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城市名片 > 正文

爨文化博物馆

2020-04-17 17:44:00   来源:    

“曲靖爨文化博物馆暨曲一中校史馆”位于曲靖一中老校区院内(前身为爨碑亭,由曲一中创始人、首任校长谢显琳先生于1937年把“爨宝子碑”和“段氏与三十七部会盟碑”移置一处,建亭保护,1988年,国家曾拨款维护),2012年9月动工新建,两碑分置,划定保护面积2亩,2013年3月揭牌,2015年10月对外开馆,依托曲靖一中管理。

因两块碑均属国务院1961年颁布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文物局在曲靖一中校园内划定2亩地作为保护区,又称“爨园”,同时也是云南省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在曲靖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及曲靖一中校友的资助下,爨文化博物馆建成集展览陈列、学术研究、对外交流及社科普及为一体的专业性博物馆。

博物馆主体文物自曲靖一中成立以来,先后接待中央领导、汉学专家、国际友人及普通民众逾数十万人次,为宣传曲靖独特文化,增进文化交流与了解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面南背北的博物馆大门上悬有匾额一方,上书“南碑瑰宝”四个大字,初为云南史上名士周钟岳先生所书,现为爨书名家陈正义先生所题。

《爨宝子碑》,全称为《晋故振威将军建宁太守爨府君之墓》,因碑版小于陆良《爨龙颜碑》,故俗称小爨碑。

碑座半圆首长方形,高1.83米,宽0.68米,厚0.21米,碑额题衔五行,每行3字,共15 字;碑文凡13行,每行7至30字不等,共235字;左行书,碑末职官题各13行,每行4字,共52字;总计402字。除碑末行最后一个字残缺外,其余字均清晰可辨。

碑称立于大亨四年乙巳,实际应该是义熙元年,也就是公元405年。碑在清乾隆四十三年已出土,但又湮没。清咸丰二年重新出土并移置城内武侯祠保护。直至清光绪《云南通志》始详记载。

此碑至晚清,才大显于世。康有为先生在《广艺舟双楫》中对爨宝子碑评价极高,称此碑为“正书古石第一”。是研究汉文字和中国书法艺术的宝贵资料,为国内外书法家所重视。

1937年,为欢迎国民政府京滇公路周览团,省教育厅拨款委托原曲靖中学校长谢显琳先生在校内选址建造碑亭,将爨宝子碑从武侯祠迁移至亭内保护。同时还从城内奎阁将《段氏与三十七部会盟碑》一同移至亭内合庋保护。

爨碑亭为庭园式保护设施。园内苍松翠柏环绕着古香古色的碑亭。碑亭正面悬有一匾,为云南名士、石屏袁嘉谷先生手书“爨碑亭”三个鎏金篆字和题写的两边楹联,上联写“奉东晋大亨瑰宝增辉三百字”,下联写“称南滇小爨石碑永寿二千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1961年3月4日,国务院公布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爨宝子碑》、《爨龙颜碑》、《段氏与三十七部会盟碑》同享其荣,赫然列于其中。国家指定文管部门对碑亭进行维修,划定保护范围,制作标记与说明,使这一珍贵的文物得到极为妥善的管理。

《段氏与三十七部会盟碑》又名“石城碑”、“石城盟誓碑”、“大理国段氏与三十七部石城盟誓碑”、“大理国段氏与三十七部石城会盟碑”。现保存在云南省曲靖市第一中学,爨文化博物馆内。
此碑立于大理国段素顺明政三年,即北宋开宝四年(971年),是大理国时代的遗物,于清康熙十八年(1679年)在曲靖市北出土。

此碑面较小,高1.25米,宽0.58米,厚0.61米,分上下两段。碑顶有道光二十九年喻怀信记;碑上段为正文,11行,每行13字,左行,正书;碑的下段是官衔题名,8行,皆人名,行书。此碑行款特殊,正文直行。从左至右,才能读通;上下题记、题名,又需从右至左,才合顺序。全碑共403字,书体行楷,书法敦厚逎劲,历代的书法家对之评价甚高。

碑文记述了大理国主段氏(白族)联合三十七部(彝族)出战滇东一些部落后,于石城(今曲靖市)会盟立誓,并颁赐职赏的情况。此次会盟史籍中并没有记载,是研究大理国和云南当时境内少数民族的历史及大理国职官制度的重要实物资料。此碑在明代时已有著录,后湮没土中,清康熙十八年(1679年)在曲靖城北的旧石城遗址出土,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移至城内保存。

1961年国务院公布段氏与三十七部会盟碑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博物馆院内

博物馆院内

《爨宝子碑》

《爨宝子碑》

院内青石板

《爨宝子碑》原碑文:

晋故振威将军建寜太守爨府君之墓君讳宝子,字宝子,建寜同乐人也。君少禀瓌伟之质,长挺高邈之操,通旷清恪,发自天然,冰絜蕑静,道兼行苇。淳粹之德,戎晋归仁,九皋唱于名响,束帛集于闺庭。抽簪俟驾,朝野咏歌。

州主簿、治中、别驾,举秀才、本郡太守,寜抚氓庶,物物得所。

春秋廿三,寝疾丧官,莫不嗟痛,人百其躬,情恸发中,相与铭诔,休扬令终,永显勿翦。其辞曰:

山岳吐精,海诞陼光。穆穆君侯,震响锵锵。弱冠称仁,咏歌朝乡。

在阴嘉和,处渊流芳。宫宇数刃,循得其墙。馨随风烈,耀与云扬。

鸿渐羽仪,龙腾凤翔。矫翮凌霄,将宾乎王。鸣鸾紫闼,濯缨沧浪。

庶民子来,絷维同响。周遵绊马,曷能赦放。位才之绪,遂居本邦。

志邺方熙,道隆黄裳。当保南岳,不骞不崩。享年不永,一匮始倡。

如何不吊,瀐我贞良。回枪圣姿,影命不长。自非金石,荣枯有常。

幽潜玄穹,携手颜张。至人无想,江湖相忘。于穆不已,肃雍显相。

永维平素,感恸忾慷。林宗没矣,令名遐彰。爰铭斯诔,庶存甘棠。

呜呼哀哉!

