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靖日报记者 严帅)6月11日,省委副书记王予波在曲靖市会泽县调研脱贫攻坚工作。他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和考察云南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加快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在持续稳定高质量脱贫上不断努力。
王予波一行先后前往会泽县易地扶贫搬迁县城安置点,到钟屏北片区,调研教育配套项目文渊高中、中铁援建幼儿园,沪滇协作项目钟屏卫生服务中心建设情况;到以礼片区调研中铁援建幼儿园建设情况,查看卫生服务站服务保障情况;前往会泽县华泥产业示范基地调研基地吸纳群众就业情况,查看高原特色农业及配套冷链物流项目建设进展、农业科技示范园建设情况。
王予波指出,抓好教育脱贫和控辍保学是重大政治任务,会泽县要高度重视,形成共识与合力,按照习近平总书记补短板的要求,抓好教育的各个环节;要贯彻精准方针,建立准确的监测机制,做到数据、信息、策略、方法精准;要做好群众工作,完善教育扶贫保障体系,不让一个贫困家庭学生失学;要扎扎实实推进教育扶贫,持之不懈抓好控辍保学,确保学生进得来、稳得住、学得好;要提升教育质量,深化招生制度和育人方式改革,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提高学生就业能力。要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进一步加快学校和卫生服务中心工程建设进度,争取早日投用,同时要提前谋划做好师资和医务人员力量调配和相关设施配套等前期有关工作,为搬迁群众子女有学上、上好学提供有力保障,从根本上解决搬迁群众就医的后顾之忧。要充分发挥农业产业带动作用,依托现代化种植技术,不断提升产品品质,优化产业布局,着力引导合作社扩大产业规模、扩展发展空间,提升项目示范和辐射带动群众产业脱贫的能力,建立和完善与农户分享增值收益的机制,多渠道增加农户收入。
在以礼片区57栋一单元,王予波仔细查看了楼栋信息公示牌上每一户的就业信息,并就现场随机给住户王庆德和何绍成打了电话。
“你现在在哪里打工啊?几月份去的?一个月收入有多少?”王予波问。电话另一端来自大海乡的王庆德回答说,受疫情影响,他今年五月份才回到北京打工,企业包吃包住每个月自己能领到三千多的工资。王予波叮嘱他在外务工不容易,但是要坚持住、好好干,家里其他人生活上有什么问题可以及时和社区反映。
另一通电话打给了何绍成。何绍成贷款了十万元,在以礼街道河滨社区开了一家羊肉馆,接电话时他正与儿子在老家大海乡准备拉羊到餐馆里。得知这一消息,王予波一行随后便来到何绍成家的羊肉馆,在了解了详细情况后,王予波鼓励他们,随着搬迁户的入住,生意也会越来越好,希望他们能靠自己的双手勤劳致富,争取早日奔小康。
一路走访到搬迁群众沈文清家中时,王予波一边查看两位老人的厨房用品,一边询问他们是否知道怎么使用各类电器。今年三月份搬迁入住的沈文清老两口是大海乡大山村人,子女都在外打工。“家里的土地还有几亩?是闲着还是转租了出去?”在得知沈文清家的土地处于闲置状态后,王予波叮嘱当地随行干部,部分安置区群众搬迁后,由于距离自家农地较远,返回耕种有诸多不便,会泽县要因地制宜规划发展好搬迁点的土地,组织开展复垦复绿或实行统一规划平整、集中开展土地流转,切实保障搬迁群众原有土地的收益,让搬迁群众有稳定的收入来源,确保贫困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王予波说,脱贫攻坚特别是易地扶贫搬迁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要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已经部署要求的工作要干到位,符合发展趋势的工作要多研究。易地扶贫搬迁后,群众面临的第一改变就是生活方式和观念的转变,会泽县要进一步科学引导搬迁群众,促进搬迁群众转变思想观念,文明习惯、精神状态,使他们尽快适应新环境,融入城市生活。要转变生产方式,特别是生产组织方式,在扩大规模、适应市场中发展壮大产业,通过建立经济合作组织,把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要充分谋划好搬迁群众的后续产业发展,不断拓宽增收渠道,培育发展富民产业,实现搬迁群众市民化。
王予波强调,能否实现稳定就业,是“搬得出”之后“稳得住、能致富”的关键,是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的重要段落。要精准掌握已搬迁劳动力培训就业现状和需求,确保底数清、情况明;要做好技能培训和劳务输出工作,确保有劳动力的群众都能就业,不断巩固提升脱贫成果,坚决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
市委副书记、市长,市委副书记、市委宣传部部长赵正富 等参加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