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曲靖市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计划执行情况与2012年国民经济和 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发布时间:2015-08-13 16:35:10   索引号:    文号:     来源:市发改委   

关于曲靖市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计划执行情况与2012年国民经济和

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2012221在曲靖市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

第五次会议上

 

曲靖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各位代表:

受市人民政府委托,现将曲靖市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提请会议审查,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国内外经济形势复杂严峻。面对宏观政策趋紧、物价上涨较快、生产要素“瓶颈”制约等困难和挑战,市委、市政府团结带领全市各族人民,按照中央和省的部署,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抢抓机遇,克难攻坚,全力推进农业产业化、新型工业化、城乡一体化和服务业现代化,千方百计降低严重干旱造成的经济损失,保持了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实现了“十二五”良好开局。

全年除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外,其余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均完成或超额完成市三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预期目标。其中,全市生产总值增长13.1%,比计划目标高3.1个百分点;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1%,比计划目标高5.1个百分点;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增长21.9%,比计划目标高9.9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0.6%,比计划目标高2.6个百分点;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5.5%,比计划目标高5.5个百分点;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21.9%,比计划目标高11.9个百分点;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实现计划目标;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82‰(按人口普查基数),实现计划目标;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5%,实现计划目标;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13.3%,比计划目标高3.3个百分点。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4.9%,比计划目标高0.9个百分点。

(一)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全市有效应对旱灾挑战和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经济实现平稳较快增长。市内生产总值实现1209.9亿元,增长13.1%,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225.7亿元,增长8.1%;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647.2亿元,增长17.2%,其中工业完成增加值577.1亿元,增长17.6%;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337亿元,增长8.7%。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8.6∶53.5∶27.9。

(二)农业再获丰收

全面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加大科技推广力度,粮食大灾之年实现连续增产,产量再创历史新高,畜牧业稳步发展,农业基础地位更加稳固。全年粮食播种面积完成896万亩,产粮26.45亿公斤,增长3.9%。收购烟叶424万担,实现产值39.2亿元。中低产田、中低产林改造工作扎实推进。累计转移输出劳动力161万人,转移就业总收入155亿元。

(三)工业发展提质增效

以工业园区建设为平台、载体和抓手,着力破解煤电油运资等要素制约,有效保障工业经济快速发展,工业发展协调性不断增强。全市工业增加值实现577.1亿元,增长17.6%。工业主要产品产量“八增三降”,“八增”即黄磷13.3万吨,增长27.9%;卷烟545.3亿支,增长2.1%;焦炭1041.1万吨,增长1.8%;合成氨63.3万吨,增长20.4%;化肥29.8万吨,增长24.9%;水泥1203.2万吨,增长8.9%;十种有色金属72.8万吨,增长15.9%;生铁172.9万吨,增长33.4%。“三降”即汽车3.9万辆,下降25.9%;原煤4030.8万吨,下降1.6%;发电量346.4亿千瓦时,下降7.7%。

(四)重点项目加快实施

继续加大项目前期工作力度,构建政企、银企合作平台,建立“十二五”重点项目、桥头堡项目储备库,项目资金争取工作取得实效,确保了全市重点项目的加快实施。全市共筹集前期工作经费1.2亿元,争取上级资金20.43亿元,定期召开银企座谈会议,新增项目贷款38.36亿元,确保了水利、电网、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加快实施。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877.7亿元,增长25.1%。

(五)第三产业平稳发展

积极构建扩大内需长效机制,打造新兴商贸城市,成功引进红星美凯龙和法国家乐福等知名企业入驻曲靖,全市商贸、旅游、金融等行业发展较快,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不断增强。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280.8亿元,增长20.6%;实现旅游总收入49.4亿元,增长13.9%;金融机构各项存款、贷款余额分别达1182亿元、733.8亿元,分别增长16.1%、16.5%。

(六)城镇建设取得新进展

积极开展国家级园林城市、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启动保护坝区农田、建设山地城镇试点工作,着力转变城乡用地方式,优化城镇空间布局,全市城乡统筹发展步伐进一步加快。全市城镇化水平达37.6%;珠江源大城市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达61平方公里,城镇化水平达68%。

(七)节能减排取得实效

进一步完善节能减排激励政策、技术标准和管理制度,强化农村环境保护和村镇污染防治,重点发展4个工业循环经济区、5个工业循环经济试点县、30户工业循环经济企业,实施40个重大示范项目,全市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全年分别削减二氧化硫2.5万吨、化学需氧量724.2吨、氨氮153.2吨,万元gdp能耗下降3.5%。

