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中流转土地种植烤烟
引进龙头企业,带动产业发展。贫困村缺乏发展产业的资金、技术,引进龙头企业是带动扶贫产业发展的有效途径。在鲁纳乡,曲靖市税务局驻村工作队积极配合县、乡党委政府,帮助挂钩贫困村与引进的广东温氏集团共同发展温氏家庭农场,建立起贫困户与龙头企业的利益联结机制,家庭农场以生猪养殖为主,2019年出栏生猪3000余头,村集体经济平均增收6万元,贫困户户均享受分红120元,实现贫困户、龙头企业、村级集体经济三方共赢。
发展特色产业,打造“一村一品”。产业是否契合贫困村特有资源、是否独具特色,是关乎产业竞争力、生命力和扶贫实际效果的关键所在。曲靖市税务局驻村工作队帮助村委会仔细研判、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大力宣传帮扶政策和先进典型,请各级农业专家为农户讲授种植技巧,培育富民兴村的支柱产业,截至当前,推广种植特色经济作物近12000亩(其中,大树青花椒3200亩、核桃2000亩、无籽石榴6500亩),初步形成了“座舍的花椒、雨沐的核桃、干海子村的无籽石榴”等特色产业和品牌,夯实农户持久增收基础。
养殖大户养牛场里新生的小牛
能人带动发展,农户合作共赢。曲靖市税务局驻村工作队与村委会干部积极协作,发动村中有发展种植养殖意愿和能力的村民,以部分有资金、有技术、有经验的“大户”“能人”带动,成立了多个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带领农户发展花菜、工业辣椒、烤烟等规模种植,及生猪、肉牛、龙虾等规模养殖。同时,积极引导动员贫困户将适宜规模种植的土地流转给种植大户,发展规模化种植,并在签订承包合同时,要求优先组织贫困户在流转的土地上打工就业,确保贫困户“土地租金+务工收入”双增收,据了解,通过土地流转的贫困户,年均可增收约3000元。
多方拓展销路,消费帮扶发展。随着各类特色产业发展,让产业销出去成了亟待解决的问题。曲靖市税务局驻村工作队充分利用电商平台、微信朋友圈、爱心超市专柜等途径,与扶贫主导产业紧密联结,帮助贫困户畅通产品销售渠道。同时,曲靖市税务局积极响应各级党委政府“以购代捐”的号召,组织动员全体干部职工购买花椒、石榴、大米、核桃油等特色产品,仅2020年5月,就助力消费扶贫金额达19万余元,力所能及帮助贫困户增收。下一步,还将加强与乡(镇)和挂钩村的合作,让消费扶贫的效果进一步得到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