建设、中小型水库建设、农村公路等重点工程建设。二是全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和企业自主创新。围绕促进企业自主创新,制定出台了企业创新资金管理办法,市级财政安排企业科技创新专项资金1040万元支持高新技术项目和重点产业、行业、企业技术创新中心及名牌产品发展建设;安排资金10242万元支持13家企业的13个项目进行技术升级和节能改造。围绕调整三次产业结构,市级安排旅游产业发展资金500万元支持旅游重点县景点建设;围绕鼓励非公经济发展,安排非公经济产业发展资金5116万元,提供小额贷款贴息710万元,落实税费优惠政策,大力支持非公经济发展。三是着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按照“实施大项目、培育大企业、建设大基地、带动大发展”的战略思路,安排和争取园区建设资金2780万元、重点项目前期工作经费2216万元和重大项目贴息贷款2145万元,加快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做好项目前期工作,成功引进了加拿大农业科技示范园等项目,带动近110亿元银行和社会资金投入全市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四是着力促进全市发展环境的优化。围绕“社会满意、群众满意、执收部门满意”和“不与民争利”的思路,对224项收费项目按照“没有收费依据的项目一律严禁收取、收费标准一律按最低规定标准收取、涉农收费项目一律取消、涉及困难群体的收费项目一律进行减免、新设收费项目一律实行先公示后收费”的原则,进行清理核实和精减,保留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116项,精减收费项目108项,精简率达48.21%,使全市广大群众多得实惠3100多万元,为支持经济加快发展打造了良好软环境。五是着力落实扩大内需的各项政策。根据中央关于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重大战略决策和省、市出台的各项政策措施,千方百计争取中央和省扩大内需资金3.3亿元,并在最快时间拨付到基层和项目建设主体,确保扩大内需政策的落实。
 
(三)抓整合,推进新农村建设取得新成效
 
       按照财政支农投入“三个明显”高于的要求,对存量调整整合、增量重点倾斜,2008年全市各级财政安排支农资金96593万元,同比增长57%,做到了市、县财政对农业总投入增长幅度高于其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一是整合投入支持新农村建设成效明显。全市各级各部门整合扶贫、农业、林业、水利、交通等部门和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资金3.57亿元投入全市首批贫困村的“整体推进”建设和新农村建设,动员挂钩单位和挂钩企业捐赠帮扶资金1.3亿元,全部集中投入到“866”工程建设村,村容村貌、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建设等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二是扶持农业产业化经营取得明显进展。围绕扶持农业“十大”产业和到村到户的“1231”工程、农业产业化“127”工程建设,市级财政在专项安排5000万元扶持资金基础上,综合运用惠农补贴和农业保险政策,重点推进优质稻米、国际优质烤烟、生猪、万寿菊等产业的规范化、片区化生产和产供销体系建设。三是进一步健全完善支农资金管理办法。先后制定出台了《曲靖市十大特色产业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曲靖市“千村扶贫、百村整体推进”资金管理办法》、《曲靖市小康示范村建设资金管理办法》、《曲靖市农业救灾资金管理办法》和《曲靖市市级农业产业化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对支农资金的各个重点环节严格监管,严格专项扶贫资金拨付管理程序,严格执行资金报账回补制,确保支农资金专款专用。四是农业综合开发建设效果良好。在严格执行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和项目管理制度的基础上,完善“六制”规定,坚持“资金跟着项目走”,切实做好资金和项目管理工作,全面完成年度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完成土地治理项目24个,产业化经营项目4个,带动项目区2.1万人增收476万元。
 
