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部门动态 > 正文

普法案例分析(五)

2019-12-16 15:10:09   来源:    

从覃某某虚假诉讼案看如何对待贪婪心态

【案情简介】

    2011年农历6月8日,云南省彝良县角奎镇坪政某村某村民小组村民张某华因在修建房屋的过程中由于资金不足,遂向本村村民覃某某借款10000.00元(大写壹万元整),由张某贵担保。2015年农历二月三十,张某贵连本带利共支付覃某某12000.00元,被告人覃某某就写了一张算账字据便条给了张某贵。2015年6月11日,覃某某拿着将10000.00元篡改成40000.00元的借条向张某贵索要借款无果后,于2016年8月8向彝良县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要求张某华和张某贵赔偿自己本息共计50000.00元(大写伍万元整),经云南省彝良县人民法院于2016年8月16日受理本案。后经云南鼎丰司法鉴定中心鉴定,借条40000.00元中的“4”系由“1”添加而成,大写肆万元正是添加形成。彝良县人民法院经审查认为本案具有虚假诉讼之嫌疑,就将本案移送彝良县公安局立案侦查。最终覃某某对该鉴定意见有异议,彝良县公安局又聘请了云南警官学院司法鉴定中心对该借条进行鉴定,认定该借条系造假所致,从而构成虚假诉讼,最终彝良县人民法院(2018)云0628刑初47号《刑事判决书》以虚假诉讼罪判处覃某某有期徒刑六个月。

【调查与处理】

    经云南省彝良县人民法院于2016年8月16日受理本案。后经云南鼎丰司法鉴定中心鉴定,借条40000.00元中的“4”系由“1”添加而成,大写肆万元正是添加形成。最终覃某某对该鉴定意见有异议,彝良县公安局又聘请了云南警官学院司法鉴定中心对该借条进行鉴定,认定该借条系造假所致,从而构成虚假诉讼罪,云南省彝良县人民检察院指控覃某某犯虚假诉讼罪,向云南省彝良县人民法院提起公诉,建议对覃某某判处一至二年有期徒刑的刑罚。2018年5月24日,云南省彝良县人民法院作出一审判决,以虚假诉讼罪判处覃某某有期徒刑六个月,并处罚金2000.00元的刑事处罚。宣判后,被告人覃某某服从一审判决。

【法律分析】

    1、覃某某为了贪小便宜,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将他人向其借款金额随意夸大,向人民法院虚假诉讼的事实,属于构造虚假诉讼事实,其行为是具有严重妨害司法秩序,占用司法资源,严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犯罪行为,已经触犯了虚假诉讼罪。

    2、其虚假诉讼行为造成了国家司法资源浪费,妨害了我国司法秩序,侵害了他人的合法权益,构成虚假诉讼罪。根据刑法规定,以虚假诉讼罪追究其刑事责任并无不当。但具体到本案:虽然覃某某由于贪念触犯了国家刑法,但好在其还有一颗及时悔罪的心,他到案后如实坦白自己的罪行,积极悔罪,其亲属也认识到事态的严重,积极赔偿被害人的损失,获得了被害人的谅解。尽量减少给受害人造成的损失。

    3、覃某某积极认罪、悔罪,积极配合司法机关主动与受害人配合,尽最大限度地努力减少受害人损失,取得了受害人的谅解,也是应该酌情考虑的量刑情节。综合考虑被告人覃某某的犯罪事实、性质、情节和危害后果,依法对被告人覃某某从轻处罚体现了我国司法机关坚决贯彻惩罚与教育相结合的精神,积极给予走错路的人悔过自新重新做人机会的法治理念。

【典型意义】

    覃某某虚假诉讼一案是一堂生动的全民法治课。该案深刻地告诉我们每个人以下几个道理:

    古言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这句古言警示我们不能过分贪念,该是你的才是你的,不该你的不要贪念,否则伸手必被捉。

    该案典型意义在于以下几方面:一是要全面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覃某某案,说明我们的普法教育任务任重道远,特别是在那些边远的农村,更应该加大普法力度。我们要在党委政府的指导下,坚持多部门联动,各尽其责,把普法融入执法、司法和法律服务全过程。党委政府要大力通过微信公众号等及时主动发声;要组织法律服务工作者深入农村普法,并组织律师通过撰写评论文等方式解读相关法律知识,使法制家喻户晓、深入民众。二是有针对性地运用好以案释法方式开展普法宣传。覃某某案而言,由于法制观念淡薄,只想贪小便宜,不劳而获的心理作崇,就导致虚构事实提起诉讼,结果把自己送进高墙内。三是充分发挥网络视频等新媒体新技术在普法中的作用。多邀请法律工作者对案件法律问题深层次剖析,挖掘其犯罪根源,增强法治宣传教育的实际效果,使公众对案件事实及相关法律问题有了更理性的认识,在人生的道路上把控好航标,少走弯路,坚持做一个学法、知法、普法、用法的好公民。

    总之,依法治国是我国治理国家的良策,法治的道路任重道远,法治的盲区在一段时期内仍然存在,只有公、检、法、司齐行动,全民总动员,加大普法教育力度,让国家法律深入机关、深入社区、深入学校、深入农村、深入厂矿,增强人民的法制观念,提高人民的法治意识,国家才会长治久安,人民才会安居乐业,依法治国的康庄大道就会更宽广、更平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