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县区动态 > 正文

罗平:科技服务民生 科普点亮生活

2025-09-25 10:11:35   来源:罗平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我宣布,罗平县2025年全国科普月系列活动正式启动!”日前,在罗平县2025年全国科普月活动暨全国科普日启动仪式上,这一宣告将全县科普工作推向了新的高潮。自9月初以“开学第一课”为起点,罗平县已连续组织开展多场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科学普及活动,得到了广大群众的高度认可和热烈响应。

 

今年以来,罗平县科学技术协会紧紧围绕全县中心工作,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及省、市关于科协工作和全民科学素质建设的系列部署,以提升全民科学素质为核心,以服务科技工作者和创新驱动发展为重点,全力抓好各项工作,为罗平县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的科技动力。

时值金秋,一辆科普大篷车再次沿着乡间的蜿蜒山路,驶向乡村学校和部分村社区。车内满载互动展品和各类科普宣传资料,承载着打通科学普及“最后一公里”的梦想,每年近万公里的行驶里程成为梦想成真的生动实践。在罗平,科学不再是遥远而抽象的概念,而成了一场又一场真诚的相向奔赴。

这群来自县科协的工作人员和志愿者,被当地群众亲切地称为“科普轻骑兵”。他们进学校、访社区、走村落,将微观世界的奥秘与智慧农业的火种,播撒到孩子、老人和农户身边。

今年,罗平县在青少年科技教育方面收获颇丰。在省、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罗平学子共斩获科幻绘画一等奖25项,其中一所小学更荣获省级一等奖。这些成绩的背后,是县科协连年举办的7场科技赛事,以及多场书画展览、无人机、创新实验和机器人培训。“孩子们笔下的不只是幻想,更是可以实现的未来。”一位科协工作人员这样说到。

科普活动并不止于青少年。在罗平,科学传播没有年龄界限。诸如“情暖夕阳”“一老一小学知识”等项目,积极动员老党员、老教师加入志愿服务行列,既送去温暖,也传递知识。他们成为社区治理中的“润滑剂”,也是连接几代人的“科学使者”。

尤为引人注目的,是发生在田间地头的“蜂群革命”。今年2月,罗平组织召开了跨越北京、安徽、福建、海南、广东、湖北、四川、云南等 8个省区的科技小院赋能蜂产业高质量发展交流暨养蜂技术培训会,邀请150多位知名专家、企业代表和蜂农共同参与,推动“科技小院”集群建设。越来越多的蜂农开始接触科学养殖方法——这正是“科普轻骑兵”助力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

如何真正打通科学传播的“最后一公里”?罗平选择线上线下同发力。

线下,目前的罗平县科技馆已成为市民家庭周末的热门选择。截至9月中旬,科技馆免费开放156天,举办各类活动29场,吸引参观人次超过2.1万余人。同时,“科普大篷车”完成23场“六进”活动,覆盖上万人,发放科普资料4000余份;线上,“科普罗平”微信公众号半年发布文章207篇,推出抖音短视频21个,以轻松有趣的内容触达更多年轻群体。

所有这些行动的幕后,是一支不断壮大的科技志愿者队伍。他们累计提供服务311小时,党员带头冲在一线,党组织持续强化引领和决策机制,确保科普服务系统、规范地推进。

谈及未来,罗平县科协负责人表示:“科普不是高高在上的说教,而应当可感、可触、可用,真正融入日常生活。”下一步,县科协将继续整合资源,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让科学如春风化雨,滋养罗平的每一个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