(八)民生进一步改善

千方百计扩大就业,累计提供就业岗位4.2万个,城镇新增就业2.6万人,零就业家庭实现了动态清零,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劳动者合法权益得到维护。城乡保障性住房建设步伐加快,建设保障性住房5.97万套,有效拓展房源、解决低收入群体住房难问题。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现全覆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更加巩固,全市489.3万人参加新农合,累计减免补偿总费用8.1亿元,平均每人次减免补偿72.55元。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让利患者2085万元。救灾救济工作成效明显,全市投入1.8亿元抗旱资金,有效缓解生产生活用水困难。社会保险扩面增容稳步推进,新型农村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覆盖面从富源、师宗扩大到麒麟、沾益、罗平、马龙,同步启动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投入启动资金1064万元。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农民人均纯收入达5035元,比上年增加905元,增长21.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408元,比上年增加2468元, 增长15.5%。

(九)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两基”验收成果进一步巩固提高,中小学校舍安全建设工程扎实推进,全年共排除中小学d级危房30.6万平方米,撤并小学及教学点348个。积极推进中西部特殊教育学校、农村学前教育试点、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等工程建设。市级“五馆一中心”建设稳步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逐步健全,文化产业加快发展。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加快实施,医疗卫生基础设施进一步加强,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等工作位居全省前列。积极稳妥处置了“11.10”私庄煤矿特大煤与瓦斯突出事故,安全生产形势有所好转。

(十)价格监管不断强化

认真落实“米袋子”、“菜篮子”行政首长负责制,建设了一批三级蔬菜直销网点,健全重要商品储备制度,落实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政策。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机制和启动生活补贴与物价上涨联动机制,妥善安排低收入群体的生产生活。全面落实稳定物价、保障市场供给联席会议制度,对粮、油、肉、菜、蛋、奶等主要生活必需品的生产、销售、库存实行周报月分析制度。重点组织涉农、教育、医药卫生等价格检查,规范价格行为,全力做好稳价保供工作,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4.9%。

过去的一年,在十分困难的条件下,取得这样的成绩殊为不易。成绩的取得,是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各项政策措施、坚持科学发展的结果;是市委、市政府克难奋进、有效应对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协有效监督、全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市人民团结一心、奋力拼搏的结果。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发展不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不协调,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压力大;人口、资源、环境矛盾日趋凸显,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任重道远;价格调控、改善民生、维护社会稳定任务繁重等矛盾和问题仍然制约经济社会加速发展,全市保持经济快速增长的基础仍不牢固。我们必须保持清醒头脑,准确把握世界经济发展趋势,抢抓机遇,扎实工作,全力确保全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二、2012年经济社会发展环境分析

2012年经济社会发展有许多有利条件,也存在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

(一)世界经济形势总体上仍将十分严峻复杂,复苏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上升。全球经济活力正在减弱,并且内外部失衡进一步加剧,市场信心近期大幅下降,下行风险逐步增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最新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预测,今年全球经济增长率将降至4%左右,先进经济体增长2%,新兴经济体增长6.1%;亚洲发展中国家将继续保持增长势头,但需要应对高强度的经济过热和通胀压力,经济下行压力加大。

(二)国内经济持续向好发展的基本面没有改变,但经济增长下行压力和物价上涨压力并存。今年是“十二五”规划第二年,全国将进入投资项目集中建设阶段、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相关规划陆续出台、中西部不断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扩大居民消费的政策体系不断完善将有效带动经济快速增长,但刺激性政策逐步退出、出口放缓对工业生产形成压力,劳动力和资源成本上升以及严厉的房地产调控政策将使经济增速放缓,经济下行压力增大。据国家信息中心预测,今年全国经济增长预计增速在8%—9.5%之间。

(三)省内经济发展全面向好、好中求快,但经济发展面临困难较多。中国建设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战略的实施为全省发展带来重大的历史性机遇,省九次党代会明确了今后一段时期云南发展的主题是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云南将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期,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期,扩大对内对外开放的黄金期,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加速推进期。但受人民币升值、出口放缓等不利因素影响,云南省出口竞争力下降,省际间贸易逆差急剧扩大;以原材料为主的工业品价格下降,企业生产难以为继;市场不景气,企业投资需求和愿望下降,经济发展面临的困难较多。

