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部门动态 > 正文

2019年1-9月曲靖市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简析

2019-10-23 09:17:59   来源:曲靖市统计局   
  2019年,曲靖市委、市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优化农业产能和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坚持把产业兴旺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把高起点发展高原特色现代农业作为传统产业优化升级的战略重点,发展大产业、培育新主体、建设新平台,推动农业优势产业高质量发展,各项工作扎实有力、成效明显。全市1-9月农业生产形势稳定,经济运行继续位居全省前列
 
  一、前三季度农村经济运行情况
 
  (一)经济总量稳步增长。
 
  1-9月,全市实现农业总产值420.92亿元,增长5.7%;实现农业增加值235.74亿元,增长5.8%。增速比全省高0.3个百分点;实现一产增加值231.04亿元,增长5.8%。增速均比上半年提高0.4个百分点。
 
  从各产业增加值增长速度看:农业、林业、牧业、渔业和农林牧渔服务业的增加值分别增长5.9%、2.3%、5.9%、10%和4.8%。从各产业占一产的比重看:农业、牧业增加值占一产增加值比重分别是37.80%和56.50%,林业、渔业增加值只占5.70%。第一产业增长主要靠农业和牧业拉动,分别拉动增长2.27个百分点和3.02个百分点。
 
  从各产业的产值增长速度来看:农业增长5.3%,林业增长5.9%,牧业增长5.4%,渔业增长17.8%,农林牧渔服务业增长11.0%。  
 
  (二)粮食产量将再获丰收。
 
  通过对县(市、区)的粮食产量调研及国家调查点预测,预计2019年全市粮食播种面积将达到945.34万亩,总产量将达到318.57万吨。
 
  1.夏收粮油产能开局良好。去冬今春,全市以“两菜一薯”为重点,充分挖掘冬农开发潜力,抢抓良好墒情适时播种,狠抓各项科技和田管措施落实,促控并重有效促进苗情转化升级,又逢良好的气候条件,小春粮食生产稳中向好。2019年小春粮食全市播种面积为200.39万亩,较上年增加5.48万亩,增长2.8%;油料播种面积为118.32万亩,较上年增加7.19万亩,增长6.5%。小春粮食产量为38.05万吨,比去年增加2.03万吨,增长5.6%。实现产值12亿元,现价同比增长20%。油料产量为19.65万吨,比上年增加0.85万吨,增长4.5%。实现产值5.9亿元,现价同比增长1.7%。
 
  2.大春粮食稳产略增。面对今年极端天气频发对农业生产造成不利影响,曲靖市积极行动,扎实落实抗灾减灾措施,确保因灾损失降到最小,顺利实现秋粮生产稳中有增。预计曲靖市2019年大春粮食播种面积744.95万亩,同比增长0.95%;大春粮食总产280.52万吨,同比增长0.73%。
 
  (三)生猪价格连续上涨,畜牧业发展态势良好。
 
  1.畜禽出栏稳步增长。2019年1-9月,全市生生猪出栏778.00万头,同比增长3.1%;牛出栏47.38万头,同比增长4.0%;羊出栏200.89万只,同比增长2.1%;家禽出栏2044.02万只,同比增长3.0%。
 
  2.肉、蛋、蚕茧保持稳定增长,奶产品略有下降。1-9月,全市肉产量达80.83万吨,同比增长4.5%。其中:猪肉产量66.01万吨,同比增长4.6%;牛肉产量6.25万吨,同比增长4.7%;羊肉产量3.95万吨,同比增长3.6;禽肉产量4.62万吨,同比增长3.6%。牛奶产量达到1.72万吨,同比下降0.9%;禽蛋产量达到2.60万吨,同比增长3.2%;蚕茧产量4259吨,同比增长3.4%。
 
  1-9月,全市实现畜牧业产值239.48亿元,现价同比增长12.9%。
 
  3.近期生猪价格、牛羊肉价格连续上涨。根据全市9县(市)区每周畜产品价格报表调查统计,2019年10月16日第42周全市价格(9县市区平均值):肥猪每公斤22.09元,同比每公斤增加7.69元,增长53.40%;仔猪每公斤32.06元,同比每公斤增加10.39元,增长47.95%;猪肉每公斤33.86元,同比每公斤增加9.48元,增长38.88%。活鸡每公斤21.13元,同比每公斤增加2.31元,增长12.27%;鸡蛋每公斤11.57元,同比每公斤增加0.61元,增长5.57%。牛肉每公斤79.42元,同比每公斤增加9.11元,增长12.96%。羊肉每公斤85.67元,同比每公斤增加8.78元,增长11.42%。玉米每公斤2.28元,同比每公斤增加0.09元,增长4.11%。目前,猪粮比为7.80∶1,处于绿色区域(说明价格处于正常期间),养殖户处于盈利状态。随着生猪价格攀升,曲靖生猪贩运和屠宰形势好转,全市36家生猪屠宰企业1—9月定点屠宰生猪87.36万头,同比增51.39%,外调出省白条肉29.65万头(折合生猪产品2.9万吨)。预计第四季度我市生猪及产品价格会继续稳步上涨。牛肉羊肉、家禽价格同比小幅上涨。
 
