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清廉学校”创建以来,宣威市以问题为导向, 围绕清明政风、清净校风、清正教风、清新学风四大教育目标,集成清廉思想、清廉制度、清廉规则、清廉纪律、清廉文化等要素,统筹推进校园润廉、干部勤廉、教师清廉、学生崇廉、家庭守廉“五廉一体”工程,以“崇清敬廉”为主题,以党员、干部、师生和家长为对象,以传播清廉价值理念为核心,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进一步压实市教体局、乡(镇、街道)中心学校、中小学校、中小学校下设部门(班、级) “四级联动”机制和“清廉学校”建设主体责任,抓住校级领导、校级部门(班级)负责人等关键少数,紧盯容易滋生腐败的重点岗位、重点人群,大力推进“树清风正气,建廉洁校园”活动,以校风教风学风和师德师风建设为载体,推进“阳光校园”“清廉课堂”建设,通过开展师德教育、讲好师德故事以及师德满意度测评等活动,聚焦重点、准确把脉、精准施策,推动教体系统政治生态修复净化向纵深发展,向农村中小学校延伸,向后勤管理、招生改革、课后服务、“五项管理”等全方位、全领域深化,推进“清廉学校”建设,守护立德树人的“绿水青山”。“清廉学校”建设初见成效,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得到进一步落实,全市师生以清为美、以廉为荣的价值取向得到进一步强化。2021年创建“清廉学校”示范校76所,其中曲靖市级示范校13所,市直学校5所,乡(镇、街道)8所;宣威市级63所,29个乡(镇、街道)中每个乡(镇、街道)均有1所示范校。形成了市乡(镇、街道) 有中小学“清廉学校”示范学校,村级完小有学习借鉴榜样,中小学校有相互学习提高、共同进步的交流平台的“清廉学校”创建新格局。
营造“清廉学校”氛围,校园清廉文化进一步提升。按照“一年示范带动、三年深化推进、五年全面提升”的目标,三年内推动并深化全市教体系统清廉学校建设,五年全面提升清廉学校建设。结合校园文化基础设施建设, 设立校园清廉文化馆(室)、长廊、橱窗等宣教设施,大力挖掘红色资源、诚信故事、清廉元素,创建廉洁文化主题景观和宣教阵地,深入推进“清廉文化”进校园,进一步优化校园文化的内涵,提升校园文化的品位。一是成立领导小组,召开动员会议,明确创建“清廉学校”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确保全市中小学校广泛参到“清廉学校”推进深化和全面提升工作中。2022年3月,宣威全市570所中小学校全面启动“清廉学校”创建工作。二是利用升旗、主题班会队会等活动,在校园内外发起信守“清廉”之约,扬起“清廉之帆”的廉洁自律倡议书,组织开展童心绘廉洁,清风润校园的美术作品征集、诲人不倦守清廉,练字练心抒情怀粉笔字展,通过开展系列廉洁主题活动,推进廉洁文化进校园,使“廉洁文化进校园”教育活动渗透到教育、教学、管理的各个领域,深入到全体师生员工。开展“敬廉崇洁”教育,宣传“清廉学校”建设的目的意义,通过“小手拉大手”等形式,向师生发出“廉洁律己·全家幸福”倡议书,学生家长做出家庭廉洁承诺,进一步强化了清朗家风建设。三是通过制作廉政警句宣传牌,利用宣传橱窗、班级黑板报等载体进行学习宣传,在宣传橱窗和黑板报中开设专栏,营造良好的学习宣传氛围。四是利用教职员工例会、座谈会、专题培训会, 通过观看警示教育片,强化‘守初心、守规矩、守底线’ 教育,使校级领导、中层干部及教职员工能够清清楚楚做事,明明白白管理,从而更好地规范教育、管理、服务等各个环节的工作标准和工作要求,有效降低了“风险”, 提高了“效率”。四是开展系列廉洁主题活动,形成“以清为美,以廉为荣”的价值取向,推进廉洁文化进校园, 使“廉洁文化进校园”教育活动渗透到教育、教学、管理的各个领域,校园润廉、干部勤廉、教师清廉、学生崇廉、家庭守廉“五廉一体”工程得到进一步延伸,为全市教育体育高质量发展提供风清气正的育人新环境。