(四)全市经济发展进入重要战略机遇期,但保持经济平稳运行仍面临严峻考验。2012年全市经济发展具有较好的宏观环境、国家战略的有力支持、强大精神动力和良好发展基础。一是具有较好的宏观环境。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了稳中求进的总基调,省九届二次全会提出了云南“稳中求进、好中求快、变中求新”的基本要求,为我市今年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稳定的宏观环境。二是具有国家战略的有力支持。桥头堡建设、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扩大内需、“十二五”规划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机遇,必将成为我市实现跨越发展、率先发展的强大外部动力。三是具有加快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省第九次党代会吹响了全市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的号角,市第四次党代会提出在全省率先发展的要求,全市上下必将形成一种鼓足干劲、争先进位、在新的起点上争创新佳绩的干事创业氛围。四是具有加快发展的良好基础条件。近年来,全市建成了一大批重要基础设施项目、重点民生工程和产业发展项目,蓄积的发展潜力开始逐步释放,发展基础较好。

在看到有利条件的同时,也应认识到,2012年全市经济发展除了受国际国内市场和国家宏观政策调控大环境影响外,还面临着缺煤、缺电、缺水、缺地、缺资、铬渣污染、安全事故、项目不足等不利因素的影响。一是由于全球市场需求不足,全国、全省出口萎缩,我市以原材料产品为主的出口将放缓,出口量下滑。二是全市以矿产资源开发为主的重工业比重较高,生产方式粗放,处于产业链低端,转方式调结构任务艰巨,节能减排、环境保护、安全生产与加快经济发展的矛盾更加凸显。三是全市重大项目前期工作不足,投资缺乏大项目支撑,保持快速增长难度较大。四是受蓄水不足、煤矿安全事故和铬渣污染事件的后续影响,全市经济发展面临水电煤资地等生产要素严重缺乏的困境。

综合分析,加快我市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与不利因素同在,机遇与挑战并存,且机遇大于挑战。全市上下必须充分估计国内外环境的复杂性和严峻性,把思想统一到中央、省对当前经济形势的分析判断和决策部署上来,坚定加快经济发展的信心,以更大的气魄和胆略、更加高昂的斗志和精神、更加务实的作风和举措,把握机遇,攻坚克难,全力推动全市经济实现新跨越。

三、2012年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思路、目标和主要任务

2012年是全面贯彻落实省第九次、市第四次党代会精神的第一年,也是落实“十二五”规划的关键之年,做好今年经济工作,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做好2012年工作的总体思路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省第九次党代会和市第四次党代会、市委四届二次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建设开放包容富裕文明和谐幸福新曲靖”总目标,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奋力跨越为关键,以做强产业、壮大经济实力为重点,以改革开放为动力,以改善民生为根本,坚持又好又快、快字当先、好字当头,着力打基础、调结构、转方式、强产业、兴科教、活机制、强统筹、惠民生、抓安全、建生态、保稳定、促和谐,争当全省农业现代化、新型工业化和建设山地宜居城的排头兵,在科学发展安全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上迈出坚实步伐。

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调控预期目标建议为:

——市内生产总值增长13%以上;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以上;

——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17%以上;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8%以上;

——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15%以上;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2%以上;

——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5%以上;

——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3%以内;

——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6‰以内;

——单位生产总值能耗降低3.5%;

——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控制在104%以内。

为实现上述目标,重点抓好以下十个方面的工作:

(一)促进农业增产、确保农民增收,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一是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出台的粮食直补、良种补贴等各项支农惠农扶持政策,充分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二是切实抓好粮食生产。备足备全农用物资,合理安排大春作物播种期,大力推广农艺抗旱栽培技术,确保粮食播种面积不低于900万亩、产量达285万吨,力争粮食再获丰收。三是大力实施提升农民素质、增加农民收入的“12345”工程。强化农业劳动力培训转移输出,确保农业劳动力掌握适用致富技术;着力抓好农作物高产示范、标准化种养和农产品精深加工等重大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四是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大对农村危旧房改造、环境整治、饮水安全、道路建设、电网改造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着力解决农民饮水、行路、用电和燃料难的问题,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二)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优势产业,增强实体经济发展内生动力

