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15 春城之邀”云南生物多样性保护系列新闻发布会·昭通、曲靖专场发布会

2021-09-26 15:00:00   来源:云南省网上新闻发布厅   

发布会现场

9月26日下午,COP15云南省筹备办在海埂会堂召开“COP15 春城之邀”云南生物多样性保护系列新闻发布会·昭通、曲靖专场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

云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对外新闻处处长宗霞主持发布会

云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对外新闻处处长 宗霞:

女士们、先生们,新闻界的记者朋友们:

大家下午好!

为做好2020年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大会宣传工作,为大会在云南顺利召开营造良好氛围,我们召开“COP15 春城之邀”云南生物多样性保护系列新闻发布会,向大家全面介绍和展示云南生物多样性的相关情况。今天,我们继续召开系列新闻发布会第八场——昭通、曲靖专场发布会,邀请相关负责同志介绍昭通市和曲靖市生物多样性保护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首先,我向大家介绍出席今天发布会的发布人,他们是:

昭通市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副市长王东锋先生;

曲靖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杨蔚玲女士;

昭通市林业和草原局党组书记、局长谭德勇先生;

曲靖市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栾云春先生。

参加今天新闻发布会的有中央驻滇、香港驻滇和云南省内各新闻媒体的记者朋友,欢迎大家的光临!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共有三项议程,下面,我们依次进行。

首先,有请昭通市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副市长王东锋先生发布新闻。

昭通市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副市长王东锋发布新闻

昭通市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副市长 王东锋:

女士们、先生们,新闻界的朋友们:

大家下午好!

非常高兴在这里和大家见面,受市委郭大进书记、市政府朱家伟市长的委托,我谨代表昭通市委、市政府对即将在昆明召开的《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表示热烈祝贺。同时,也衷心感谢大家长期以来对昭通的关心、关注和支持,衷心感谢省筹备办为我们搭建了这样一个重要平台,让我们宣传昭通、推介昭通!磅礴乌蒙,大美昭通欢迎您!根据发布会安排,我向各位通报昭通市在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方面的开展情况。

昭通在全省乃至全国生态区位十分突出,是长江上游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市内最高海拔4041米,最低海拔267米,在2.3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涵盖了南亚热带、中亚热带、北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和寒温带6种气候类型。特殊的气候条件和地理位置,孕育了昭通种类繁多的动植物,形成了极为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全市共有脊椎动物671种,约占全国总数的11%,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65种,国家Ⅰ级保护哺乳动物有豹、云豹、林麝3种,鸟类有黑颈鹤、金雕、白尾海雕、白肩雕、黑鹳、四川山鹧鸪6种,黑颈鹤是我市的明星物种,去年到我市越冬的黑颈鹤数量高达1900多只,约占世界黑颈鹤总数的六分之一,创历史最高纪录。全市共有木本高等植物457属、1025种,约占全国木本高等植物属总数的12%,其中国家Ⅰ级保护植物有巧家五针松、攀枝花苏铁、银杏、珙桐、南方红豆杉、水杉、光叶珙桐7种,巧家五针松为我市独有,被誉为“植物界的大熊猫”。另外,昭通竹资源丰富,有竹类13属66种,属于全国首次发现并命名的就有18种,天然筇竹面积占全国的比重高达83.3%。

近年来,昭通市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决策部署,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统筹推进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还草还湿、自然保护地保护建设、野生动植物保护等各项工作,持续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安全屏障,为云南生物多样性保护作出积极贡献。

一是森林资源保护全面加强。“十三五”期间,坚持优存量、扩增量、提质量,深入开展国土绿化行动,累计完成营造林526.69万亩,全市森林覆盖率提高12.2个百分点,达到47.2%。深化国有林场改革,理顺管理体制机制,严厉查处破坏森林资源案件,严格林木采伐管理,森林资源保护能力和水平全面提升。

二是自然保护地建设成效明显。始终把自然保护地建设工作作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途径,积极推进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工作。自1980年建立第一个自然保护区以来,全市已建立各类自然保护地23个,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5个。全市自然保护地总面积16.59万公顷,占全市国土面积的7.39%,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区域基本纳入了各类自然保护地保护范围,形成了布局合理、类型齐全的自然保护地大格局。