太亨四年岁在乙巳四月上恂立

主簿:杨磐 录事:孟慎 西曹:陈勃 都督:文礼

都督:董彻 省事:陈奴 省事:杨贤 书佐:李仂

书佐:刘儿 干吏:任升 干吏:毛礼 小吏:杨利

威仪:王□

《爨宝子碑》释文:

爨氏府君名宝子,字宝子,是建宁同乐县人。他年少时具有美玉般的姿质,年长后又表现出高尚远大的操守,他做人通达开朗,出于天性;人品如冰高洁,像兰贞静。他宽厚仁爱,兼及草木,高尚纯美,众望所归。他犹如鹤鸣深泽,四野为之响应。慕名拜访的人很多,送来的礼品塞了整个屋宇。他不论隐退蛰居,还是受命为官,均会受到朝野内外人们的不同赞扬。正是这样,他做了宁州的主簿、治中、别驾,被举为秀才,最后担任了本郡的太守。他安抚教化百姓,施行各项措施,可算得上是有条有理,各得其所。不幸的是,他才二十三岁,就因病死在任上,僚属和百姓无一不惋惜悲痛,唯愿以自己百死之心来换取他的生命。人们的悲戚发自内心,接二连三前来悼唁,祷祝他的美德远播。希望他永远活在人们心中。

颂词说:

高峻伟岸的山岳孕育着精英,宽广雄阔的大海散发着祥光。

尊敬的君侯啊!降生时你凤鸣锵锵。

你才二十三岁,仁爱便被四方传扬。

你像鹤鸣在阴,和者甚广;你像龙腾于渊,美名流芳。

宫墙虽高数仞,你一样入门升堂,勤学有方。

你的人品如花一样浓烈馥郁,你的才华似白云一样飘逸飞扬。

你是鸿雁志在千里,你是龙凤飞腾高翔。

展翅搏击,直上九霄,你对大晋皇上忠心不二。

在鸾和声中进入朝堂,你也有濯缨沧浪的隐逸思想。

百姓们来拜谒你就如同子女拜谒父母。为了家乡父老你四处收揽贤才。

你知道,如按驭马的做法压制人才,哪能体现出擒和放的道理。

你按等级地位的高下和才能大小,任用僚属,整顿治理着本邦。

你志向远大,事业方兴,但你明哲谦让。

人们祝福你,愿你像南山一样福寿永昌。

可是谁想到,你享年不久,一病而亡。

苍天何不保佑你?反而戕杀人间忠良!

你秉承圣贤的天姿,怎奈生命不能久长。

自然,人的生命不会像金石那样坚强,盛衰死因是固有的现象。

你虽然死了,不论在地府还是在天堂,与你携手往来的是孔子的门徒颜回和子张。

啊!圣贤知命无私,你像鱼类将死把江湖相忘一样,把这个尘世永远遗忘。

人们祭奠你时叹息不已,眼前不时呈现出你的音容笑貌。

人们永远思念你的情意,每想到此,既伤情、悲恸,又慷慨激昂。

你像郭林宗那样,人去了,英名却在身后永远传扬。

于是写下这篇祭文,把它作为百姓怀念父母官的“甘棠”。

唉,多么痛心哀伤!

大亨四年,岁在乙已,四月上旬立。

《爨宝子碑》中的异体字、别体字和假借字,在古碑刻中是最多的,据李根源先生在《景邃堂题跋》指出就有33个之多。

爨宝子是中原文化熏陶出来的人物,深得汉文化正传,他自幼接受儒家教育,而且有很高的造诣,他举秀才、历主簿、治中、别驾,最后达太守之位。可见爨氏家族培养接班人的做法。

碑文一开始说:“君讳宝子,字宝子”,这同魏晋时人们取名是一致的。“孔安国,字安国”、“王思政,字思政”,可见南中爨氏效晋的风气是浓厚的。

《爨宝子碑》的碑文,骈散结合,以骈为主,文辞典雅,古意盎然,颇具六朝绮靡、纤细的文风。全文先略述墓主的经历、修养和治绩,然后采以铭辞,辞皆四言,对仗工整,音韵铿锵,用典古奥。由于爨宝子早逝,碑文所记事不多,但仔细研读,也可从中窥见当时的一些社会、政治情况,为研究爨氏以及整个南中历史提供了宝贵资料。

爨宝子碑的书法是汉隶向楷书过渡的书体典型碑刻,反映了汉字由隶向楷演变过程中一种字体的风格。在晋碑中,无论南碑、北碑并无与之相类的书体,可见宝子碑在书法界的宝贵程度。周钟岳先生称其为“南碑瑰宝”实非过誉之辞。顾峰在《晋爨宝碑贴前言》赞其“结体古朴而奇巧,布局参差有趣致,笔画外柔而内刚,下笔刚健如铁,其姿媚如神女,颇饶篆隶余韵”。康有为先生在《广艺舟双楫》中更是评价其:“朴厚古茂,其姿百出”,为“正书古今第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