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部门动态 > 正文

【发改扶贫路系列报道之八十四】会泽县在全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专题培训会上交流经验

2019-09-25 12:26:27   来源:   

2019年9月18日至19日,全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专题培训班在重庆举办,主要目的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宣讲解读新时期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相关政策要求,进一步指导各地抓细抓实后续扶持工作,落实后续脱贫举措,确保中央专项巡视等各类监督检查反馈的相关问题整改落实到位。


 
曲靖市会泽县在培训班学员论道环节作了交流发言,介绍了当地在促进就业增收、产业发展等方面的经验做法。
他们的主要做法是:
就业帮扶多元化。将劳务产业作为保障群众稳定脱贫的主渠道,采取“1234”就业帮扶模式,确保有劳动能力的搬迁家庭户均1人以上就业。
“1套体系”促就业。按照“党组织+劳务服务中心+劳务合作社+劳务经纪人+贫困户”五位一体工作模式,搭建劳务服务中心、劳务合作社和劳务经纪人构成的专业化、立体化就业转移平台。县级成立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党工委、乡(镇、街道)成立转移就业服务中心,村(社区)组建转移就业服务站、设置就业扶贫信息员。在昆明成立1个工作站、2个党总支、15个驻昆党支部,在省外成立3个劳务工作站并设立党支部,在县城安置区成立就业服务工作站,及时开通易地搬迁就业“特快列车”,全流程跟踪做好服务。
“2本台账”强就业。全面采集梳理搬迁群众人员信息、岗位需求、培训需求、公共服务岗位需求,逐户逐人核清搬迁群众劳动力状况、就业情况,盘点剩余劳动力,分类建立外出务工台账和剩余劳动力台账,并动态更新台账信息。目前,县城安置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62768人中,已实现转移就业19716人。
“3种路径”谋就业。探索党建引领、政府主导、市场运作“三种路径”,采取“党建引领、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相结合的方式,搭建“县级劳动力转移就业党工委,乡(镇、街道)转移就业服务中心,村(社区)转移就业服务站和就业扶贫信息员”的稳定就业平台,并与9家劳务服务机构、2家用工企业签订《劳务合作框架协议》,制定《会泽县劳务合作机构宣传发动和招聘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合理分配好宣传发动和招聘补助资金,充分调动村组干部、农村劳务经纪人的积极性。

“4项措施”稳就业。制定出台培训补贴、交通补助、用工补贴等26项优惠政策,鼓励搬迁群众有组织、成建制转移出去;开展就业上门服务,到易地搬迁现场送岗位,送信息,送政策,提供有针对性、实用性的就业创业服务和就业职业指导,做到“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建在哪里,就业服务就跟进到哪里”;对有劳动能力和培训意愿的搬迁群众开展“短平快”式免费技能培训,充分发挥建筑技能培训基地效用,开展为期一个月的“点餐式”免费培训,通过“培训+就业”模式优先安置在县城及周边就业,最大限度解决楼上安置、楼下务工的问题,尽快融入县城生产生活环境之中,走好产城融合发展路子;建立输入地与输出地劳动保障监察合作机制,在会泽籍务工人员较多的企业设立联络员,定期报送务工人员情况,帮助农民工找工作,提供维权保障。

 

目前,县城安置区已召开4场易地扶贫搬迁县城安置人员专场招聘会,发放岗位宣传资料5000多份,已劳务输出就业6443人;已组织手工编织、刺绣、草莓分拣、裁缝裁剪、建筑技能等培训11期,培训后就业747人,每人每日工资收入150—180元;已引进企业设立4个就业扶贫车间和1家大型超市,实现就业850人。
产业扶持市场化。紧紧抓住产业扶贫这一核心,坚持“大产业+新主体+新平台”发展思路,将高原绿色蔬菜产业作为主攻方向,健全平台联建、资源联合、利益联结“三联”机制,全面提升产业扶贫组织化水平。
一是平台联建。注入运行资金2000万元,整合国有资产资源1.8亿元,成立会泽县道成扶贫开发投资经营管理有限公司,并按照“县有总公司、乡有分公司、村有扶贫合作社”组织体系,加快推进乡级分公司和村级扶贫专业合作社的组建。目前,已成立23个分公司,5个服务中心,271个合作社,平台体系已经基本成型。二是资源联合。未来两年,计划整合涉农资金10亿元,规划实施产业扶贫项目265个,带动3.78万户贫困户14万余人户均增收5000元左右。由迁出地乡镇和村盘活易地搬迁进城人员闲置和复垦“两块地”,通过土地流转和代种托管等形式,发展2万亩马铃薯种薯和商品薯基地,5万亩高产燕麦,1.1万亩花椒、水果、香椿等经济林果,在不适宜发展经济林和经济作物的地区种植旱冬瓜等生态树种或生态经济兼用树种9万余亩,带动贫困户1.6万余户6.6万余人户均增收2000余元。三是利益联结。积极实施“云品进京(入沪)”工程,引进全国最大的北京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发展蔬菜(食用菌)种植,示范区1000亩大棚已投产,计划2019年建设2万亩,2020年达5万亩,可解决5万人以上就业问题。抓住中国工程院挂钩帮扶机遇,切实加大燕麦、荞麦等新品种研发力度,完成13个高产燕麦品种选育工作,新品种燕麦每亩可增加收入2500元,目前,今年推广种植5万亩以上,力争到2020年发展高产燕麦种植20万亩,积极探索高寒冷凉山区群众脱贫致富新路径。
兜底保障精细化。落实最低生活保障政策,原已享受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的搬迁群众,搬迁后按安置地标准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待遇。对生活条件困难的搬迁群众,符合特困教助供养、城乡低保、医疗救助、临时救助条件的,及时纳入社会救助范围,做到应保尽保、应助尽助。目前,县城安置点912户2462人符合条件的搬迁户,已全部纳入城市低保或特困人员救助范围。
通过大力实施就业帮扶、产业扶持、兜底保障等措施,会泽县将确保全县易地扶扶贫搬迁户实现“搬迁一户、脱贫一户”,切实解决好搬迁户“后顾之忧”。
(会泽县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建设指挥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