三是湿地建设和管理扎实推进。制定出台《加强湿地保护管理工作的意见》《昭通市湿地保护修复工作方案》,为湿地的保护和修复提供坚实的制度基础。制定湿地认定地方标准及办法,认真组织湿地认定各项工作,全市认定并公布一般湿地名录120处、湿地保护小区66处,湿地面积3.61万公顷,其中自然湿地2.29万公顷、人工湿地1.32万公顷。

四是水生态环境保护有力有序。制定实施《昭通市城市河道管理条例》,有序推动城市河道科学治理、依法管理、合理保护,不断提升城市河道生态环境质量。成功创建全国首批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城市,投资20.6亿元的16类工程项目全面完成,中心城市实现污水管网全覆盖。认真落实河长制,全市2618名河长全面到位,累计巡河15万人次。创新开展“一个U盘下达河长令”,推进以固体废物清理、面源污染防治、水域岸线保护、水生态修复为重点的“清水行动”,重要江河湖库水功能区水质全达标,393条大小河流保持一江清水出昭通。

五是物种名录不断丰富。认真做好生物资源调查和编目工作,积累了大量的物种调查数据,及时准确掌握了资源本底信息和动态变化。先后完成昭通市北部片区综合科学考察、云南大山包黑颈鹤自然保护区综合科学考察、云南昭通北部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区系研究、巧家五针松近地保护移植保护调查,以及第二次湿地资源调查、第二次陆生野生动物资源调查、第二次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资源调查,截至目前,市域范围内累计发现新物种4种,分别是巧家五针松、威信小檗、乌蒙巨苔、钱氏钩虾。特别是针对珍稀野生动植物作了大量的专项调查和研究,例如,乌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范围内的筇竹、野生毛竹等植物,开展了分布区域、范围及规模的专项调查,编制完成《筇竹资源调查报告》《野生毛竹调查报告》;药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保护区范围内的一级保护植物珙桐、巧家五针松、南方红豆杉等植物,开展了植物植被群落样地调查,以及气象、水文、土壤等环境要素监测。

六是极小种群物种得到有力拯救和保护。系统开展极小种群物种拯救和保护工作,有力保护了极小种群物种,濒临灭绝的野生动植物种类逐步恢复。例如,有“植物界的大熊猫”之称的原生巧家五针松只有34株,经过多年的近地保护和迁地保护研究,已实现人工繁育近7000株,保存幼苗幼树5000余株,今年8月10日首次在昆明植物园结实,标志着巧家五针松迁地保护迈出了历史性的一步。昭通的明星物种黑颈鹤同样是我市的重点保护对象,通过实施一系列生态修复项目,为黑颈鹤提供了更好的栖息地环境。监测数据显示,黑颈鹤种群呈现稳定增长趋势,去年到大山包湿地公园越冬栖息的黑颈鹤种群数量超过了1700多只。

七是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保护区建设深入推进。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赤水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重要批示精神,达成流域生态文明建设“昭通共识”,全面实施“九大攻坚行动”,17座水电站全部拆除,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实现流域乡镇全覆盖,复垦复绿土地面积353万平方米,长江上游赤水河流域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积极开展增殖放流活动,持续修复水生生物多样性,“十三五”以来,累计组织在金沙江、赤水河、横江等重点水域放流长江鲟、胭脂鱼、鲢鱼等鱼类近500万尾,有效改善重点水域渔业生态环境。扎实推进长江“十年禁渔”有关工作,全面加强渔政执法检查,落实日常巡查、重点蹲守、线索移交、联查共处等制度,查处了一批违法违规捕捞案件,全力斩断非法捕捞、运输、销售的地下产业链。

各位新闻媒体的朋友们,经过昭通各级各部门和社会各界人士的长期不懈努力,我市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下一步,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紧扣省委、省政府现场办公会赋予昭通的“三个定位”“四篇文章”,以《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为契机,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关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各项决策部署,全力守护昭通生物多样性物种基因宝库,确保到2025 年实现90%以上的重要生态系统得到有效保护,国家重点野生动植物受保护率达 90%以上,更好地向全社会展示昭通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全民共保共享的生物多样性美好画卷。

谢谢大家!

