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7日,陆良县委书记缪应虎、县委副书记、县长张勤勇、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朱国生、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梁乔陆一行参加了陆良县“十四五”规划纲要编制座谈会。
会议强调,“十四五”规划纲要关系陆良县“十四五”期间未来五年全县的长远发展。一是规划要站在一个新的高度准确定位陆良发展前景,明确发展的思路和目标,抓实产业结构调整布局和提质升级增效。二是要结合省市“十四五”期间提出的发展战略,从陆良实际出发,找准陆良到底如何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希望云南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战略,闯出一条跨越式发展的路子来,探索研究如何落实在建设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等方面,走出陆良特色路子。三是要找准制约陆良发展的短板,从交通发展方面有所突破,充分发挥区位优势,把交通从过往节点变为实实在在的物流枢纽和产生经济效益的财富汇聚点,实现陆良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才能跟上全国发展的步伐。四是要提高思想认识,陆良县“十四五”规划纲要的编制,不是为了完成任务搞编制,要避免换个“县名”又是一个规划的模版式编制;要明确规划对县委、县政府提供决策部署和全县经济发展的重要依据,“十四五”期间,是完成全面小康建设任务开展的第二个重要目标预期,陆良与全国、全省相比,要进入高质量跨越式发展,起跑线还落后,必须认真分析国际、国内发展形势,找准发展不充分、供给侧改革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五是规划要找准核心问题,落脚点关键是有了规划怎么做,要接地气,避免“高、大、上”,要把县委、县政府与老百姓的期望差距缩小,正真解决现实发展问题,并结合中央各项方针、政策的落地,充分发挥陆良区位优势、产业优势和传统优势,在强化三产融合的基础上,深化蔬菜、洋芋、蚕丝绸等精细产业链发展,抓实品牌效应,切实提质增效,增加财政收入,实现最好的发展,逐步提升陆良在全省发展争先进位目标。六是规划要抓准核心问题,就是在经济发展上陆良如何做?必须具备背负历史的担当精神,发挥陆良开放意识强、经商商品意识浓的特点,既要算小账,也要算大账,有开阔的眼界。七是要立足省级生态文明县的创建,提高站位品质,坚持绿色理念,在产业重大项目的招商引资等方面,坚决拒绝再搞高耗能、高污染企业的招商项目。八是谋划项目要守底线,即严守耕地保护红线和生态保护红线,结合陆良实际,在融入省市城市发展总体布局框架和范围内,结合山区和半山区特色优势,重点对大的乡镇打造形成一体化城市群,产业布局才会更加合理。九是要深化探索研究爨文化的挖掘与开发。以健康城为载体,探索把健康城医养项目与爨文化相结合,建设爨医药文化旅游特色小镇,再融入爨文化表演等实体化建设重大项目,让来客到了陆良有明确的旅游目的和乐趣,知道吃什么、干什么、玩什么,把爨元素发挥极致。
会议要求,“十四五”规划纲要的编制,一是要认真总结陆良“十三五”期间所取得的工作成效、优势和特色,结合省市确定的整体空间布局和定位,从陆良自身实际出发,进一步明确“十四五”规划的目标和总体思路。二是希望专家组要多看、多听,进基层、到城乡,倾听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找准陆良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短板到底在哪里?三是真正挖掘并结合陆良实际,提出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规划,避免换了名称规划到处可以用。三是要站在讲政治的高度,指标的确定要与省市发展目标相衔接,规划纲要关键的是发展定位的问题,请专家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四是规划纲要明确几个重点,第一是现代农业的发展,要突出蔬菜等农业产业的提档升级,从深度发展;第二是工业产业的发展,要打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个环节,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成为今后的新常态;重点放在工业的转型升级,到底如何以“两型三化”为核心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值得思考;第三是要突出城镇化发展,陆良到底要建成什么样的城市,必须找准发展短板,尤其是文化旅游要突出做,围绕做大旅游如何做作出思考;第四要在数字经济、智慧陆良的发展上有建树,在规划中浓墨重彩,打造可复制可推广的陆良经验和模式;第五规划要突出新的发展理念,有一定的可操作性,重大项目的谋划要突出重点成体系;第六发改部门要牵头抓实抓好规划编制的统筹协调等工作,倒排工期,抓实“十四五”规划纲要的编制,如期完成规划编制任务。
连日来,为全面启动陆良县“十四五”规划纲要的编制,在县发改局的牵头下,省发展研究院各位专家还举办了多个场次的征求意见座谈会,分别听取了各乡镇、各单位和发改局分管领导及各科室的意见和建议,为陆良县“十四五”规划纲要的编制提出了规划思路、策略和宝贵意见。
(段锡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