(四)抓统筹,促进社会事业取得新进步
 
       一是大力支持以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为主的教育事业发展。在安排3196万元认真落实“两免一补”政策的基础上,筹措5000万元,采取“统一标准、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筹资、统一管理”的方式,按照“政府主导、分级负责、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统筹安排、突出重点、整体推进、分步实施、标准建设、规范管理”的原则,支持启动中小学整体排危工程建设。二是强化对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支持。按照保障对象、保障标准、保障资金“三公开”的原则,认真落实中央、省提高部分特殊群体收入的补助政策,完善城乡社会保障制度。对7万余人实行了城市最低生活保障补助,对23万余人发放农村最低生活保障金,32万城镇居民参加了基本医疗保险;进一步促进非公企业、个体工商户全面落实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等制度。三是强化对就业再就业工作的支持。大力实施“创业带头人计划”、“春风行动”等工作,开展失业人员培训和农民工就业服务培训工作,落实职业培训补贴政策,发放下岗失业人员小额贷款3580笔、累计6750万元,新增就业岗位33891个、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大幅增长,全市“零就业”家庭实现清零,有力地支持了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四是强化对医疗卫生文化事业的支持力度。市级财政安排资金2121万元,做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扩面提标工作,新农合参合率达91.45%,863万多人(次)享受到减免,减免补偿金额达2.6亿元;积极启动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试点工作,全市共有32.7万人参加了城镇医疗保险,实现了全市城镇医疗保险的全覆盖;筹集专项资金818万元积极支持婴幼儿奶粉事件处置工作,对患病婴幼儿免费救助治疗。采取“以奖代补”形式,支持18个乡镇卫生院建设改造;安排560万元专项资金,对2个县级“两馆”(即文化馆、图书馆)改造建设给予补助,新建20个、改扩建1个乡镇文化站,支持417个行政村(社区)文化活动室建设。五是强化了社会安全稳定的保障力度。认真落实云南省县级“公、检、法”公用经费保障标准,建立监督检查制度和激励机制,加大对县级财政部门经费保障标准的监督检查,大力争取和用好中央政法专款,共改善了84个基层派出所、101个基层司法所的办公设施。严格落实安全生产投入保障机制,据实核缴煤矿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
 
(五)抓改革,不断提高财政精细化管理水平
 
       一是顺利完成 “小金库”清理工作。对全市1232个单位部门(含二级单位)的5082个账户进行全面清理,做到清查对象达到100%、自检自查面达到100%、清查账户达到100%、违规账户处理达到100%,同时建立了预算单位承诺公示制度、预算单位银行账户开设管理制度、市直预算单位结余资金管理制度,依法将所有资金纳入财务部门法定账户核算,对市直部门预算单位本年结余的项目预算资金实行专项管理,进一步建立健全了防控“小金库”发生的长效机制。二是创新村社财务代理记账管理模式。积极推进村社集体财务会计委托代理制试点,根据村组收支规模和实际情况,明确村组支出范围、支出标准,分类制定公用经费定额,严格实行支出“一支笔”审批制度,严格财务报销手续,限时办理费用结算;严格控制招待费等费用开支,做到支出有预算、开支有标准、审批按程序;各项开支一律做到有合法的原始凭证、有合规的支出用途、有具体经办人、有单位负责人和审批人签字,建立完善了货币资金、资产台账等管理制度。三是启动预算单位公务卡改革试点。选择了14家预算单位对公务卡制度进行试点,核定预算单位现金使用额度,控制预算单位现金使用量,防止预算单位以套取现金方式建立“小金库”,从源头上预防私设“小金库”行为的发生。四是进一步推进和扩大财政绩效评价改革试点范围。完成了曲靖市市级财政支出绩效评价自评报告,对林果产业发展项目、城乡社区规划与管理项目、城乡社区公共设施项目、城市建设贷款贴息项目、新(改、扩)建11所高(职)中专补助资金项目、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项目等6个项目开展绩效评价,强化了评价结果应用,全面启动了绩效评价管理改革。五是进一步深化其它各项财政改革。继续围绕“扩大规模、健全制度、理顺机制、促进规范、发挥功能、加强监管”六项任务深化政府采购制度改革,全市共完成政府采购52369万元,综合节约率达8.67%;加强投资评审,共评审项目52个,核减项目投资1430万元,核减率达15.98%。
 
       虽然取得上述成绩,但是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全市财政改革与发展中仍然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一是持续增长难。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财政增收形势非常严峻,区域内重点产业、重点企业生产经营形势不容乐观,税收下滑趋势明显。二是统筹发展难。在有限的财力情况下,既要保刚性支出,又要保经济建设和事业建设,同时津补贴规范后,尤其是中小学教师绩效工资改革后,财政刚性支出压力进一步增大,统筹发展难度巨大。三是监管改革难。受体制、机制等因素的制约,财政监管改革面临的压力和阻力越来越大,部分资金使用效益不高和监管机制不活的问题仍然存在。
 