一是加快农业发展步伐,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巩固提升粮油、烤烟、畜牧三大传统产业,发展壮大蔬菜、花卉、魔芋、蚕桑、水产五大优势产业,大力发展以泡核桃为主的木本油料、中药材两大新兴产业,加大农业龙头企业的扶持培育力度,推进优势产业基地建设,积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加快农产品加工业和休闲农业发展,打造农产品品牌,提高农产品市场占有率,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步伐,确保农业增加值增长7%以上。二是着力发展园区经济,促进工业跨越发展。加快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快工业园区发展的决定》,围绕工业园区“三年倍增、五年翻两番”行动计划,建设100万平方米标准厂房,加快工业园区供排水、供电、通讯、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工业园区功能,推动园区项目合理统筹和有序开发,提升现有工业园区的软硬件实力。改造提升卷烟、煤炭、电力、冶金、化工、建材等传统优势产业,大力发展轻工业、装备制造产业,引进发展以硅、锗、镉等材料加工为主的新材料产业,积极培育新能源产业。着力抓好云南冶金集团3000吨/年多晶硅、云南东源煤业集团曲靖铝业有限公司23万吨铝型材加工等一批重大工业项目建设,确保工业增加值增长13%以上。抓好节能减排工作,层层分解落实节能降耗指标,严格实行行政问责和一票否决制度,构健全市节能预测预警信息平台,建设节能指标监测和预警机制,完成单位gdp能耗下降3.5%的目标任务。三是以物流和旅游业为重点,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强化曲靖烟草物流中心、羊尾哨战略装车点等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以小坡万宇商贸城、曲靖琪瑞现代物流商贸中心等项目建设为依托,形成汽配物流、日用品物流、钢材物流等聚集区,辐射带动周边地区发展。以扩大消费为主线,着力抓好农校片区、荷花塘片区、黄家庄旅游文化中心片区等10个品牌商圈建设推进工作。抓好“家电下乡”和“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扶持建设和改造10个配送中心、150个农家店,进一步完善农村现代流通网络,扩大农村消费。推进沾益区珠江源海峰湿地等旅游建设项目,推动滇中经济圈旅游深度合作,加快滇中旅游一体化发展。有效整合文化旅游资源,构建大旅游格局。

(三)扩大投资规模、优化投资结构,有效支撑经济较快增长

一是千方百计扩大投资规模,确保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目标任务完成。进一步加大项目前期工作力度,准确把握国家、省的投资方向和投资重点,科学规划、超前谋划一批大项目、好项目。加大项目前期工作经费投入力度,争取更多的项目前期工作达到完成可行性研究的深度,消除“无前期工作、无建设内容、无项目业主”的“三无”项目。加强与各部门的沟通配合,认真做好项目实施滚动计划,千方百计争取中央、省的支持,形成“投产一批、建设一批、开工一批、储备一批”的良性发展格局。进一步破解融资用地“瓶颈”制约难题,采取有力措施,完善政银企协作机制,积极推进融资平台建设,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承贷能力。支持具备条件的骨干企业通过发行企业债券、股票上市等方式进行直接融资。积极做好用地报批工作,完善相关手续,尽快上报审批。通过制度创新和挖潜存量建设用地,突破全市项目建设用地“瓶颈”制约。切实加快大中型水库、白龙山煤矿、市五馆一中心、沪昆客专长昆段等重大项目建设进度,确保项目如期竣工投产并发挥效益。二是着力优化投资结构,切实提高投资质量和效益。继续加强水利、交通、能源、市政等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支持科技创新、节能环保、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强化“三农”和民生投入,引导更多资金投向中小微型企业。有序推进“十二五”规划确定的重大项目开工建设,提高民间投资、产业项目投资比重,逐步促进投资结构转变。三是进一步强化项目管理。继续实施县(市)区党政主要领导主持召开项目推进会、分管领导深入项目一线协调、职能部门跟踪服务的制度。继续严格实行固定资产总量目标责任制以及定项目、定投资、定速度、定责任领导、定奖惩的重点项目包保责任制,严格重点项目协调推进会议制度和重点项目目标倒逼管理制,不断强化对重点项目的动态管理,着力解决项目建设中的各种困难和问题,探索建立重点项目一线约谈制度,全力推进项目建设。

