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部门动态 > 正文

曲靖市2019年1-7月经济运行保持平稳增长

2019-08-26 14:47:12   来源:曲靖市统计局   
  今年以来,面对复杂多变的宏观环境,曲靖市委、市政府坚持新发展理念,聚焦稳增长工作主题,狠抓落实各项工作,全市1-7月经济运行保持平稳增长。
 
  一、全市经济运行的基本情况
 
  ——规模以上工业增长11.8%
 
  1-7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8%,增速高于全省1.3个百分点,在全省排第10位。其中:非烟工业增长15.5%,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长11.2个百分点;烟草工业增长2.3%,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长0.6个百分点。
 
  从主要行业看,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19.9%,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增长19.9%,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增长15.9%,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5.4%,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15.1%,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12.2%,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增长8.4%,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10.2%,烟草制品业增长2.3%,农副食品加工业增长0.1%。
 
  从企业效益看,1-6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952.70亿元,同比增长8.9%;实现利税总额141.32亿元,同比增长21.7%,其中,实现利润总额42.11亿元,同比增长27.4%。国有控股企业实现营业收入413.96亿元,同比增长4.3%;实现利润总额20亿元,同比增长8.3%。
 
  从主要工业产品看,钢材产量297.20万吨,同比增长51.6%;生铁产量260.10万吨,同比增长26.9%;农用化肥产量23.50万吨,同比增长25.7%;粗钢产量287.40万吨,同比增长20.2%;水泥产量887.60万吨,同比增长1.7%;十种有色金属产量74.70万吨,同比增长0.5%。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4%
 
  1-7月,全市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长12.4%,增速高于全省5个百分点,排全省第9位。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0.8%,第二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8.3%,第三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0.5%。
 
  分行业看,重点行业投资“3增2降”。“3增”是:公路运输业增长27.4%,房地产开发增长39.5%,工业投资增长18.3%(其中:制造业增长22.4%,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增长37.9%)。“2降”是:水利管理业下降45.8%,公共设施管理业下降14.5%。
 
  1-7月,全市商品房销售面积149.79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8.8%。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1.3%
 
  1-7月,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09.91亿元,同比增长11.3%,增速高于全省0.6个百分点,排全省第9位。按销售单位所在地分,城镇市场实现消费品零售额246.36亿元,同比增长12.6%;乡村市场实现零售额163.55亿元,同比增长10.9%,城镇市场快于乡村市场1.7个百分点。按消费类型分,商品零售实现351.29亿元,同比增长11.5%;餐饮收入实现58.62亿元,同比增长14.7%,餐饮收入快于商品零售3.2个百分点。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支出分别增长6.3%、24.8%
 
  1-7月,全市财政总收入实现270.79亿元,同比增长15.3%。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实现91.87亿元,增长6.3%。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42.43亿元,同比增长24.8%。
 
  ——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余额分别增长7.3%、10.6%
 
  7月末,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为2406.26亿元,比年初增加158.21亿元,同比增长7.3%,其中,储蓄存款同比增长8.5%;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为1608.74亿元,比年初增加94.94亿元,同比增长10.6%,其中短期贷款同比增长7.0%,中长期贷款增长3.7%。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稳增长形势依然严峻。当前经济运行中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仍然较多,经济下行压力依然存在,企稳回升的基础还不牢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尚处于新旧动能的转换期。
 
  (二)工业经济平稳增长压力较大。工业结构单一矛盾依旧突出,轻工靠烟草、重工靠煤炭的局面仍然没有突破。全市新建纳规企业少,形成新增量较小,对工业经济增长拉动不足。
 
  (三)投资平稳增长难度较大。受项目支撑不足、要素保障不到位等影响,投资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后劲不足。1-7月,在建项目1577个,较上年同期减少182个,其中:计划总投资5000万元以上在建项目536个,较上年同期减少19个;500万-5000万项目879个,较上年同期减少186个。新开工项目622个,较上年同期减少13个。
 
  三、措施建议
 
  (一)加强信心激活力
 
  信心比黄金重要。我们既要看到复杂多变的宏观环境和稳增长调结构的压力,又要看到发展的优势和有利条件,增强稳增长和高质量转型发展的信心,提振精气神,以更有效地举措,加大对重点领域、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精准服务,想企业所想、忧企业所忧、急企业所急,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二)提质增效促转型
 
  认真贯彻落实好省22条、市28条稳增长政策措施,进一步把稳增长政策措施落到实处,着力转方式、调结构、促转型。盘活生产潜力,延伸产业链条,提升产业层次。增强重点企业生产活力,进一步注重企业的指导和服务,激发企业的内在动力。
 
  (三)优化环境抓招商
 
  建立优化营商环境,围绕重点工作,创新工作方式,开展“大招商招大商”专项行动,围绕全省“三张牌”和全市六大重点产业,进一步招大引强,深度包装一批重点产业集群项目,集中资源破解要素瓶颈,做到靶向招商、精准对接、快速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