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是我国世居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云南税务部门持续加强税企互动,落实落细税费优惠政策,助力非遗产业传承与创新,带动乡村振兴。
我国有记载的手工榨油工艺始于汉代,在现代工业技术冲击下,传统手工榨油逐渐淡出市场,而云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菜籽油古法压榨”技艺传承人罗丽江却始终坚守古法榨油技艺。为进一步弘扬古法榨油技艺,罗丽江成立云南罗平金丰油脂有限公司。在深入研究与创新后,该公司将纯手工古法压榨技艺生产的“依鲁”牌菜籽油推向市场,年销售额近4000万元,并与当地114户贫困户签订油菜籽订购协议,通过产业发展带动当地脱贫。
“税费优惠政策接连出台,让我们轻装上阵。今年以来,仅企业所得税一项,我们公司就已享受税收减免12.4万元。”罗丽江表示,税费减免让企业有更大的空间让利于农户。“我们以每公斤高于市场价格0.5元的价格收购油菜籽,带动农户户均增收5100元。”
“非遗+脱贫”模式在通过产业发展带动农户增收同时,还创造出大量就业岗位,让贫困地区群众在家门口实现就业。
陆良县地处云南桑叶种植区,常年气候温和、光照充沛。在这里,桑树种植历史悠久,桑蚕产业已成为当地五大支柱产业之一。云南新千佛茧丝绸有限公司结合陆良县地理优势,将云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桑蚕丝织造技艺”与现代工艺结合,打造现代化工厂。
该公司财务负责人张森根说:“税务力量一直陪伴我们企业成长。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税费优惠政策和税务部门的优质服务让我们倍感温暖。”他补充道,“今年以来,受益于阶段性社保费减免,我们企业减免税费104万元,有效解决了资金周转难题。我们将更积极地响应国家精准扶贫的号召,把企业做大做强,创造更多就业岗位,带动贫困户就业增收。”据介绍,该公司已带动当地16万人从事桑蚕业生产,让“家门口上班、家门口挣钱”变成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