(四)加大协调力度、保障要素供给,确保经济平稳运行

一是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加快全市煤矿及非煤矿山复产验收工作,使煤矿生产企业尽快复工达产,确保全市工业企业原煤供应。二是抓好“保煤增电”工作,积极争取火电机组发电计划,保证机组满负荷、大方式运行。科学制定计划用电方案,优先保证居民生活和重点企业用电。三是科学分析旱情发展趋势,制定有力应对措施。大力发展和推广工业用水重复利用技术,鼓励企业自筹资金架设管道使用经污水处理厂处理后的中水,发展循环用水系统、蒸汽冷凝水回收再利用技术、外排废水回用技术和“零排放”技术,提高工业企业重复用水利用率。四是充分发挥中石化、中石油主渠道作用,积极争取省公司加大对我市成品油投放量,最大限度地保证企业生产用油。五是充分发挥铁路联席会议平台作用,积极争取铁路部门支持,建立急、险、难客户优先政策,帮助企业解决产品外运出省问题。六是创新融资方式、拓宽融资渠道。以发展股权投资基金为突破口,力争到2012年末,在曲靖市注册的股权投资基金达1支以上,募集资金达2亿元以上。全力推进曲靖市开发投资公司企业债券发行工作,力争发行成功。积极发挥保单融资功能,提高保险资金运用水平。

(五)加大投入力度、夯实发展基础,着力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后劲

一是加快交通项目建设进度。重点做好六沾二线建设扫尾工作和沪昆铁路客专征地拆迁及施工保障工作,推进宣威至普立高速公路建设,力争完成宣威至曲靖高速公路、g85渝昆高速待补至功山段等项目前期工作,争取年内宣威至曲靖高速公路启动建设。二是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在全力抓好18件骨干水源工程、37件小(一)型及100件小(二)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等重点在建项目的基础上,积极抓好已列入西南五省区重点水源工程建设规划、省百件骨干水源工程规划的项目前期工作,年内争取迤北、大坝冲等新建水源工程项目开工建设,全面推进人饮安全、水土保持、干支渠防渗等重点工程。三是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大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快3g网络业务系统建设,全面完成市县乡三级网络覆盖工作,提升信息通信保障能力和服务水平。四是着力建设电力交换枢纽。加快完善区域主干电网体系建设,加速推进城乡电网改造升级,形成较为完善的电力供应网络和电力保障机制。

(六)加强价格监管、强化价格调控,确保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

围绕cpi控制在104%以内的目标任务,全面认真落实中央稳物价的各项措施。一是认真落实“米袋子”、“菜篮子”行政首长负责制和重要商品生产流通储备制度,进一步密切和粮食主产区的联系,积极组织本地粮食企业加大粮食调运力度,增加粮食储备,保证市场粮源充足。建立特殊人群特殊时期粮食购买补偿机制,及时启动生活补贴与物价上涨联动机制。做好价格监督预警工作。进一步健全价格监测、预警和应急机制,加强市场价格监管,严格政府定价和政府指导价的调整。及时掌握与人民群众紧密相连的粮油等价格动态,有效控制价格异常波动。加大对节假日期间和应急救灾期间等重要时段的粮油副食品等群众生活必需品市场价格的监测力度。三是强化价格监管。加强对超市、商场等大型购物场所的价格监管,强化对粮食、食用油的价格检查,严厉打击恶意囤积、哄抬价格的不法行为。四是加强舆论宣传,合理引导消费者心理预期,营造良好的消费环境。

(七)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加快城镇化进程,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一是加快推动城镇上山。严格按照“两保护、两上山、两集中、两统筹”的思路,高起点、高标准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林地保护利用规划、工业园区布局规划进行调整完善,大力推进城镇和产业上山。二是进一步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和市民生活质量。合理布局建设城市道路、公交、公共停车、通信、燃气、绿化、供排水、供电、污水和垃圾无害化处理等配套基础设施,加快推进医疗机构、文化体育设施等公益性服务设施建设,规划建设一批有曲靖文化特色的城市小广场、雕塑群,形成具有独特城市个性、浓厚地域文化特色的城市公共空间,彰显城市特色,提升城市品位。力争中心城区创建为国家级园林城市。三是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充分发挥县域资源和区位优势,因地制宜确定发展思路,加大县域经济考核力度,着力发展特色经济、开放经济、园区经济,加快推进县域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县域经济发展条件,争取每县培育2至3个主导产业。四是着力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根据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确定的功能定位推进发展,促进各层次城市群和各县(市)区有序发展。紧紧抓住国家和省大力推进乌蒙山区、滇桂黔石漠化区等连片特困地区扶贫开发的重大历史机遇,做好会泽、宣威、师宗、罗平国家级片区县扶贫开发规划和238个国家级重点扶持贫困行政村规划,积极争取国家和省支持。