二、2009年地方财政预算草案
 
       受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继续扩散和蔓延的影响,全市财税发展面临严峻形势、收支矛盾将异常尖锐。同时中央为了刺激经济增长,实施结构性减税,如全面实施增值税转型、对地方产业实施税收优惠、取消或停收100项行政事业性收费等。另一方面在财力增长受限的同时,有关民生的各项刚性支出增势强劲,启动中小学教师绩效工资改革和配套落实中央实施扩大内需项目资金、增加公共投资等,这些使财政支出压力进一步增大。但是,随着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深入,中央一系列扩大内需、确保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措施将发挥积极作用,2009年全市国民经济有望保持平稳发展态势,为全市财政收入持续增收奠定坚实基础。统一内外资企业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与资源税改革政策的实施,也将为财政增收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按照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思路,结合2009年全市财政经济形势,2009年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全国全省财政工作会议和市委三届七次全会、市三届人大二次会议精神,以构建公共财政体制为目标,以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重点,以着力改善民生问题为切入点,聚新财、举新措、强改革,促进全市经济社会既好又快发展。根据以上指导思想,按照“着眼发展、统筹兼顾、有保有压、尽力而为”的原则,建议2009年全市和市本级地方财政收支安排如下:
 
(一)全市地方财政收支预算草案
 
       2009年,全市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安排62.5亿元,同比增长12%;地方一般预算支出(含上级专款)安排119.7亿元。
 
       全市地方一般预算收支平衡情况安排是:一般预算收入安排62.5亿元,按照省提前告知的各项补助情况,参照上年实际执行情况,预计上级税收返还和各项补助收入59.7亿元(其中:上划“四税”返还收入安排9.2亿元、财力性转移支付补助收入安排20.5亿元、上级专款补助安排30亿元),上年结余安排412万元,调入资金安排6.6亿元,收入总计128.8亿元;一般预算支出安排119.7亿元,上解上级支出安排9.1亿元,支出总计128.8亿元;收支平衡。 
 
       全市地方基金预算收支安排及平衡情况是:地方基金预算收入安排13.6亿元,上年结余0.6亿元,收入总计14.2亿元;基金支出安排14.2亿元,支出总计14.2亿元;收支平衡。
 
(二)市级财政收支预算草案
 
       2009年,市级一般预算收入安排18.2亿元(含曲靖开发区5.3亿元),按可比口径增长22.1%;市级一般预算支出安排18.6亿元(含曲靖开发区支出和上年结转支出),按可比口径增长16.8%。
 
       市级财政一般预算收支平衡情况是:一般预算收入安排18.2亿元, 按照省提前告知的各项补助情况,参照上年实际执行情况,预计上级税收返还和各项补助收入安排59.7亿元(其中:上划“四税”返还收入安排9.2亿元、财力性转移支付补助收入安排20.5亿元、上级专款补助安排30亿元),下级上解安排7.2亿元,上年结余安排88万元,调入资金安排0.5亿元,收入总计85.6亿元;市级一般预算支出安排18.6亿元,体制上解中央、省支出安排9.1亿元,补助下级支出58亿元,支出总计85.6亿元;收支平衡。
 
       市级地方基金收支预算及平衡情况是:市级基金预算收入安排9.5亿元,上年结余收入0.1亿元,基金收入总计9.6亿元;基金预算支出安排9.5亿元;基金支出总计9.5亿元,收支相抵结余0.1亿元。
 
      2009年,地方财政收支预算编制口径全面反映了中央、省的各项补助和各项专款争取情况。收入预算安排既充分考虑了中央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全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实际及征管体系不断完善等增收因素,又充分考虑了增值税转型和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等不利因素。支出预算安排充分考虑到全市财政收入增长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实际,尤其是市本级支出预算安排坚持盘活存量、用好增量,坚持调整和优化支出结构,坚持向“三农”、教育、卫生、社保、扶贫等方面倾斜,充分体现了扩大内需、改善民生、促进发展、取向均等的公共财政思想。收支预算安排建议是积极稳妥和切实可行的。
 
