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置沿革】
曲靖是云南建制最 早的地区之一。境内的南盘江流域 是人类活动较早的地区之一,留有 旧石器时代人类活动的足迹。春秋 战国时期,曲靖为“靡莫之属”。 秦修“五尺道”,把曲靖与内地紧 密联系起来。西汉元封二年(前 109)置益州郡。三国蜀汉建兴三 年(225),改益州郡为建宁郡, 移庲降都督于今曲靖,统管“南 中”(包括云南全境及川南、黔 西一部)地区。西晋至唐初,先 后设宁州(全国十九州之一,直属 中央王朝)、南宁州、郎州,仍治 味县,近500年一直是“南中”政 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宋大 理国时期,设石城郡于味县。元 至元十三年(1276)设曲靖路总管 府。明洪武十五年(1382)设曲靖 军民府。清初云贵总督曾驻曲靖。 清雍正八年(1730)置迤东道,民 国2年(1913)废曲靖府。民国36 年(1947)设云南省第二区行政督 察专员公署。1950年3月25日设曲 靖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辖曲靖、 沾益、马龙、宣威、平彝、嵩明、 寻甸7个县,11月改称曲靖区专员 公署。1954年,平彝县更名为富 源县;7月,曲靖、宜良两专署合 并为曲靖行政专员公署,共辖曲 靖、沾益、富源、宣威、会泽、寻 甸、马龙、嵩明、路南、宜良、罗 平、师宗、陆良13个县,行署驻曲 靖县。1983年9月撤销曲靖、沾益 两县,成立县级曲靖市,宜良、路 南、嵩明3个县划归昆明市,曲靖地 区辖8县1市。1994年2月18日,国务 院批准宣威撤县设市。1997年5月6日,撤销曲靖地区行政公署,设立 地级曲靖市。原所辖县级曲靖市分 设为麒麟区和沾益县。寻甸回族自 治县于1998年2月8日划归昆明市。 2016年3月,国务院批复沾益撤县设 区,2018年3月,国务院批复马龙撤 县设区。
【行政区划】
2023年年末,曲靖 市辖麒麟、沾益、马龙3个区,宣威 1个县级市和富源、罗平、师宗、 陆良、会泽5个县。全市有137个乡 (镇、街道),其中51个镇,40个 乡(8个民族乡),46个街道。
【人口】
2023年年末,曲靖市户 籍人口676.2万人,比2022年增长 0.28%。总人口性别比110.28(女 性为100)。总户数为208.3万户, 比2022年增长0.15%,户均人口3.2 人。常住人口568.8万人,比2022年 减少1.18%。人口密度每平方千米 197人。
【民族】
2023年年末,曲靖市有 户籍汉族人口617.36万人,占总人 口的91.3%;少数民族人口58.84万 人,占总人口的8.7%。其中,彝族 31.97万人、回族9.28万人、布依族 3.92万人、壮族4.25万人、苗族4.38 万人、水族1.05万人、白族0.99万 人,这7个少数民族人口占少数民族 总人口数的94.9%。
【宗教】
2023年,曲靖市深入开 展“润土培根”工程,以《曲靖宗 教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 究》为课题开展调研,举办“民族 宗教政策法规学习月”活动暨宗教 界代表人士践行“四条标准”思想 教育培训班。围绕党的二十大精 神、全国宗教工作会议精神、宗教 政策法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 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牢中华民 族共同体意识等内容进行集中培 训。对宗教活动场所房屋建筑、 用电用火、防震减灾、卫生防 疫、食品安全等进行综合安全大 检查,维护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 众生命财产安全。
【人文】
曲靖自古人文蔚盛,在 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不同的 文化形态,对推动中华文明的形成 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据曲靖 市富源县大河镇茨托村大河旧石 器时代遗址考古证实,早在距今5 万~3万年,云南早期智人已在滇东 高原繁衍、生息。宣威市格宜镇尖 角洞新石器遗址的发掘,进一步证 实滇东高原是早期人类频繁活动的 区域。麒麟区珠街陡山扁窟坑出土 的炭化稻经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 究所实验室测定为公元前1175±54 年遗存,证实在珠江源头的南北盘 江两岸,曲靖先民已经创造农耕 稻作文明。遍布曲靖各县(市、 区)新石器采集点,说明新石器中 晚期,曲靖已成为先民们劳作、 生产、繁衍的重要区域。公元前4 世纪中叶,随着“蜀身毒道”开 通,曲靖成为内地通往东南亚“南 方丝绸之路”上的重要枢纽,中原 先进农耕文明亦随之传入。到春秋 早期,曲靖的先民创造了高度发达 的青铜文明并一直延续到秦、汉时 期。至战国中晚期,曲靖进入部落 联盟社会,经济较前期发达,农业 与畜牧业、农业与手工业的分工明 确,稻作农业耕种面积广、技术相 对高,金属制造达到相当水平,形 成多元文化因素的早期文明。先秦 时期,曲靖为古滇国、夜郎国势力 交汇区,南盘江流域多为滇文化范围,而北盘江流域则为夜郎文化区 域。秦朝修建北至秦国巴郡、南通 滇国(曲靖)的五尺道,自此,曲 靖成为对内地开放的前沿和内地进 入边疆的重要门户。东晋时期,以 爨琛为代表的爨氏吞并其他大姓, 开始控制称霸南中地区直至唐天宝 年间,开创了中国历史上由家族实 际统治一个地区近500年的先河。 爨文化作为地域文化成为继古滇文 化后的第二个文化高峰期。留存至 今的全国重点保护文物——《爨龙 颜碑》《爨宝子碑》及其他碑刻佐 证了这段历史。明朝建立后,以汉 民族为主体的大量中原民族迁徙曲 靖,实行军屯、民屯,在促进曲靖 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儒家文化也 得到广泛传播。清代设置汛塘制, 进一步推动曲靖经济、文化发展, 会泽的铜矿开采业成为全国之首。 民国时期,曲靖开始建设现代教育 体系。至2023年,曲靖全方位、深 层次、多领域的改革开放使经济、 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 发生深刻变化,实现跨越式发展。
【风俗】
曲靖民间风俗丰富多 样,乡土与生活气息浓郁,涂抹 着鲜明的地域民族色彩,堪称滇 东各民族社会生活与历史文化活 灵活现的动感画面和缩影。境内 汉、彝、回、苗、瑶、壮、水、布 依族等民族的风俗状貌,如传统 节日、民歌、舞蹈、乐奏、戏剧、 游戏、玩乐、灯谜、体育、饮食、 穿戴、婚娶、生育、尊老爱幼、道 德熏陶、教传风习、丧葬礼仪、信 仰、祭祀、成人礼等,既各具个 性、特色,又相互交汇影响。有生 产劳动民俗,如耍水龙、板凳龙; 有日常生活民俗,如小粑粑、烧饵 块;有岁时节日民俗,如二月二、 三月三、踩花山;有人生礼仪,如 度戒;有游艺民俗,如踢打戏、布 衣闹水;有宗教及巫术,如绑山花 子、祭树、祭老人房、祭山等等。
【方言】
曲靖市汉语方言属北方 方言系统西南次方言的一支。语音 方面,“因居山国,音平而缓,间亦 杂入土话”,各县(市、区)大同小 异。突出的差异是会泽、富源、罗 平县没有组声母,只有组声母, 曲靖市会泽县口音与昭通市接近。 师宗县有些词的组声母读为组声 母。陆良县有阴、阳、上、去、入 5个调类,阳平、上声的调值与其他 县差异大。词汇各县(市、区)基本 相同,但又各有一些地域词。各县 (市、区)语法规律大体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