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是曲靖市优化营商环境“提质培优年”,曲靖两级法院围绕全市确定的“全国一流、全省领先”任务目标,接续发力推进优化营商环境三年行动计划走深走实,落实落细“提质培优年”各项工作分解任务,补齐短板弱项、培育特色亮点,全力打造法治化一流营商环境。
围绕“组合拳”接续发力,推动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曲靖中院在全省率先推出“1+4+4+1”+“6”涉企服务保障措施,具体为实施“一评估办法”“四服务保障工作指引”“四法律风险防控提示和诉讼指引”“一案件办理回访监督”,着力打造“六个司法宜商子环境”,形成曲靖法院服务保障企业健康发展工作长效机制,该工作经验受到市委主要领导批示肯定,并被“云南发布”向全省推介。
围绕涉企案件评估制度,着力降低涉诉对企业生产经营影响。研究出台《曲靖法院关于对涉企案件实行生产经营影响评估的实施办法》,明确全市法院在办理一方或双方当事人为企业的各类民事、行政、刑事、执行案件时,在立案、保全、审理、执行和司法公开等各个环节,对企业因涉诉在生产经营中可能受到的影响要进行分析、评估并做出有效防范和处置,将司法活动对企业生产经营的负面影响降至最低。开展涉诉企业生产经营影响评估以来,评估案件18151件,采取“活封”“活扣”等适宜司法措施11454次,努力将司法活动对企业生产经营的负面影响降至最低。
围绕着力打造“六个司法宜商子环境”,为企业发展提供有力司法保障。将优化营商环境的具体目标定位为打造“宜商”环境,即凝聚“人人、事事、时时、处处都是营商环境”的共识和理念,创新举措、担当作为,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做好司法服务和保障企业发展各项工作。一是基于企业和企业家对其人身、财产、投资安全的司法需求,营造充满安全感的社会环境。二是基于企业对不同领域、不同规模、不同所有制市场主体做到一视同仁。三是基于企业对于市场规则、法治规则的稳定性、透明度,针对具体商业活动的判断具有可预测性的司法需求,营造稳定、透明、可预期的经营环境。四是基于企业对诚信可靠的交易环境的司法需求,营造低成本交易环境。五是基于企业对法院解纷效率、解纷方式的司法需求,营造便捷解纷环境。六是基于企业对与法院人员形成真诚互信、清白纯洁、良性互动的交往关系的司法需求,营造“亲”“清”有度有为的服务环境。
围绕深化“一站式”诉讼服务建设,打通服务民营企业“绿色通道”。提升诉讼服务品质,打造优质司法场所,设立涉企案件“绿色通道”,落实诉讼事项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实现“最多跑一次、最好不要跑”。出台10条诉讼服务便民举措,包括“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办成事”、诉服通道“暖人心”、12368“一号办”、网上立案“快办理”、材料收转“全留痕”、法律文书“一键送”、诉讼缴费“多渠道”、诉讼退费“自动退”、生效证明“免提供”、案卷查阅“指尖查”十条具体举措,为包括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的全体诉讼当事人提供智能精准、高效便捷的诉讼服务。
围绕企业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司法“新动能”。2023年以来,曲靖中院筹办全市法院“珠源品牌”地理标志司法保护系列活动,陆续开展“宣威火腿”“潦浒陶”“富源魔芋”“罗平小黄姜”“马龙苹果”“会泽护丰收”“师宗薏仁米”农产品地理标志司法保护系列活动,织密全市知识产权保护之“网”,让地方民族企业在安全稳定可预期的司法保护“土壤”中逐渐孕育成熟,曲靖法院“珠源品牌”地理标志司法保护系列活动之“宣威火腿”司法保护活动被最高人民法院机关报《人民法院报》整版报道,其他活动也在开展后第一时间受到省高院等媒体公众号的转载报道,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