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前三季度曲靖市消费品市场运行情况分析
2019-10-28 10:58:40 来源:曲靖市统计局
2019年市委、市政府始终把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贯穿于经济发展全过程,着力保障改善民生,积极发展商贸经济,充分发挥了消费对服务民生、扩大内需、保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着力培育市场,狠抓稳定物价保障市场供应,充分挖掘消费潜力。2019年前三季度曲靖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37.41亿元,同比增长11.4%,高于全省1.2个百分点,增速排全省第七。
一、 费品市场运行情况
(一)总体上消费品市场呈回落态势
一季度曲靖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8.31亿元,同比增长12.7%,高于全省1.6个百分点,增速位居全省第一;上半年曲靖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49.53亿元,同比增长11.9%,高于全省1个百分点,增速排全省第三;前三季度曲靖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37.41亿元,同比增长11.4%,高于全省1.2个百分点,增速排全省第七。前三季度比一季度、上半年分别回落1.3个百分点、0.5个百分点。
(二)从销售单位所在地看:
1.城镇消费平稳增长,是消费品市场的主力军。2019年前三季度城镇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33.98亿元,同比增长12.4%,占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62.1%,城镇市场对全市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的贡献率为67.2%,拉动全市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6个百分点,是消费品市场的主力军。
2.乡村消费品市场日趋活跃,增速低。 随着国家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的累积发酵、农村医疗合作平稳运行、新农村建设的有力推进,农村经济呈现出有序稳健的局面,农村消费市场日趋活跃。农村居民的消费环境、消费观念、消费层次在不断提高。2019年前三季度乡村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3.43亿元,同比增长9.7%,占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32.8%。增速低于城镇消费2.7个百分点。
(三)从消费形态看:
1.商品零售平稳增长,占市场主导地位。2019年前三季度商品零售完成471.46亿元,同比增长11.1%,占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87.7%,商品零售对全市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的贡献率为85.6%,拉动全市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9.7个百分点,占市场主导地位。
2.餐饮收入平稳增长,比重小。2019年前三季度餐饮收入完成65.95亿元,同比增长13.6%,占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仅为12.3%。
(四)从经营规模看:
限额以上企业带动作用明显。2019年前三季度限额以上企业现实零售额144.56亿元,同比增长19.9%,占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26.9%,对全市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的贡献率为43.7%,拉动全市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4.7个百分点,对全市消费品市场的拉动和支撑作用较为明显。
从商品零售类值看:
从商品零售类值看:2019年前三季度限额以上实现商品零售额132.89亿元,同比增长19.6%。
1.汽车类消费快速增长。2019年前三季度限额以上汽车类实现零售额47.08亿元,同比增长40.6%,占限额以上商品零售额比重为35.4%,成为第一大消费。
2.石油及制品类负增长。2019年前三季度限额以上石油及制品类实现零售额41.3亿元,同比下降1.1%,占限额以上商品零售额比重为31.1%,成为第二大消费。
3.吃、穿、用商品消费品低速增长。2019年前三季度限额以上粮油、食品、饮料、烟酒类实现零售额14.4亿元,同比增长4.9%;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实现零售额1.57亿元,同比下降2.1%;日用品类实现零售额2亿元,同比增长25.4%。吃、穿、用商品消费实现零售额17.97亿元,同比增长6.1%,占限额以上商品零售额比重为13.5%,成为第三大消费。
4.中西药品类增长较快。2019年前三季度限额以上中西药品类实现零售额10.11亿元,同比增长33.6%,占限额以上商品零售额比重为7.6%,成为第四大消费。
二、影响消费品市场的制约因素
(一)传统消费增长乏力,新增消费领域尚未形成,加之消费结构调整难。全市新增的消费热点还没有形成,养老消费、旅游消费、文化教育消费还基本处在初始培育阶段,尚未形成规模和影响,对全市消费增长贡献率较小。随着居民收入的不断增加,生存型消费比重逐渐降低,享受型、高端型消费受产业产品结构、消费环境和供给观念等诸多因素制约,消费结构优化困难、内需扩充不足,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任重道远。加之全市消费供给实体零售企业经营理念、经营方式转换速度难以适应现代消费市场变化,应对网络零售营销方式能力不足,满足居民需求和服务水平不高,导致消费市场持续繁荣的后劲不足。
(二)农村消费品市场发展相对滞后。近年来,农村消费品市场在农民人均收入不断提高拉动下,得到一定的发展。但是乡村市场与城区市场相比,存在网点偏少、设施简陋、档次偏低、服务功能较差、农民消费水平低的问题。
(三)商贸企业依旧存在小、散的问题,加之网络购物分流了部分消费。全市规模大、核心竞争力强的商业企业较少,商贸流通业中具有明显竞争优势和自主品牌商家不多,使得部分高档商品消费者外流昆明等地。传统商贸流通业所占比重过大,现代物流、电子商务等新型商贸流通业比重偏小,传统产业的业态没有得到根本改变,业态创新不适应经济发展需要。网络购物改变了人们的购物模式和消费行为。全国的网购商品总额呈逐年快速增长的势头。目前曲靖市电子商务发展水平与居民网上消费能力不匹配,网络购物在一定程度上分流了本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三、促进消费品市场发展的措施及建议
(一)培育新的消费热点,刺激消费新增长。商贸服务企业应积极适应居民消费需求、强化市场分析、加快消费品市场增长动能转换,扎实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努力构建品种新、品牌强、有特色、价格优的商品引进和供给体系,加快培育消费品市场新的增长点,巩固全市消费品市场增长基础。相关部门应根据我市的经济发展状况、居民收入水平、产业优势、消费升级特点等情况研究出台相关政策,带动家电、家居、建材、汽车等耐用品以及教育、旅游、文化、健身等新的消费热点,增加绿色生态养生消费产品供给,促进消费品市场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
(二)开拓乡村消费市场,引领农村消费升级。认真落实中央的“三农”政策,增加农业补贴,加大脱贫攻坚力度,积极培育农村消费增长点,提高农民收入,要以新农村建设和城乡一体化为契机,建造一批新型农村社区,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商业体系,改善农村消费环境,农村扩内需、提升消费潜力大有可为。大力培育农村新型流通方式,以县城和中心城镇为重点,积极发展连锁超市、便利店等新型流通业态,逐步将连锁经营、代理销售、配送服务等营销方式向广大农村延伸。调整产品供应结构,适应农村消费新变化,引领农村消费升级。
(三)创新思维,大力发展电子商务,打造经济增长新亮点。一是认真落实“互联网+”行动计划,加大投入,加快发展农村电商,培育出一批具有当地特色的电子商务企业,提高竞争能力,拓展增长空间。二是要完善扶持措施和优惠政策,引导和帮助企业,强化宣传,积极融合线上线下销售方式,拓宽销售渠道,扩大高原农业特色产品、地方民族文化产品等地方特色产品销售,增加销售收入。三是加强物流企业发展,引导和支持大型零售商业企业建设物流配送体系,建立商贸物流发展专项资金,做大做强第三方物流企业,支持物流企业发展区域物流和开展跨区域物流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