  4.非洲猪瘟防控工作成效显著。自2018年8月3日我国发生首例非洲猪瘟疫情以来,曲靖市委市人民政府和县乡各级各部门高度重视,切实加强领导,明确各部门职责,加强统筹协调,逐级压实动物防疫责任,科学、周密全面安排部署非洲猪瘟防控工作。各级业务部门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安排部署,通过采取认真落实防控责任、加强宣传培训、组织疫情排查、强化督促检查、强化动物卫生监督执法、强化生猪定点屠宰监督管理、加强应急值班值守、做好应急准备、严格疫情报告制度等措施,确保了到目前为止我市没有发生非洲猪瘟疫情,也没有发生其他重大动物疫情,保障了我市畜牧业生产和生猪生产持续、健康、平稳发展。
 
  (四)特色作物快速发展,经济效益凸显。
 
  以市场为导向,调整优化种养结构。一是发展壮大蔬菜产业。近年来,曲靖市蔬菜以稳基地、优品质、提效益、延链条为重点,推进外销型、精品型、特色型蔬菜发展。大力推动新模式、新技术、新品种,走生产标准化,经营规模化,发展高效化的道路,加快绿色无公害外销蔬菜产品和基地建设,高原特色蔬菜产业成效明显。前三季度,在全市多个蔬菜种植基地的带动下,全市蔬菜播种面积为179.62万亩,同比增长2.2%;产量219.11万吨,同比增长4.7%。实现产值34.22亿元,现价同比增长16.2%。
 
  二是加大扶持水果产业。2017年“国际蓝莓大会”在曲靖隆重召开,曲靖高端水果产业稳步提升。麒麟区蓝莓,马龙苹果、车厘子、猕猴桃,会泽软籽石榴等一些区域品牌水果在市场上具有了一定的知名度及占有率。前三季度,全市水果产量达5.17万吨,实现产值2.17亿元。现价同比增长46.6%。
 
  (五)做精淡水渔业,水产品产值效益提升。
 
  2019年,全市积极面对城市建设占用、网箱拆除及禁限养区划定等现实,打造会泽冷水鱼产业示范县,以会泽阿穆尔鱼子酱出口基地为核心,巩固提升鳟鲟冷水鱼养殖带,形成“加工在园区、生产在基地、产品销国外”的外向型渔业发展格局;打造罗平渔民转产转业示范县。针对罗平万峰湖网箱拆除给渔业增量带来的困难,重点引进、试验、示范陆基集装箱养殖,推广实施稻鱼综合种养,发展罗平万峰湖休闲垂钓渔业经济,拓宽渔业生产方式,推动万峰湖渔民转产转业。同时推进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基地建设,总结推广不同养殖水域不同品种生态种养模式。据统计,2019年1-9月,全市水产品产量达9.50万吨,实现渔业产值12.61亿元,现价同比增长27.6%。
 
  (六)农林牧渔服务业经济平稳增长。
 
  随着曲靖市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广泛推广农业科学技术,农业生产技术含量的提升,农林牧渔服务业得到长足性发展。前三季度实现产值7.08亿元,现价同比增长18.2%。
 
  二、面临的形势和困难
 
  今年以来,全国经济内外部环境复杂严峻,外部需求放缓叠加国内需求走弱,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增大。当前,曲靖经济具有良好的发展基础和机遇优势,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初见成效,脱贫攻坚扎实推进,发展的信心进一步增强。与此同时,也要看到,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攻坚阶段、在高质量发展的起步阶段,全市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的任务十分艰巨,经济下行的压力进一步加大。
(一)畜牧业方面。一是我市畜牧业属于外向型畜牧业,但仍以小规模家庭经营为主,规模化组织化程度低,加之监测预警手段不完善,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弱。二是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难度大,特别是当前非洲猪瘟防控压力大,严重影响了生猪产业的发展。三是龙头加工企业带动能力弱,畜禽及其产品的产加销不能实现有效链接,严重制约牧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发展步伐。四是养殖成本上升。非洲猪瘟疫情、退养及环保因素制约影响导致生猪产能下降,仔猪成本和医疗防疫费用增加等成本上升制约产能提高。
 
