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县区动态 > 正文

罗平:秸秆打包“捆草成金”生态离田“变废为宝”

2024-04-26 10:37:18   来源:罗平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临近五月,罗平县秸秆综合利用工作拉开帷幕,油菜秸秆打捆离田现场一派繁忙景象。为进一步提高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罗平县按照“组织服务、打包离田、综合利用”三个全覆盖体系,大力推广秸秆机械化打捆离田,支持和鼓励社会化服务组织参与,对农作物残留秸秆进行回收利用,变废为宝,实现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

在外纳村的油菜地里,机械轰鸣,秸秆打包机进行着打包作业。随着机器走过,地里残留的油菜秸秆,被捡拾起来,收进机器尾部容器内,在挤压捆扎后,变成一个个结结实实的秸秆压块从机器里“吐”出来,随后这些打包好的秸秆被车辆运出了农田。成片的田野瞬间干干净净,村民们再也不用为秸秆处置发愁了。

“秸秆回收解决了我们农户的心病。以前我们的农作物秸秆烧了污染环境,堆放在村里容易腐烂变质,很是为难。现在秸秆打捆离田,不用操心秸秆的处理,对我们下季庄稼有很大的帮助,它不长虫,我们也少操一些冤枉心。”外纳村村民张国辉高兴地说道。

种粮大户刘腾富介绍,原本油菜成熟收割后,废弃的秸秆都是采用就地焚烧,但随着国家出台秸秆禁止焚烧政策后,这些废弃的秸秆成为了他的最大难题。不过,这个难题已经找到了解决方法。

“生态包袱”变“绿色财富”。打捆离田再利用充分捡拾了抛撒散漏的农作物秸秆,减少了秸秆在田间地头的堆积,将从饲料化、肥料化、能源化、基料化等方面进行多途径、多层次的合理利用,不仅可以提高农作物的出苗率,减少病虫害,为群众解决了困难,还可以避免污染和焚烧隐患,实现变废为宝,促进环境质量改善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实现秸秆综合利用、节能环保的双赢。

“今年油菜秸秆离田利用由乡镇(街道)根据本区域作物种植情况、地块现状、机械作业条件等实际情况制定秸秆离田打捆区。主要模式是围绕油菜秸秆粉碎、捡拾、打捆、运输、存储等环节继续培育专业化秸秆收集、储运、处置等规模化农机合作社主体。”罗平县农业环境保护监测站副站长侯英告诉记者,目前共投入大型圆捆捡拾机 20余台,其它机械设备 100余台套,已完成离田秸秆约1万余吨,已进行基料化利用200吨,肥料化利用100多吨,其余的待离田打捆工作全部结束后根据秸秆质量情况分别进行饲料化、燃料化、原料化利用。

罗平县阿岗镇农腾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何猛飞向记者介绍,为更好完成离田利用任务面积,合作社在从技术、机械、人力等环节加大投入的同时引进了大量机械设备。对于粉碎后的秸秆难收集,收集质量差、利用面不广的问题,针对不同型号跨区作业收割机,研制发明了秸秆收集装置,安装在收割机上以后,秸秆收集效果达到了理想的状态,从而提高了秸秆收集的速度、效率及质量。

秸秆“废”变“宝”,美了环境方便了群众。近年来,罗平县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不断夯实举措,大力宣传秸秆禁烧与综合利用政策,帮助群众算好‘经济账’,采取政府引导、企业牵头、农户参与的原则,组织秸秆收储企业做好秸秆离田工作,解决群众犯愁的秸秆处理难题,从源头上杜绝秸秆堆积和焚烧现象,坚持把秸秆还田高效利用作为消除农村火灾隐患、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举措,力争形成秸秆资源化综合利用的长效机制,极大地保护了生态环境,达到了一举多得的效果,让秸秆“秸”尽所能,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共赢的良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