(八)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不断增强发展活力和动力

一是进一步深化行政、国企、投融资体制、资源产品价格、医改等重点领域改革。进一步清理、减少和调整行政审批事项,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探索建立投资项目“一门进、一费清、一章结”服务体系,推进投资项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强调研,做好区域卫生、人才队伍建设规划,优化资源配置,尽快出台《曲靖市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实施方案》,确保“三年重点五项改革”工作目标任务全面完成。继续抓好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工作,抓住有利时机适时推进各县垃圾和污水处理价格定调价工作,促进污水和垃圾处理社会化和企业化运作。督促企业继续完善水价计价方式,大力推进抄表到户工作,提高污水和垃圾处理费用收缴率。积极推进财政、金融体制改革,继续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麒麟区统筹城乡、马龙区扩权强县、宣威省直管县财政等经济体制改革试点工作。二是加快“麒沾马”经济区总体规划编制工作步伐,推动滇中经济区一体化发展。高水平、高起点、高质量规划“麒沾马”经济区的发展,以科学的规划引领曲靖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增强曲靖对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带动作用和对周边地区的辐射作用,加快融入滇中经济区一体化发展。三是努力扩大对外贸易。着力推动特色农产品出口加工、外向型出口加工贸易、冶金化工出口深加工三大出口加工基地建设,引进沿海及中部地区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项目,发展一批加工链长、技术含量高、“两头在外”的加工贸易企业,培育壮大外贸骨干企业群,力争全市有业绩的外贸企业达到40户以上。四是强化招商引资工作。充分发挥曲靖经济开发区升级为国家级开发区以及园区产业聚集的平台作用,组织强有力的队伍,采取“走出去”宣传推介、“请进来”考察洽谈等方式,强力推进园区招商工作,争取带动力强的项目落地曲靖。

(九)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推动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一是大力推进鼓励创业促进就业工作,进一步做好高校毕业生、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就业困难人员的就业援助工作。二是推进社会保障全覆盖,提高参保人员待遇水平,加快农民工、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就业人员、个体工商户、灵活就业人员参保工作。加大各项社会保险扩面和基金征缴力度,确保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保险金和失业人员失业保险金按时足额发放。三是加大保障住房建设力度。完成保障性住房建设69790套(户),其中:廉租房4180套,公租房30000套,农村危改22430户,棚户区改造3000户,经济适用住房3500套,租赁补贴发放6680户。四是优先发展教育。大力发展学前教育,缓解幼儿园大班额问题,学前三年儿童入园率力争达75%。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水平,确保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9.5%以上。提升普通高中办学质量,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完成曲靖市职教中心二期工程建设任务,全面开展订单式培养,确保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0%以上。五是积极繁荣文化事业和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全面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创新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产品生产经营机制,打造艺术精品,做大做强珠江源文化品牌。努力提升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六是完善防灾救灾体系,变被动救灾为主动防灾减灾,积极稳妥安置好受灾群众和困难群体生产生活,筑牢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屏障。

(十)狠抓安全生产、维护社会稳定,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安定和谐的社会环境

一是切实抓好安全生产。加大“一岗双责”落实力度,进一步严格责任、严抓细管、严管重罚。坚定不移地整合资源、上大关小,加快建设标准化骨干矿井。进一步强化县乡村组四级和监管部门的安全监管责任,对失职渎职行为严格追究责任。进一步明确和严格落实矿主的安全生产责任,对违法违规矿主要坚决依法从快从重惩处。进一步发挥安全监管队伍的职能作用,坚持和完善各项制度,着力提高制度执行力。认真落实矿区群众安全生产的权利和责任,提高群众支持安全生产、监督安全生产的意识。二是扎实抓好维稳工作。深入开展群众观点、群众利益、群众工作、群众路线“四群教育”工作,切实帮助解决群众实际困难。突出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三项重点工作,完善“五级联动、三调对接”大调解工作格局,全面推行“以案定补”、“以奖代补”激励机制,完善社会矛盾纠纷化解工作体系。坚持和完善涉诉特困群体执行救助、重大决策稳定风险评估等制度,进一步畅通人民群众诉求表达渠道,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

各位代表,做好今年的各项工作,任务艰巨、使命光荣。我们将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省第九次党代会、市第四次党代会精神,抢抓机遇、乘势而上、真抓实干、加快发展,全面完成各项宏观调控主要预期目标和工作任务,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以上报告,请予审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