宗霞:

感谢王东锋副市长的发布。下面,有请曲靖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杨蔚玲女士发布新闻。

曲靖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杨蔚玲发布新闻

曲靖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杨蔚玲:

女士们、先生们,新闻界的朋友们:

大家下午好!

首先,感谢各位新闻界的朋友和社会各界一直以来对曲靖市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的关注、关心和大力帮助支持。在《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COP15)即将在昆明召开之际,我谨代表市委李文荣书记、李石松市长向大家介绍一下曲靖市生物多样性的有关情况。并就主办方搭建的平台向大家介绍一下曲靖市生物多样性的相关情况,也希望借助在座新闻界的朋友,让世界了解一个生态优美、生物多样的美丽曲靖。

一、曲靖市生物多样性现状

曲靖素有“鱼的故乡”之称,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早期鱼类栖息和繁衍的天堂,当今世界上已发现的绝大多数古生代鱼类几乎都能在曲靖找到踪迹。按照生物学研究的成果,所有的陆地脊椎动物(四足动物),包括我们人类在内,都是从肉鳍鱼类演化而来。4亿多年前,曲靖地处赤道附近的滨海环境,繁衍了地球上最早出现的肉鳍鱼类,曲靖因此被国际学术界公认为“4亿年前人类远祖的发祥地”。曲靖市地貌类型、区域气候、土壤、森林植被类型呈多样化特点,孕育了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及生物资源。目前,曲靖市已成为《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2011-2030年)确定的内陆陆地和水域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当中“中南西部山地丘陵区”的重点保护对象,区域内动植物种类繁多,有种子植物199科、药用植物406种、食用植物108种、工业用植物236种、脊椎动物298种,其中,树蕨、野茶花、木兰、辣子树等国家重点保护植物36种,大灵猫、猕猴、金猫、班羚等国家重点保护动物50种。

我们都知道,划建自然保护地、实施就地保护是生物多样性保护最有效的手段之一。目前,曲靖市共有39个自然保护地,占全市国土面积的12.66%,包括22个自然保护区、6个森林公园、7个风景名胜区、1个湿地公园、1个地质公园、1个沙漠公园、1个水利风景区。曲靖市自然保护区共分布珍稀濒危野生动物28科62种,其中,有黑颈鹤、黑鹳等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3种,有穿山甲、猕猴、灰鹤、岩羊、大灵猫、水獭、林麝等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49种;共分布珍稀濒危野生植物17科20种,其中,有桫椤、贵州苏铁等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3种,有黄杉、松茸、红椿、金毛狗、海菜花等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17种。

二、曲靖市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措施

“十三五”以来,曲靖市认真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和省委、省政府有关决策部署,坚持把生物多样性保护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抓紧抓实。主要采取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具体措施:

(一)坚持规划引领创新保护。建立曲靖市生物多样性保护联席会议制度,出台《曲靖市生物多样性保护实施方案(2014-2020年)》《曲靖市贯彻落实〈云南省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2012-2030年)三年实施方案〉的实施意见》《曲靖市贯彻落实〈云南省争当生物多样性保护排头兵“六个一行动”实施方案〉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措施,设立生物多样性保护专项资金。

(二)建立完善生物多样性保护相关法律法规。出台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加强金沙江曲靖段水生生物保护工作等相关文件,颁布实施《云南会泽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曲靖市会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曲靖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条例》等法规。

(三)夯实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基础。建立水生动植物自然保护区、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湿地保护小区和其他保护地,加强迁地保护体系建设,建设珍稀濒危药用野生植物繁育和生产基地,建成长江、珠江水系珍稀土著鱼驯养繁育基地2个。划定全市生态保护红线面积6302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21.78%,森林覆盖率50.1%。组织开展湿地资源保护工作,目前全市湿地保护率为46.89%,自然湿地保护率为30.68%。

(四)持续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监管。组织实施“绿盾2019”“绿盾2020”自然保护地强化监督工作,实施各级自然保护区人类活动遥感监测核查及问题整改,开展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成效评估。目前,“绿盾”问题台账共183个,已完成整改182个,完成整改率为99.5%。健全水生生物保护执法监管体制,坚决清理取缔“三无”船舶,依法严厉打击非法捕捞行为。加大农产品样品抽检力度,强化农作物种子市场监督管理。