三、实现2009年财政收支预算任务的主要措施
 
        2009年,我们将按照市委三届七次全会的部署和市人大本次会议确定的财税工作目标,面对瞬息万变的国内经济形势以及财政改革与发展中的新矛盾和问题,进一步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围绕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促改革、重民生的要求,迎难而上,扎实工作,更好地支持全市经济和社会事业协调快速发展。
 
       (一)以扩大内需为抓手,着力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一是抓项目前期费的整合。抓住中央、省扩大内需、实施大投资大建设的机遇,围绕重点项目、重大项目,整合各部门、各行业项目前期投入,集中投入、集中争取,全力支持项目前期工作,以项目争取资金、争取政策、争取支持。二是抓以扩大内需为主的一揽子政策的落实。紧紧围绕国家扩大内需一揽子政策的实施,积极筹措资金,竭力推进扩大内需项目配套资金落实,确保扩大内需项目顺利推进;认真落实增值税转型扩大进项税抵扣范围的政策和提高小规模纳税人征收标准及降低征收率政策,鼓励企业增加投入进行技术改造和扩大再生产,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全面落实降低房产交易税费政策,鼓励居民购房,活跃房地产市场;全面落实提高部分劳动密集型产品、机电产品和其他受影响较大产品的出口退税率和降低部分化肥出口关税并调整征税方式的政策,鼓励企业扩大出口,推进外贸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全面落实对外商投资企业实行统一的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征收政策,筹集资金,增加对城市建设和教育事业的投入。三是抓扶持机制的创新和落实。积极做好信用融资,发挥市级融资担保有限责任公司作用,带动市县两级融资担保公司拓展业务经营范围,提高担保实力,加大对重点项目、重点企业的信用担保支持力度;积极做好生产经营要素融资,用好经营权、使用权、冠名权、收费权等资本要素,以土地使用权为核心,通过对资本、生产要素的合理整合,加大对基础性、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合作融资力度;积极进行合作融资,创新对重大项目的运作方式,积极搭建重点项目、重点企业融资平台,以华泰汽车生产基地项目、冶金集团生产基地等项目为重点,灵活运用税费政策,招大商、大招商,引进资金合作建设。同时区别情况、区别类型,通过融资融券、发行信托债券、上市、与银行签订授信额度等方式进行融资,搭建项目融资多元化平台。四是抓服务环境的优化和改善。认真落实国家已出台的扶持非公有制经济和中小企业的财税优惠政策,研究暂缓执行生态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和煤焦价格调节基金的措施,规范税费环境,严格财税检查程序,对重点企业、骨干企业、饮食旅游服务小区的财税检查,一律按规定程序批准后进行,严禁随意进行检查,让企业集中精力加快发展,为企业营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
 
       (二)以增收节支为主题,着力促进财政收入持续平稳增长。一是强化重点税源动态管理。切实加强预算执行情况分析,及时掌握到产业、到税种、到企业的税收情况,切实加强对重点产业、重点园区、重点企业经营生产情况的跟踪服务,发挥好重点税源、骨干税源“以一当十”的作用。同时在强化“征、管、查”职能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纳税评估、专项稽查、重点稽查和税收代理工作力度,完善企业纳税申报制度,确保税收收入及时足额入库。二是强化福利企业退税管理。严格福利企业准入条件审批,切实加强福利企业退税管理。认真清理到期的税收优惠政策,严格税收减免管理,坚决制止和纠正越权减免税收,严厉打击偷骗税行为,依法征管,应收尽收,确保税收收入稳定增长。三是强化非税收入规范化征管。认真落实《曲靖市非税收入征管暂行办法》和全市优化软环境建设的要求,规范非税收入管理,严格收费项目、收费依据、收费标准管理,严格收支两条线管理,逐步实施非税收入国库集中收缴,规范收缴程序,取消执收单位过渡性账户,使所有非税收入直接缴入国库或财政专户;严格非税收入征收考核奖励办法兑现,建立非税收入征管激励约束机制,确保非税收入应收尽收、应缴尽缴,促进财政收入稳步增长。四是研究落实增收政策。认真研究落实中央积极财政政策的具体措施,研究落实新一轮县域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研究落实增值税转型、出口税率调整政策和提高磷矿石资源税征收标准等政策,做好对外商投资企业实行统一的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征收政策的准备工作,加强对公路养路费改燃油税后对地方政府利益影响情况的研究,继续强化对福利企业退税、车船税征管、房地产企业税收一体化征收措施的研究,促进经济优势向财政优势转化。五是强化节支也是增收的理念。牢固树立节支也是增收理念,正确处理扩大内需与过“紧日子”的关系,强化节支措施,严格实行“四个零增长”,即对公务购车用车、会议经费、公务接待费用、出国出境经费等实行零增长;严格控制一般性行政支出和部门一般性项目支出,降低行政成本;严格控制党政机关楼堂馆所建设,积极推进节约型机关建设。
 