对标对表,全面推进“清廉学校”建设。按照《曲靖市清廉学校示范校量化考核评估细则(试行)》要求,从组织领导、制度建设、文化建设、“五清”建设(行风清明、校风清净、教风清正、学风清新、家风清朗)四方面要求,对照8条创建标准推进“清廉学校”建设。一是设立廉洁文化建设组织机构。宣威市教体局成立“清廉学校” 创建小组,制定创建工作实施方案,各中小学校成立相应的“清廉学校”创建机构。县、乡、村中小学校均做到了有组织、有领导、有分工、有职责,同时制定切实身行的活动方案,开展系列活动。二是抓好校务公开,接受群众监督。对社会、家长所关心的招生、收费、“五项管理” 等制度,在学校公示栏进行公开。对教职工所关心的人事晋职、评先评优、财务等情况,通过校内公示栏、教职工会议等方式及时公开。三是开展“廉洁从教”活动。加强教职工思想道德建设,进一步增强事业心和责任感。立足本职工作,将廉洁文化教育贯穿到日常的教育活动中,以实际行动做到“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全市15000余名教师签订师德承诺书,承诺遵守师德,教书育人、遵守法纪。中小学校从管理文化、师德教风、学生德育、学风、教风等方面入手,开展校园廉洁文化排查,更新校园文化内容,增强“清廉学校”文化因素。通过开展“清廉学校”主题实践活动,利用校园生活中的大小事件,引导学生从具体事情做起,从一言一行做起,培养良好的廉洁意识。
“清廉学校”建设全员化,廉政工作无死角。全市中小学校将反腐倡廉教育面向全社会,开展以“小手拉大手,廉洁进我家”为主题的教育活动。利用家长学校,通过校园微信群、QQ群等媒介,向学生家长宣传“清廉学校”建设内容,加强家校沟通,达成清廉教育共识,努力营造“崇廉、奉廉、赞廉”的文化氛围。把思想教育,纪律教育与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法制教育相结合,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培养和引导让全体师生从日常的生活小事做起,引导广大师生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加强对廉洁文化内容的认同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培养廉洁自律的高尚情操。
“小微权力”运行清单化,规范办事行为。宣威结合中小学校工作实际,在全市中小学校推行小微权力运行清单化,以岗位廉政风险防控清单为抓手,深化阳光工程建设,聚焦招生、招聘、招标、财务管理、食堂管理、教师职称评聘、绩效工资分配等重点领域、重要岗位、关键环节,对议事决策、权力运行、工作流程、岗位履职、纪律作风等方面廉政风险开展排查防控,列出了学校管理层、班主任以及任课教师各自行使的小微权力,并对岗位廉政风险防控体系画出清晰的示意图,对中层干部选拔任用、教师岗位聘任、教职工奖励性绩效工资分配、学校各工程项目管理、学校物资采购等小微权力分别画出管理流程图,明确管控要点和管控措施,让每一项权力的行使都有章可循、有据可依,提高办事效率,明确监督监管,化解风险。
严格党内政治生活,严肃执纪问责。坚持标本兼治,把监督执纪“四种形态”与从严治党紧密结合起来。一是“监督执纪问责”。对教体系统近年出现的酒驾、赌博等违纪违法行为,进行党纪政纪问责,真正实现监督执纪问责的日常化。把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落到实处、落到细微,让不正之风无处藏身。二是从“关键少数”向“绝大多数”延伸。在紧盯极少数违纪违法的党员领导干部的同时,通过“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活动教育5000多党员教师要懂规矩、讲规矩、守规矩。让教师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用党纪党规约束党员教师的行为,把全面从严治党融入日常,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真正管住“绝大多数”,实现教体系统的全面从严治党。从“启蒙·感召”入手,以“崇廉尚洁、诚信守法”为主题,在学生中广泛开展廉洁教育“四个一”活动(出好一期廉洁黑板报,开好一次廉洁班会,讲述一个廉洁故事, 举行一次廉洁演讲会),开展廉洁教育和廉洁文化创建活动。三是聚焦招标采购、招生录取、违规兼职以及师德师风等问题,深入开展教体系统纪律作风自查自纠专项行动和师德师风专项整治,让教职工心灵受触动,思想受冼礼,构建了“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有效机制,强化了标本兼治的途径,营造了良好校园政治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