(五)不断筑牢生物安全屏障。开展生物多样性基础调查评估,建立农业转基因执法监管查办案件月报制度,严格农业转基因抽样送检制度,建立农业转基因加工许可证核查配合制度,加强栽培作物、饲养动物野生型和近缘种就地保护,加强有害生物及外来入侵物种的警惕与预防。

(六)推动生物多样性可持续利用。开展农业生物多样性传统资源调查评估,制定生物产业原料基地、加工生产基地发展布局规划,开展少数民族生物多样性相关传统知识调查,加强生物资源利用的传统技术创新与传统生产生活方式的保护。建立中国技术交易所曲靖工作中心和国家技术转移东部中心云南曲靖工作站。加强土著鱼类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滇池金线鲃、会泽金线鲃、短须裂腹鱼、暗色唇鲮、南方白甲鱼等土著鱼类人工驯养繁殖成功。

(七)以河长制为抓手,促进水生态环境保护。曲靖市全面推行河长制,建立了两级督查、四级河长、五级治理体系,全市1015条(段)河流、963座水库、699条渠道确定3745名河长,全市河湖保护治理取得明显成效。全面推行河(湖)长制月现场督察观摩制度,创新建立跨省河(湖)管理保护联动机制,制定实施《曲靖市南盘江上游段主要干支流生态补偿办法(试行)》《曲靖市落实长江流域生态保护补偿实施方案》。同时,创新建立民间河长选聘制度,进一步增强了全社会参与河(湖)管理保护工作的意识。

(八)加大生物多样性保护宣传力度。推进绿色创建行动,组织拍摄生物多样性专题片,开展2.2国际湿地日、5.22国际生物多样性日、6.5世界环境日等生物多样性保护知识宣传教育和科普活动。开展曲靖“生物多样性之美”主题摄影展,在曲靖日报开设“保护生物多样性、共建美丽珠江源”专栏,讲好曲靖市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成就和实绩。以“陆良八老”为引领,着力提升公众生态意识、弘扬传播生态文明。建成陆良花木山等5个云南省生态文明教育基地。

(九)开展鱼类化石科考研究工作。基于曲靖丰富的鱼类化石资源,在曲靖师范学院建成“曲靖古鱼王国博物院”,建设了配套专家公寓等基本生活设施,健全完善了科研辅助、支撑体系以及配套体系,引进了一批国内外院士及专业技术人才参与科考研究。目前,基于曲靖志留纪—泥盆纪鱼化石的研究,已先后在国际顶级学术刊物《自然》上发表了8篇论文,有关研究项目先后获得1995年度、2013年度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三、未来生物多样性保护展望

一是夯实基础,加强保护。曲靖市将进一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不断提升生物安全管理水平,做好生物多样性基础监测和调查工作,加强生物多样性法治建设,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为《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提供良好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环境。

二是完善机制,落实责任。严格落实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责任,推动政策法规和制度措施强效落地,以现有自然保护区为基础强化生物资源就地保护,统筹协调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相关工作。

三是强化保障,提质增效。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管理规范化、法制化,动员全社会积极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多措并举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管理能力建设。加大生物多样性保护资金投入,开展各项专项治理行动,保护重要生物遗传资源,为曲靖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生态环境保障。

各位新闻界的朋友们,下一步,我们将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以举办COP15为契机,突出重点、强化创新、狠抓落实,为保护国家重要的生物多样性宝库、筑牢我国珠江源头生态安全屏障和建设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贡献力量,让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曲靖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谢谢大家!

宗霞:

感谢杨蔚玲副市长的发布。下面,进入提问环节。请记者朋友们提问,提问前请通报所在媒体机构。

云南网记者现场提问

云南网记者:

请问作为黑颈鹤主要的越冬栖息地,昭通采取了哪些措施来推进黑颈鹤的保护工作?目前成效如何?谢谢!

