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作开展总体情况
市能源局高度重视民营经济工作,认真谋划、主动作为,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部署要求,着力破除民营企业参与市场竞争隐形壁垒,扎实抓好民营经济各项工作,努力为民营经济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为全市民营经济发展作出积极贡献。1—9月,全市能源工业增加值211.29亿元、增长16.2%,拉动全市工业增长4.6个百分点,贡献率达42%。其中,生产原煤2711万吨、增长24.9%,生产洗煤798万吨、增长6.7%,实现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增加值112.59亿元、增长9.4%;发电量265.6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1.4%,全社会用电量261.93亿千瓦时、增长0.14%,实现电力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98.7亿元、增长25.7%。能源行业固定资产投资190亿元、增长52%,是全市工业增长、工业投资的第一动力。2023年全年预计生产原煤3000万吨以上,力争能源工业增加值增长12%以上,完成能源固定资产投资249亿元、增长20%以上。
二、政策措施及实施情况
(一)全力抓牢煤矿安全生产。始终把煤矿安全生产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来抓,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市关于安全生产的部署要求,扎实抓好“安全稳定建设年”工作,深入实施“310”工程煤矿安全生产整治专项行动。抓实督导帮扶反馈问题整改,全面开展煤矿安全“体检”,严格落实分级分类监管,深入开展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2023行动,全面开展隐蔽致灾因素普查,优化专业矿山救护队伍建设,加快推进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鉴定,突出抓好瓦斯超限专项整治,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安全执法罚款,全部由律师顾问依法依规审查,不存在选择性执法、以罚代管、市场竞争隐形壁垒的问题,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二)安全有序释放煤炭产能。逐矿分析研判,成立工作专班,积极协调53个煤矿采矿证手续办理,目前,13个煤矿已办理采矿证延期手续,16个已过期煤矿采矿证正在积极办理,正帮助24个采矿证即将到期煤矿完善采矿许可证延期手续报件,确保煤矿稳产达产,最大限度释放煤炭产能。截至目前,全市113个煤矿复产60个、复建23个,复工复产进度比去年同期显著加快。
(三)加快新能源项目建设。积极争取新能源项目指标,制定加快电网规划建设14条措施、加快光伏发电发展指导意见等,因地制宜,分类处置,探索实践全租金模式、全电价优惠模式、租金+电价优惠模式、条件置换模式、乡村振兴模式5种模式推进新能源建设。强化要素支撑和服务保障,协调加快项目手续办理、接网工程和并网消纳,394万千瓦的16个风电项目完成并网发电177.625万千瓦,542.4万千瓦的49个集中式光伏项目完成组件安装122.198万千瓦、并网86.6万千瓦,39.7万千瓦的3个整县屋顶分布式光伏试点项目完成组件安装16.112万千瓦、并网7.769万千瓦,全市新能源在建规模、建成规模和并网规模均位列全省第一。
(四)全力保障电力稳定供应。制定2023年电煤保供方案,将任务细化分解到季、到月,到县、到乡镇、到煤矿,调整充实工作专班,定期分析研判,坚持日调度、周通报、旬问效、月考核,强化供煤全过程管理、煤炭生产信息化监管、煤炭流通管控,健全激励、约谈、惩戒机制,督促煤矿严格落实电煤购销合同,督促火电企业拓宽电煤采购渠道,全力保障电煤稳定供应。截至10月26日,供应电煤1189.99万吨、同比增长77.77%,存煤110.11万吨、同比增长76.86%。省下达曲靖市2023年电煤保供任务1076万吨、完成761.07万吨、履约率70.73%。同时,成立电力负荷管理调度专班,持续跟进电力供需形势,积极向省级争取用电支持,优化电网运行方式,全力保障民营企业用电。
