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上半年曲靖市工业能源生产消费情况报告
2020-08-11 08:12:49 来源:曲靖市统计局
今年上半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各行各业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克服困难,逐步复工复产。曲靖市各级各部门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坚持目标导向、采取有效措施,全市经济呈现逐步升温的良好态势。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1%。规模以上工业能源消费同比增长1.58%,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1.47%。
一、曲靖市工业能源生产、消费情况
(一)原煤、电力产量一降一增
2020年上半年曲靖市全社会原煤产量917.65万吨,同比下降7.85%。其中,无烟煤258.07万吨,同比增长9.02%;炼焦烟煤49.97万吨,同比下降58.78%;一般烟煤459.23万吨,同比下降25.59%;褐煤150.38万吨,同比增长626.73%。
2020年上半年曲靖市全社会发电量131.43亿度,同比增长43.41%。其中,火力发电量88.84亿度,同比增长122.06%;水力发电量20.16亿度,同比下降24.94%;风力发电量21.63亿度,同比下降10.21%;太阳能发电量0.79亿度,同比增长16%。
(二)规模以上工业能源消费同比增长1.58%
2020年上半年,曲靖645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能源消费量773.21万吨标准煤,同比增长1.58%,其中:采矿业177家企业能源消费量44.85万吨标准煤,同比下降21.25%;制造业429家企业能源消费量677.46万吨标准煤,同比增长1.05%;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39家企业能源消费量50.91万吨标准煤,同比增长50.58%。上半年各月月末能耗增速分别为-2.05%、-2.05%、1.5%、2.47%、2.37%、1.58%。
(三)煤、电消费一降一增
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原煤消费1142.20万吨,同比下降7.86%。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用电量120.85亿度,同比增长6.98%。
(四)九县(市、区)能源消费五升四降
2020年上半年全市九县(市、区)中,5个县(市、区)能源消费量上升,4个县能源消费量下降。
上升的5个县(市、区)分别是:麒麟区189.87万吨标准煤,同比增长14.96%,占全市比重24.56%;马龙区91.51万吨标准煤,同比增长7.79%,占全市比重11.83%;罗平县14.79万吨标准煤,同比增长4.63%,占全市比重1.91%;富源县104.15万吨标准煤,同比增长6.55%,占全市比重13.47%;会泽县34.75万吨标准煤,同比增长14.94%,占全市比重4.49%。
下降的4个县(市、区)分别是:沾益区182.57万吨标准煤,同比下降0.19%,占全市比重23.61%;陆良县42.41万吨标准煤,同比下降7.55%,占全市比重5.48%;师宗县37.58万吨标准煤,同比下降19.86%,占全市比重4.86%;宣威市75.59万吨标准煤,同比下降18.98%,占全市比重9.78%。
(五)能源加工转换效率76.5%
2020年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加工转换能源投入1071.92万吨标准煤,产出820.24万吨标准煤,能源加工转换效率76.5%,比上月月末提高0.4个百分点,比同期(84.89%)下降8.39个百分点。上半年1-6月各累计加工转换效率分别为79.7%、79.7%、78.3%、76.8%、76.1%、76.5%。
(六)工业产品单位能耗八升五降
2020年上半年全市重点监测的13个工业产品生产单位能耗指标中,8个指标上升,5个指标下降。工业产品单位能耗小幅波动。
其中,单位上升的8个指标是:单位铅冶炼综合能耗、单位精锌(电锌)综合能耗、吨钢综合能耗、单位粗铅综合能耗、吨原煤生产综合能耗、单位黄磷生产综合能耗、单位纯碱生产综合能耗、准煤耗单位电解铝综合能耗,分别增长224.05%、8.07%、4.9%、3.0%、2.87%、2.85%、1.46%、1.1%。下降的5个指标是:吨水泥综合能耗、单位合成氨生产综合能耗、炼焦工序单位能耗、电厂火力发电标准煤耗、吨水泥熟料综合能耗,分别下降3.93%、1.51%、1.18%、0.33%、0.01%。