王东锋:

感谢云南网记者朋友的提问。

白日玉书下,青天驾鹤飞。鹤在中国文化中有崇高的地位,是长寿、吉祥和高贵的象征,历来受到文人墨客的赞颂。昭通秉承人与鹤和谐共生的理念,素有鹤都、鹤城之称,全市约有黑颈鹤1900只,主要分布于昭阳、巧家、永善3县区,其中昭阳区的大山包湿地公园是黑颈鹤越冬栖息的主要场所。

关于保护工作和成效,请市林草局谭德勇局长来回答大家。

昭通市林业和草原局党组书记、局长谭德勇回答记者提问

昭通市林业和草原局党组书记、局长 谭德勇:

昭通市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以严的要求、实的举措和硬的作风,扎实推进黑颈鹤保护各项工作。

一是加大保护区投入力度。建立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成立大山包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设立大海子、跳墩河等5个管护站,为黑颈鹤的管理管护打下坚实基础。累计投入资金3000万元,实施保护区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建成湿地科研监测中心、黑颈鹤科普宣教馆、黑颈鹤行为研究监测隧道、野生动物救护站等一大批保护管理基础设施。

二是加强栖息地建设。2014年以来,启动实施栖息地生态修复项目,累计投入资金7530万元,开展人工种草、湿地修复、冲蚀沟生态治理、黑颈鹤食物源基地建设等项目,建成水质净化池1.53公顷、恢复湿地608.78公顷、建成黑颈鹤食物源基地30 公顷,为黑颈鹤越冬提供了更好的栖息场所。

三是强化日常巡护监测。截至目前,开展野外巡护监测3000多次,有效处置火灾、盗伐、非法采石挖沙、违规放牧、偷猎、贩卖野生动物等违法行为600起,处理违法人员200多人。

四是实施人工投食救助。大雪覆盖期间,在黑颈鹤保护区设立人工投食场所,为黑颈鹤投放玉米、土豆等食物,确保黑颈鹤越冬和迁徙安全。认真做好药物、器件的储备,及时救治伤病鹤,目前已成功救活伤病鹤50余只。

五是广泛开展宣传教育。依托大山包黑颈鹤科普宣教馆、湿地、隧道等资源,深化与云南大学、西南林业大学等科研院校合作交流,以“世界湿地日”“爱鸟周”“迎鹤节”等为契机,采取知识讲座等形式,普及鸟类识别、湿地保护各类生态知识,增强热爱大自然、保护黑颈鹤的意识,接受教育的公众累计超过10万人次。

我市围绕共建生命共同体的目标,持续加大对黑颈鹤的保护力度,主要取得了3个方面的成效。一是湿地保护修复成效明显。稳固提升了大山包湿地公园固土保水、涵养水源的生态功能,湿地植被得到良好恢复,湿地面积持续扩大,山变得更绿、水变得更清、天变得更蓝。二是黑颈鹤数量逐年增加。监测数据显示,每年到我市越冬栖息的湿地水鸟数量和种类持续增加,特别是到大山包湿地公园越冬的黑颈鹤数量增加态势明显,去年到大山包越冬的黑颈鹤超过了1700多只,创历史最高纪录,约占世界黑颈鹤总数的六分之一。三是人与鹤和谐共生的氛围更加浓厚。多措并举激发栖息地村民参与黑颈鹤保护的积极性,对2248户贫困群众实施生态补偿,累计聘用当地贫困劳动力参与项目建设1000余人次,同时帮助大批青壮年外出稳岗就业,极大转变了当地群众“靠山吃山”的传统理念,有效缓解了人鹤争地的现实矛盾,探索出了一条生态脱贫、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新路子。

谢谢!

中国新闻社记者现场提问

中国新闻社记者:

我们都知道,曲靖作为珠江的源头,在维护珠江源头生态安全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请问曲靖市在珠江源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开展了哪些工作?谢谢!