(五)不断优化电力营商环境。不断提升供电服务能力和水平,努力营造良好的电力营商环境,提升曲靖市“获得电力”工作指标。精简用电报装环节及资料。严格执行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优化后的高压客户业扩报装3个环节,低压客户业扩报装2个环节,简化客户办电资料,居民客户最多2种资料,非居民客户最多3种资料;优化工作机制压缩办电时间。用户接电等待周期由45天下降至6天,对具备装表条件的用户当日报装、当日接电,实现“一日通”;深化延伸投资界面降低用电成本。重点对工业园区、经济开发区等区域开展延伸,低压致力于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实施“全覆盖”延伸,惠及曲靖地区广大低压用户。重点关注小微企业由传统的高压供电改为低压供电,投资至电能表,并安排专人跟踪负责,提升其接电便利性。
(六)全力培育“四上”企业。深入实施“四上”企业培育三年行动计划,紧盯重点产业、重点项目,全面落实培育政策措施,加强协调联动和服务保障,加大对“小升规”重点企业的支持力度,加快规上能源企业培育,以更大力度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截至目前,培育规上能源企业6户、累计达212户,力争10月底完成今年剩余6户的培育任务。
三、下步措施
坚决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市部署要求,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推动煤矿安全生产形势平稳向好、能源稳定供应、能源经济平稳运行,为发展壮大全市民营经济作出积极贡献。
(一)加强统筹调度。坚持重点工作专班推进,充分发挥电煤保供、煤矿手续办理、煤炭增产增供、新能源开发建设等工作专班作用,一周一调度新能源项目建设,一月一推进煤矿手续办理,“一日一调度、十天一通报、一月一考核”电煤保供工作,为企业提供全流程指导、“保姆式”服务,推动项目加快建设进度,促进早落地、早投产、早见效。
(二)持续深化煤矿整治和升级改造。加强对已复产复建煤矿和今年拟验收投产煤矿的指导服务,协调加快煤矿手续办理,安全有序推进复工复产,指导优化采掘接续,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依法依规组织生产建设,最大限度释放煤炭产能,力争全年生产原煤3000万吨以上。
(三)抓牢抓实电煤保供。强化责任落实和统筹调度,充分发挥电煤保供专班和部门协调联动作用,持续强化电煤中长期合同履约监管,严格执行日调度、通报约谈、联合惩戒等制度,督促指导煤矿企业和火电企业切实抓好生产、履行合同、落实储煤任务,提高火电机组开机能力和出力负荷,确保电厂安全稳定生产和可靠供电。
(四)加快新能源项目建设。建立全市光伏项目“一张图”“一个库”,做好资源储备,形成“成熟一批、建设一批”分批次滚动开发的良好局面。强化统筹协调服务,持续优化项目设计方案,做实做细项目前期,推行新能源并网“一站式”办理,启用南网在线等信息系统、修编印发并网服务指南、采取云南电网公司“一个窗口”对外,统一由云南电网公司接受并网申请、启动并网工作,避免新能源业主多头对接,实现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间、减跑动,争取更多项目尽快投产投运,力争全年新增新能源装机350万千瓦。
(五)加快能源重大项目建设。不断完善市内天然气网络及基础设施,强化目标管理、工期倒逼、要素保障,加快推进“东干线”宣威—泸西支线等项目建设。加强电力电网项目建设,加大重大项目用地、林地、环评等要素保障协调力度,加快推进500千伏西山(麒麟)变、煤矿“双电源、双回路”安全改造等项目建设。同时,统筹抓好电力调度和能效管理,增强供电保障能力。
(六)加强规上企业培育工作。紧盯煤炭开采和洗选产业,帮助协调加快手续办理和项目建设进度,推动竣工验收并转入生产的煤矿规下企业及时转为规上企业,确保符合条件的煤炭洗选企业全部升规纳统。紧盯电力电网、新能源等重点产业,聚焦重点项目,持续优化项目设计方案,强化要素保障,做实做细项目前期,加强项目全过程管理,确保当年竣工的重点项目及时纳入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库。强化规模以上能源企业跟踪监测,帮助有退规风险的企业保留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序列。加强分级分类指导,对受政策、资金等要素制约的停产减产企业,实行“一企一策”,逐一研判分析,帮助解决存在困难问题。
(七)守牢安全生产底线。牢固树立“保安全”就是“保供应”的理念,扎实抓好“安全稳定建设年”工作,大力实施煤矿安全生产整治专项行动,强化煤矿安全“体检”、隐患排查治理和重大灾害防治,坚决守牢煤矿安全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