       (三)以资金整合为突破,着力促进农村经济加快发展。一是建立财政支农投入增长机制。统筹安排煤焦价格调节基金、耕地占用税和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使用范围,市级财政拟安排资金2.6亿元,主要用于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三农”工作的投入,着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农村基础设施。二是健全完善支农资金整合机制。围绕“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发展”这一目标,以“866”工程和新农村建设规划项目为平台,按照“捆绑使用、统一规划、统筹安排、统一实施、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渠道不乱、用途不变、相互配套、形成合力”的原则,市县联动,上下协调,通过项目计划的编报,在市、县两级对各级各类涉农资金进行整合,优先安排用于全市贫困村的“整体推进”建设和新农村建设。三是建立财政资金激励导向机制。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激励带动作用,按照“农民投入一块、财政投入一块、金融保险投入一块、社会赞助一块、企业支持一块”的办法,市级财政拟安排农业产业化资金10188万元,引导金融保险企业、社会资金、中小企业增加对农业农村的投入,努力形成宽领域、多元化、多渠道的农业产业化投融资格局,加大对农业“十大”产业和到村到户的“1231”工程、农业产业化“127”工程、畜牧“三百”工程建设,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和重大水利工程等建设,促进农村经济加快发展。四是健全完善惠农补贴发放管理体系。进一步完善粮农补贴、粮种补贴、退耕还林折现补贴等各种惠农补贴的管理,借助现代信息网络手段,依托金融机构,实行“一折通”发放直补资金,有效杜绝截留、抵扣直补资金的问题,确保各项财政涉农补贴不折不扣地兑付到农户手中。
 