杨蔚玲:

首先感谢中国新闻社这位记者的提问,也感谢中国新闻社一直以来对曲靖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成绩的关注和持续的报道。

这个问题其实很有代表性,在云南可能大家都知道曲靖是珠江的源头,但从全国或者全世界来讲,还需要进一步通过媒体平台来进行宣传。

接下来我围绕这个问题,做一个简单的介绍。

我们知道,珠江是我国第三大江。1985年,中国水利部明确珠江发源于曲靖市沾益区马雄山,全长2320千米,流域面积45.36万平方千米,年径流量3300多亿立方米、位居全国第2位。为了加强珠江源头生态保护,增强流域所经城市百姓的生态安全获得感,2000年11月,经云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我们成立了珠江源省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11.79万公顷,主要保护珠江源头喀斯特地貌的水源涵养林及其湿地生态系统。保护区内记录有野生动物115种,其中,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4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9种;记录有蕨类和种子植物约200科1900余种,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红豆杉1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2种。近年来,曲靖市通过打好加、减、乘“三张牌”,在珠江源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

一、做好“加法”,确保资源安全。建立和完善巡查管护制度,压实森林草原防灭火责任。实施勘界立标,在主要入山路口安装53块自然保护区标识牌,明确了保护边界,也树牢了保护意识。

二、做好“减法”,消除环境隐患。探索建立健全沟通协调、信息共享、联动查处等工作机制。全力推动环保督察、“绿盾行动”问题整改到位。实施保护区原住居民生产生活设施备案管理,探索建立自然保护区实验区村民生产生活设施备案制度。

三、做好“乘法”,营造大保护格局。着眼摸清家底,开展资源调查。先后与中科院昆明植物所、云南省环境科学院、西南林业大学等学术机构联合开展了兰科植物、生物多样性等资源调查。依托技术手段,推进科研监测。与云南大学(北京大学)联合开展珠江源10公顷常绿阔叶林森林大样地监测,科学观测样地内水文、大气、土壤、植物自然演替的变化,为实现碳汇和碳中和贡献科技支撑。同时,利用“秘境之眼”在保护区重点林区安装20台红外照相机,开展野生动物监测,掌握保护区内野生动物的种群、分布等情况。强化全民参与实施科普宣教,通过多年的宣讲,广大群众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得到进一步提高。

通过多年的保护,珠江源省级自然保护区林木蓄积量大幅增加、涵养水源和固土功能效应明显提升、野生动植物种群持续扩大、生态环境日益改善,珠江源头生态安全屏障得到有效巩固和提升,在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方面取得的成效令人瞩目。

我的回答就到此,谢谢。

云南广播电视台记者现场提问

云南广播电视台记者:

曲靖作为省委、省政府确定的唯一一个定位为“高端食品基地”的州市,在发展生物多样性、提升农产品品质方面有哪些优势?开展了哪些工作?谢谢。

曲靖市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栾云春回答记者提问

曲靖市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栾云春:

感谢云南广播电视台记者对曲靖的关注,针对你提的问题我作如下介绍。

曲靖市农业资源禀赋得天独厚,素有“滇东粮仓”之称,全市农业总产值、增加值,粮食、蔬菜面积和产量,生猪、肉牛存栏、出栏和肉产量常年稳居全省第一;中药材面积和产量分别居全省第一和第二;农作物良种供应能力、生猪国家级品种培育均居全省第一。现有中药材有品种438种,其中野生药材367种、人工种植药材71种,畜牧业有大河猪、会泽乌金猪、14个地方畜禽遗传资源渔业品种98种,其中土著鱼 72 种。

多年来,曲靖市在推进高端食品基地建设中主要开展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培育打造龙头企业。2020年,全市新增省级龙头企业21个,占全省146个省级龙头企业的14.4%,累计培育国家级龙头企业2个、省级龙头企业107个,分别居于全省第四位、第二位。

二是实施农业品牌提升行动。2020年新增国家级“一村一品”示范村2个,占全省89个示范村的1/7。万兴隆“云姜”牌姜粉、广汇“GH(图形)”牌马铃薯、“云淀”牌马铃薯淀粉被评为云南省“10 大名菜”,“佳沃”牌山地蓝莓被评为云南省“10 大名果”,“龙津”牌灯盏细辛被评为云南省“10 大名药材”。会泽待补被农业农村部认定为“中国夏季草莓之乡”,大河乌猪和滇陆猪两个国家级种猪被评为“云南省六大名猪”,罗平黄山羊被评为“云南省六大名羊”之一。

下一步,曲靖市将继续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坚决扛稳全省粮食安全生产重任,发展马铃薯精淀粉、全粉等精深加工;二是着力打造高端蔬菜新兴产区,发展精品小包装蔬菜、净菜、脱水蔬菜;三是着力打造高端水果新兴产区,发展高端水果种植;四是着力打造全国一流的肉食品生产加工基地,将曲靖打造成全国一流的生猪养殖和肉制品加工中心。

我就介绍这些,谢谢。

宗霞:

由于时间关系,下面提最后一个问题。

新华社记者现场提问

新华社记者:

王副市长您好!我是新华社记者。习近平总书记对赤水河流域保护工作作出过专门批示,请问作为赤水河流域的源头,昭通采取了哪些措施来推进赤水河流域保护工作?目前成效如何?谢谢!

