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部门动态 > 正文

绿满珠江源 生态铸华章

2019-10-16 15:19:13   来源:   

    曲靖市历届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十二五”期间先后启动实施“森林曲靖”建设、三年城乡绿化攻坚行动,2015年曲靖成功创建为国家园林城市,为全市创森创造了良好的基础条件。自2016年启动创森工作以来,曲靖市打出创森组合拳,凝心聚力推进创新中国成立家森林城市全面开展,打造森林城市典范。

   高位推动,在形成创建合力上下功夫

    锁定目标,高标准编制总体规划了《曲靖市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2017—2026)》,秉承全域创森理念,围绕“一核、四区、九心、百片、千廊、万家”建设布局,大力开展公园建设、游园建设、送苗活动、高铁沿线绿化、道路绿化、水系绿化,发展林业产业。

    强化组织领导,建立强有力的指挥领导体系。成立了党政主要领导任双组长的领导小组,形成了各级党委、政府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各级各部门协调推进的领导机制和工作格局。

    明确责任,强化督导考核。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创新中国成立家森林城市的实施意见》等文件,明确创森工作的目标和保障措施等内容,制定了《2017—2019曲靖市创新中国成立家森林城市工作台账》,把创新中国成立家森林城市工作同绩效考评挂钩,明确创森工作任务,压实了工作责任。

    整合资金,保障有力。为保障创森资金,市级财政2017—2019年共安排了6151万元创森经费,各县(市、区)安排创森经费不少于1000万元,2016—2019年曲靖市创建森林城市共投入58.43亿元,有力地保障了创森工作顺利推进。

   工程带动,在提质增量上做文章

    实施森林进城。采取规划建绿、腾地兴绿、拆迁见绿、见缝插绿、建园享绿等措施,新建城市公园、森林公园、湿地公园20个;改造了30个综合公园;新建、提升小游园、街旁绿地50个,新建郊野公园5个,森林公园6个,建成花园式景观大道7条36千米,改造提升地面停车场32个,创建森林城镇10个、森林社区20个、森林学校32个、森林单位50个,累计新增各类绿地1456.49公顷,开展市县同创,所辖四个县区(麒麟区、马龙区、沾益区、师宗县)成功创建省级森林城市(县城)。

    实施森林围城。两年来,全市新造林面积累计65.17万亩,完成城镇面山植被恢复1.6万亩,面山景观改造1.3万亩,森林覆盖率提高了0.94个百分点。着力开展生态修复工程,对东面山等废弃破损山体实施造林绿化,全市新建义务植树基地134个,义务植树1333.64万株,全民义务植树尽责率93%。

    实施乡村绿化。实施三年城乡绿化攻坚、村庄绿化十百千工程和绿满乡村送苗下乡行动,着力做好村庄庭院绿化、道路绿化和村旁绿化。发放苗木191万株,创建森林村庄33个、森林人家34个。新增乡村绿化面积6796.34公顷;实施路网、水网绿化;实施四好农村路、南盘江综合治理等重点工程,新增道路绿化5713.54千米,新增水系绿化1981.51千米,在改善路网、水网沿线自然景观的同时将散落在全市各个角落的森林斑块、公园绿地、生态景区无缝串联,构建了覆盖广泛的森林景观廊道网络。

   产业撬动,在发展城市绿色经济上求突破

    大力发展林下经济。依托林地资源和森林生态环境,引导和组织企业、合作社、农民参与林下经济开发,实现森林资源的保值增值,全市累计发展林下经济39.1万亩。

    加快发展新型经营主体。通过政策引领、资金扶持、典型带动等措施,积极引导林农组建林业专业合作社,发展林业专业合作社128个,入社成员2890户,合作经营面积16.5万亩,其中12个林业专业合作社被评为省级示范社。发展省级龙头企业49家,其中,林木种苗培育企业21家、特色经济林培育8家、森林食品加工企业6家、林下经济种养殖企业11家、木材加工企业3家。

    培育壮大森林旅游。抓住全市发展全域旅游和推动旅游转型升级新时机,发展林业新业态,依托全市森林、湿地、自然保护区,秉承在保护中利用、在利用中保护的原则,打造出一批上规模、上档次的“森林人家”、生态庄园、林家乐等,真正实现“山增绿、林增效、人增收”的目标。

    实施好林业贴息贷款增效项目。把林业贴息贷款工作与发展木本油料产业和培育林业龙头企业有机结合起来,用项目推动林业贴息贷款的发放,确保林业企业和林农得到资金扶持。

    有序推进苗木产业发展。全市已发展苗木生产经营企业523家,生产经营总面积达3.34万亩,育苗面积3621.8亩,年可生产云南松、华山松、杉木、香樟、红叶石楠、油茶等造林绿化和经济林苗木2.06亿株。

    做大以核桃为主的木本油料产业。坚持市场导向,突出区域特色,在全市发展核桃406万亩,投产126.5万亩,产量达7149.16万公斤,产值达15亿元;发展花椒产业16.7万亩,产值1.3亿元。同时,引进企业规划发展油茶、油橄榄产业,已初见成效。林业产业迈入“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的良性发展轨道,“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成果惠及珠源大地。

   保护驱动,在打造绿色生态屏障上强措施

    筑牢了森林防火墙。切实将“三线”森林防火责任制和“四个责任人”层层落实到位,实现了无重大森林火灾、无人员伤亡事故和森林火灾受害率控制在1‰以下的工作目标,森林防火工作取得较好成绩。

    提升了森林资源管护水平。强化森林有害生物防控,林业有害生物成灾率控制在0.25‰以内。严格征占用林地项目审批,切实保障好国家、省、市重大建设项目用地需求。不断加强对天然林和公益林的管护,对公益林实施生态补偿,各级补助资金兑现率100%。进一步规范林木采伐作业规程,严格执行采伐限额,确保林木资源得到永续利用。先后组织开展“打击非法占用林地”、“2017行动”、“2018行动”、“2019行动”等专项行动,有效地遏制了涉林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

    强化湿地恢复和保护。加强保护区、湿地的保护与开发利用管理工作,最大限度地遏制人为导致保护区、湿地不合理开发和生物多样性受损。开展“平安林区”创建活动,健全和完善“平安林区”创建工作考核机制,积极整合基层护林力量,构建出林区治安防控体系。进一步加大涉林案件查处力度,严厉打击各类涉林违法犯罪、乱砍滥伐林木、非法征占用林地、乱捕滥猎、非法运输木材、非法经营加工野生动植物及制品等突出问题。

    文化拉动,在传播弘扬生态文明上增内涵

    在创建过程中,曲靖市以“陆良八老”为引领,着力提升公众生态意识、弘扬传播生态文明。举办市县级生态科普活动200余次,发放宣传资料280万份,在曲靖日报·掌上曲靖APP宣传栏目刊出1000余篇创森宣传材料,印发简报120期。

    以创森知识进学校、进课堂为宣传重点,制作创森知识课件和创森科普教育片发放到全市所有中、小学中,组织每个班级上一节创森专题课,活动共计63万师生参与。全市集中开展户外宣传活动,宣传创森知识,发放创森公开信和倡议书,与群众互动,提高群众参与度告、支持率。

    在中心城区重要路口或醒目位置安装大型户外“创森”宣传牌,人民群众“植绿”、“护绿”、“爱绿”的生态文明意识得到加强;社会各界踊跃捐资建绿,广泛开展树木认养活动,全市4881棵古树名木建档立卡、挂牌标识,均得到了良好的保护;创建富源补掌村等5个全国生态文化村,建成陆良花木山等5个云南省生态文明教育基地。(杨德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