       (四)以民生保障为重点,着力促进社会事业和谐发展。根据公共服务的层次性,整合各种财政资源,增加对公共服务领域的投入。一是优先支持教育事业发展。全市财政将千方百计筹资5.5亿元,积极争取上级补助资金及时到位,对100万平方米D级中小学危房进行整体化改造,用2年时间完成100万平方米中小学D级危房排危任务,建成20年不落后,50年适用、安全、美观的中小学校舍。采取BT、BOT等模式加快推进职教中心建设。深入实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和免除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政策,进一步提高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水平。扩大特困学生救助基金规模,力争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全面资助。二是大力支持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和就业再就业工作的投入。认真落实提高城乡低保补助水平,按照月人均补差50元的标准,将绝对贫困人口全部纳入农村低保;及时落实增加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政策,人均调整提高115元/月;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关于提高农村五保对象、60年代精减退职人员、农村原大队一级部分离职半脱产干部、享受财政补助的村干部和80岁以上长寿老人、残疾军人的残疾抚恤金、烈属的定期抚恤金、在乡退休红军老战士生活补助标准等政策;研究做好调整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障、工伤保险等社会保险缴费政策的落实。进一步促进企业全面落实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等制度。认真落实减免税费、小额担保贷款财政贴息、职业培训补贴等促进就业的财税政策;扩大下岗失业人员小额贷款规模,支持失业人员自主创业。三是大力支持医疗卫生事业加快发展。扩大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覆盖面,妥善解决关闭破产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医疗保障问题。拟安排2130万元推行新型合作医疗补助资金,建立风险基金,完善基金管理机制,逐步探索城乡基本医疗保险并轨的措施;进一步完善建立农村大病特困救助制度,逐步解决农村因病返贫现象的发生。支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改善农村医疗服务设施,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四是大力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力争用5年时间加固改造和重建100万户农村民居地震安居房,加大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建设力度,落实降低房地产交易环节税收政策,支持首次购买普通住房的居民购房。五是大力支持文化事业发展。进一步加大文化事业投入,多方筹措资金推进市级“三馆一场”建设,加强以城乡公益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支持和引导城乡基层业余文化宣传队、文化重点户、专业户的健康发展,支持历史文化遗产和重点文物保护,促进文化大繁荣、大发展。六是大力支持社会稳定投入。加大对禁毒、防艾、平安曲靖创建等社会稳定事业的投入,妥善安排好基层治保人员、调解人员报酬。完善安全生产投入保障机制,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发生,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五)以提高效益为目的,着力推进各项财政改革。一是认真落实以建立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为主的县级财政体制改革。围绕构建新的省对下一般性转移支付框架和体系,按照引进标准政府概念和实行转移支付绩效考核的要求,研究做好标准政府收入和标准政府支出以及完善转移支付制度建设的各项基础工作,积极争取上级政策支持和财力支持。认真研究扩权强县改革试点方案和有关政策,做好各项基础工作,积极支持扩权强县试点改革。二是积极推进县乡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加快财税库银横向联网工作,扩大公务卡结算改革面,进一步加强和规范财政资金专户管理,逐步将预算单位实有资金账户纳入国库单一账户体系。加强单位经营性资产和财务管理,巩固清理“小金库”成果,建立健全防范“小金库”的长效机制。三是推进“乡财县管乡用”深化改革。按照全面推进“乡财县管”改革工作要求,统一改革模式,加快工作进度,加大工作力度,将“预算县编,帐户统设,票据统管、集中收付、采购统办”的管理工作落到实处。四是扩大绩效评价改革试点。进一步完善预算支出绩效考评指标体系,扩大绩效评价改革试点范围,对社会保障、经济建设、支农、建设贷款贴息等方面的8个财政支出项目进行绩效评价;强化绩效考评结果运用,对绩效评价结果差的部门或项目,将逐步削减财政投入;对绩效评价效果好的部门或项目,逐步增加财政投入,探索推进绩效预算管理模式。五是扩大农村财务代理记账改革试点。全面推行村组集体财务会计委托代理记账改革,建立完善货币资金、资产台账等管理制度,明确村组支出范围、支出标准,分类制定公用经费定额,继续严格实行支出“一支笔”审批制度和财务报销手续,严格控制招待费等开支。六是深化政府采购和投资评审管理改革。扩大政府采购范围,严格采购程序,最大限度地节约采购资金;对财政投资的重点投资项目进行严格的评审管理,对核减的投资金额一律按比例调减财政投资部分或调整项目支出预算。
 
       (六)以强化监管为重点,着力提高依法理财水平。一是强化预算管理。按照建立编制科学、执行严格、监督有力、绩效考评、各环节有机衔接的预算管理机制的新要求,细化预算编制管理,提高年初预算编制的到位率,重点是逐步细化向同级人大报送的预算草案。坚持和完善财政预算执行通报制度,及时将重点项目进展及财政资金的使用情况向同级人大报告,向审计公开,依法接受人大监督。提高预算执行率,将预算执行的主体责任及早落实到各部门,将监督预算执行的责任落实到预算管理和监督机构。逐步构建由公共财政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和社会保障预算组成的有机衔接的财政预算管理体系。二是强化政府性债务管理。严格落实省政府加强政府性债务管理的要求,锁定政府性债务,合理控制债务规模,落实好政府性债务管理机构和职责,建立健全偿债准备金预算制度。尽快拟定化解农村义务教育债务的具体方案,细化明确包括教育、财政等部门的责任和程序,协调配合,共同推进,建立起制止新债的长效机制。三是强化政府投资项目的监管。对政府投资的重点项目,坚持实行“四个一律”监管:对市本级财政投资的重点项目一律纳入前置审计,一律再评审再决算、一律纳入绩效评价管理、一律实行跟踪问效。加大对财政投资的重点项目的评审力度,对核减的投资金额一律进行按比例调减财政投资部分或调整项目支出预算。
 
       2009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关键一年,是建市十周年来面临的困难最大的一年,我们将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和市委三届七次全会精神,按照本会议确定的工作目标任务,勇于创新,锐意进取,全力推进全市财政改革和发展,为建设富裕民主文明开放和谐曲靖做出新的贡献。
 
以上报告,请予审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