  (二)粮经作物方面。一是农业生产成本增高。虽然各级持续加大对农业生产的扶持力度,但无论是用工成本、生产资料成本、农业机械作业、土地流转成本等都在不断上升。由于农村劳动力的大量转移,每到农忙季节时就造成劳动力短缺,一些地方出现农村劳动力紧缺,导致农业成本增加,使农民增收的压力继续加大。二是耕地质量下降。近年来,农村通过开展土地整理、标准农田建设、农业综合开发等,使农田生产条件有了较大改善,但由于在实施大面积的土地平整过程中,土壤耕作层遭到破坏,熟地变生地,土地肥力下降。再加上农户种植方式不科学,为了追求生产效益,存在只用地不养地的掠夺式经营行为,绿肥等有机肥料投入大幅减少,大量使用化肥、农药,加快土地无机化程度,破坏了农田生态环境,耕地生产能力下降。与此同时,由于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建设,占用了较多的优质农田,大量优质耕地被地力条件不佳、灌排设施不完善的土地置换,耕地地力水平也出现下降趋势。三是灾害性天气影响较大。由于2-5月全市高温干旱,造成大春马铃薯、玉米不同程度受旱,玉米播种期、水稻移裁期推迟,没有实现在最佳节令完成大春生产工作。与此同时,暖冬带来的病虫害对农业生产造成较大影响,如外来草地贪夜蛾,截至6月中旬,全市113个乡(镇、街道)已经发现危害,发生面积16.7万亩。全市共组织开展防治18.4万亩次,其中统防统治7.4万亩次。
 
  (三)水产养殖资源环境约束增大。部分传统养殖水域和生产方式不符合生态环境保护要求,2018年以来占全市水产品总量22.5%的罗平万峰湖养殖网箱拆除,部分电站库区禁止养殖,使得水产养殖空间受到极大挤压,水产品产量增长压力较大。
 
  三、建议
 
  (一)畜牧业方面。1.认真落实中央、省、市发展和稳定生猪生产发展的各项扶持政策,进一步抓好能繁母猪(育肥猪)保险工作、粮改饲和生猪调出大县奖励资金项目;积极配合温氏集团生猪养殖项目的落实和推进工作;配合财政、发改部门做好相关项目的督促检查,确保项目顺利完成和发挥项目效益,推动畜牧业健康发展。
 
  2.克服松动麻痹思想,继续采取有效措施,毫不松懈抓好非洲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好非洲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筑牢动物防疫屏障,保障公共卫生安全和畜牧业健康发展。
 
  3.强化跟踪问效,按照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实施方案明确的目标任务,切实指导做好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工作。
 
  4.加强生产形势分析和信息服务。密切关注生猪、禽蛋等主要畜禽品种及其产品价格动向,客观分析价格变动趋势,加强畜禽及其产品的监测预警,科学引导生产和消费,维护市场稳定。
 
  5.抓好畜禽疫情防控预防,推动生猪产业转型升级。为生猪生产提供稳定的可持续的土地、养殖补助支撑政策体系。
 
  (二)粮经作物方面。1.抓好秋粮抢收入库,提高农产品产量。要做好大春作物的抢收入库工作,确保秋粮安全落袋。同时,及时发现和解决农业生产中出现的问题,做好市场信息监测服务,做好产销衔接。
 
  2.全力抓好高原特色现代农业、绿色食品牌、乡村振兴各项工作,大力发展优质高效农业,打造推动农副产品加工业的转型升级。
 
  3.增加重点领域投入。加大对农田水利设施及中低产田改造的投入力度,增强农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在确保全市粮食安全的生产投入前提下,积极推进蔬菜、油菜、小春洋芋等作物发展,财政投入建议主要用于集成科技推广千亩以上连片大样板、百亩以上村级示范种植、农业新技术研发、新品种开发、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监管、农业病虫鼠害及重大疫情防控、农业设施装备等重点领域,以重点突破打破常规格局。
 
  4.落实好惠农政策。一是加强对农村经济的审计和监督检查,不折不扣地落实好中央、省、市和县的支农惠农政策,确保政策落实不走样、不截留;二是加大农业行政综合执法力度,进一步加强农资市场的监管,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农资行为,千方百计维护好群众的合法权益。
 
  5.农业主管部门要加大预测研判,及时与统计、调查等涉农部门互通信息,实现共享。建立行业统计和月调度制度,强化全市农业经济运行监测、调度,及时分析农林牧渔及服务业各板块运行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针对性措施。同时,加强与上级主管部门沟通汇报,充分反映曲靖高原特色农业发展产出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