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靖市公共实训基地建设项目争取到中央预算内资金4500万元
2020-03-12 15:13:15 来源:市发改委
近日,曲靖争取到2020年中央预算内资金4500万元,用于筹建曲靖市公共实训基地。该项目旨在加快我市职业技能实训体系建设,提升劳动者技能素质,缓解技能人才短缺的结构性矛盾,推进人才强市战略实施,促进曲靖经济跨越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
项目详情
曲靖市公共实训基地建设项目,选址在曲靖市珠江源大道东侧曲靖职业教育园区,项目占地16.53亩,总建筑面积13155平方米,项目估算总投资7655万元,资金来源为申请中央预算内投资4500万元,其余资金地方自筹,项目建成后可满足13个工种的实训实作。
项目背景
一
2018年末,曲靖市户籍总人口663.8万人,其中乡村人口409.62万人。曲靖是云南省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是国家乌蒙山片区(会泽、宣威)和石漠化片区(罗平、师宗)交织的连片特困地区,2018年底,全市仍有27万贫困人口,在全国建档立卡未脱贫人口超过20万的12个市(州)中排第八位,占全省未脱贫人口181万人的 14.7%,居云南省第二位。从市级层面看,会泽、宣威2个深度贫困县共有未脱贫人口 21.34万人(会泽13.94万人、宣威7.4万人),占全市未脱贫人口的 80.2%。
曲靖市农村劳动力历来就有外出务工传统,劳务输出覆盖全市大部分乡镇,输出规模大、效益好。特别是近年来,曲靖市坚持就业就是最大的民生,把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作为脱贫攻坚的重要抓手,健全工作机制、完善政策体系、创新扶贫模式,为贫困劳动力长期稳定就业、稳定增收、稳定脱贫奠定了坚实基础,带动脱贫效应明显。2019年,全市将完成农村劳动力培训42.5万人次以上,其中培训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10万人次以上;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8万人次以上,其中转移建档立卡贫困户3万人次以上。但是,曲靖市农村劳动力特别是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主动就业意愿不强、适应能力弱,缺乏技能支撑,严重制约了转移输出劳动力工作的深入开展。加强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提高农民的就业技能和整体素质,建立培训、输出、服务、保障全过程的就业工作服务机制,是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根本保证,是帮助贫困群众增加收入、摆脱贫困的重要途径。曲靖市现有公共实训基础设施不能满足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的需要,全市无一所市级公益性、示范性、综合性的职业技能实训场所,建设市级公共实训基地将有效缓解全市实训基础薄弱、设施不足、培训地点分散的不足,农村劳动力可在实训基地接受较为系统全面、更加专业的培训,有助于他们掌握必需的技能,加快从“体能型”向“技能型”转变,有助于提升就业质量、促进农村发展、帮助农民增收,为推进脱贫攻坚奠定坚实基础。
二
曲靖市聚焦云南省委、省政府提出的打造世界一流的“绿色能源”“绿色食品”“健康生活目的地”三张牌,重点发展以高原特色农业和生物资源加工、有色金属深加工和液态金属、军民融合现代装备制造、精细化工、现代商贸物流、文化旅游和高原体育6 大产业。现已形成以优势特色农业、能源、烟草、化工、冶金、装备制造、轻工建材、生物资源为支柱,门类齐全、基础扎实的产业板块。产业发展需要人才支撑,需要大批技术精湛的知识技能型和技术技能型人才。在曲靖市现有的6.4万高技能人才中,年龄偏高、知识技能老化、以传统工艺操作为主等问题比较突出,不能满足产业发展的需要,亟需更新、补充和提升技能水平。市级公共实训基地建成后,将成为全市新技术、新工艺、新职业推广基地和技能竞赛基地,有利于技能培训与城市产业发展相结合、培训规模与产业发展规模相结合,有利于提升全市企业职工技能水平,加快产业发展。
三
曲靖全市现有职业院校38所,在校生总规模达13.4万人。其中,曲靖市职业教育园区内有职业技术学院2所、技工院校2所、国家级中等职业学校4所;2019年招生26500余人,在校生78000余人。
近年来,曲靖市积极推进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职业教育办学模式,大力开展校企合作、校校合作、校厂结合,推进学校实训基地建设。但是,仅靠学校自身建设和投入无法满足全市技能人才培养和产业发展的需要。职业学校实训场所不足、专业单一、规模有限。曲靖市公共实训基地选址市职业教育园区内,建设面向社会、资源共享的较大规模的实训基地,可以充分利用职教园区师资力量强、在校学生多、培训需求广的优势,最大限度地发挥实训基地的使用效益,避免重复投资。基地的建设将在运行机制、管理体制和“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有所创新和突破,成为集教学、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和技术服务为一体的多功能教育培训中心,有助于加快职业教育事业发展。
四
近年来,曲靖市始终把职业技能培训作为保持就业稳定、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的关键举措,大力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面向职工、就业重点人群等城乡各类劳动者,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创业培训,全面提升劳动者职业技能水平和创业能力。2019年-2021年,全市将开展各类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18万人次以上,其中2019年培训6万人次以上。全市现有职业培训机构56家,培训规模小,培训工种少,培训课程有限,已不能满足各类培训的需要。市级公共实训基地建成后,将有效承担职业技能培训、创业培训任务,全市职业培训基础设施不足、培训地点分散的现状将得到极大地改善,企业可将职工岗前培训、转岗培训、在职培训等交由公共实训基地来完成,有利于企业更好地运转。同时,也为引入省内外优质职业培训机构到我市开展职业培训创造条件,切实解决优质培训资源不足的问题。
(通讯员:王焕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