王东锋:

感谢新华社记者朋友的提问。近年来,昭通市委、市政府以高度的政治站位、强烈的政治担当,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批示精神,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坚守源头责任,强化使命担当,通过4个有力抓手,奋力把赤水河打造成为长江上游最美的生态河流。

一是抓机制建设。市县两级均成立了党委和政府主要领导任双组长的赤水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工作领导小组,高位推进各项工作。

二是抓规划引领。达成赤水河流域生态文明建设“昭通共识”,编制完成《赤水河流域(云南段)保护治理与绿色高质量发展规划》,制定印发《赤水河流域(昭通段)生态治理修复保护实施方案》及《省委省政府昭通现场办公会重点工作任务清单等3个清单的通知》,加大对《云南省赤水河流域保护条例》的宣传力度。

三是抓问题排查。坚持问题和效果导向,结合中科院信息专报中指出的问题和建议,对赤水河流域开展“拉网式”排查,精准锁定突出问题,梳理形成了赤水河流域问题清单,为系统谋划修复和保护工作提供了方向。

四是抓项目建设。按照“任务清单化,清单项目化”的思路,重点推进赤水河流域101个保护治理项目建设工作,项目总投资约336亿元。

昭通紧盯赤水河流域沿线17个乡镇,统筹推进“九大攻坚行动”,赤水河流域保护治理成效显著。一是非法捕捞全面遏制。扎实开展赤水河禁渔工作,顺利完成199艘渔船退捕、377名退捕渔民转产安置。以“零容忍”的态度,全力打击非法捕捞和非法销售,开展联合执法行动400余次,推动形成健康文明生产生活方式。二是“两污”问题有效解决。扎实推进“查、测、溯、治”各项责任落实,排查整改赤水河入河排污口319个。系统规划17个流域乡镇“两污”项目,建成农村污水处理站18座、集镇污水处理厂5座、生活垃圾热解站14个,镇雄县芒部镇垃圾焚烧发电站建成运行。三是生态修复深入推进。赤水河流域17座小水电站全部拆除,关闭砂石料矿山100个、煤矿25对,完成590万吨硫磺矿渣治理和81座废弃露天矿山生态修复任务。积极开展水生生物资源增殖放流活动,流域增殖放流鱼苗32万尾。四是绿色产业逐步形成。高标准打造万亩连片方竹基地9个、规模54.2万亩,建成猕猴桃、魔芋、柿子、蔬菜基地5万多亩,农业种植由点状式、分散式向规模化、标准化转变,绿色发展基础不断夯实。五是美丽乡村有序建设。持续推进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工作,全流域开展含磷洗涤用品替代,制定流域化肥减量方案,大力推广有机肥料。深入推进“厕所革命”,改造流域无害化卫生户厕9261座。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创新开展“赤水河保护先锋行动”,建立健全共治共管共护网格化管理机制,实现干部带头、群众参与、齐抓共管的赤水河流域保护大格局。

回答完毕,谢谢!

宗霞:

本场发布会的记者提问环节到此结束,感谢记者朋友踊跃的提问,也感谢四位发布人全面的解答。

各位记者朋友,不管是“磅礴乌蒙、鹤舞高原”的昭通,还是刚才杨副市长介绍的“鱼的故乡”曲靖,都是我省两颗熠熠生辉的明珠。多年来,两市各级党委政府和老百姓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贯彻落实了省委、省政府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决策部署,也持续筑牢了我国西南生态安全屏障,希望在座的各位记者朋友充分发挥各自媒体优势和特点,向全社会、向全世界介绍昭通、曲靖以及我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全民共保共享的生物多样性的美好画卷,为COP15大会的召开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

今天的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