(七)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1.67%
2020年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2.6466吨标准煤/万元(现价,下同),同比下降1.47%(可比价,下同)。六大高耗能行业单位增加值能耗5.0167吨标准煤/万元,同比下降8.14%。
二、能源生产、消费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原煤产量低
受政策影响,根据《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整治煤炭行业加强煤矿安全生产的通知》要求,曲靖市产能在30万吨/年的矿井应关停整改,3月以来不达标煤矿陆续停产。2020年上半年曲靖市全社会原煤产量917.65万吨,同比下降7.85%。
(二)各县(市、区)能源消费不均衡
各县(市、区)能源消费不均衡,比重差距较大。能源消费主要集中在麒麟区、沾益区、马龙区、富源县、宣威市,5个县(市、区)能源消费合计643.69万吨标准煤,占全市能源消费量的83.25%。陆良县、师宗县、罗平县、会泽县4个县能源消费合计129.53万吨标准煤,仅占全市能源消费量的16.74%。
(三)高耗能行业比重大
工业产业结构重工化明显,高耗能行业比重大。六大高耗能行业能源消费714.37万吨标准煤,同比增长3.33%,占规上工业能源消费量92.39%。其中,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能源消费205.83万吨标准煤,占全市规上工业能源消费量26.62%;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能源消费186.37万吨标准煤,占全市规上工业能源消费量24.1%;化学原料和化学品制造业能源消费103.90万吨标准煤,占全市规上工业能源消费量13.44%;非金属矿物制造业能源消费97.60万吨标准煤,占全市规上工业能源消费量12.62%;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能源消费70.96万吨标准煤,占全市规上工业能源消费量9.18%;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能源消费49.70万吨标准煤,占全市规上工业能源消费量6.43%。
三、对今后能源生产、消费与节能降耗工作建议
(一)坚持推动全市煤炭产业高质量
曲靖煤炭产业发展乏力,深化煤炭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煤炭产业安全、绿色、机械化、集约化、高质量发展势在必行。要坚定做优做强全市煤炭产业的决心,认真研判形势,真抓实干,坚定不移的推进煤炭产业转型升级。加大煤矿项目帮扶力度,推进煤矿数字化、机械化、网络化等系统改造,为企业招商引资、人才建设、政策落实、矛盾化解等提供优质服务。在创优环境上实现突破,努力为煤炭产业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二)持续优化能源结构
组织实施煤电节能减排与升级改造,发展煤炭深加工和洁净化利用,稳步推进在建煤矸石综合利用项目,推进以气代煤、以气代炭、以气代油、以水电代火电进程,发挥风电在电源结构中与水电的互补作用,推进太阳能的多元化利用,鼓励利用天然气、电力等优质能源替代燃煤使用,生物质能源替代化石能源使用,优化用能向清洁化方向转变,增加清洁低碳电力供应,在城乡居民生活、工业与农业生产等领域推进天然气、电能替代,减少散烧煤和燃油消费。
(三)促进产业结构节能
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加快构建开放型、创新型和高端化、信息化、绿色化制造体系,推行绿色低碳生产方式,不断优化工业产品结构。控制引进环境污染大、资源消耗高、技术落后的生产能力。有效落实去产能工作任务,依法依规淘汰落后产能和化解过剩产能,强化节能环保标准约束,严格行业规范、准入管理和节能审查,对高耗能高污染行业中环保、能耗、安全等不达标或生产、使用淘汰类产品的企业和产能,要依法依规有序退出。
(四)强化能耗统计监测工作和能力建设
加快推进能源、资源、环境、应对气候变化等统计监测核算能力建设,提高统计和监测的准确性、及时性和透明度。履行好计分员、监测员、服务员角色,进一步提高统计能力,确保节能降耗目标顺利完成。 进一步夯实能源统计基础工作,提高能源统计数据质量,加强能源统计管理,保障能源统计数据质量的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