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部门动态 > 正文

宣威:打好“绿色牌”构树生态产业助力村民脱贫增收

2019-08-15 09:05:10   来源:   

    作为农业大市,宣威市一直致力于发展特色产业。在脱贫攻坚工作中,特色产业发展成了带动贫困户增收的有力方式。在双龙街道浦山社区南村,大力发展构树种植,带动贫困群众增收致富。

    目前正值构树的第二波收割旺季,宣威市腾越种养殖专业合作社的构树基地里呈现出一片繁忙景象。建档立卡贫困户冷佩弥是来宾街道宗范居委会的居民,因为家庭原因,冷佩弥不能出远门打工。了解到离家不远的双龙街道腾越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务工环境好,接送孩子也方便,他就到这里来打工了。今年是冷佩弥在合作社打工的第二年,收入有了实实在在的提升。

    来宾街道宗范居委会居民冷佩弥说:“我到基地来打工,离家不远,每天能有100块的收入,工作难度也不太高,我比较满意。”

    同样情况的还有冷石定,作为已经上了年纪的人,外出务工不方便,了解到合作社正好需要她这个年龄段的工人,她也就加入了进来。

    来宾街道宗范居委会居民冷石定说:“年纪大了,去外面打工人家不要,合作社了解情况就来我家找我去基地打工,每天给我70块钱,还给我来回的车费,至少我自己的生活医药费有保障。”

    据了解,构树具有速生、适应性强、易繁殖、一年可以收割3——4茬的特点。腾越种养殖专业合作社于2016年开始种植构树。在用工方面优先雇佣建档立卡贫困户。目前,合作社种植了363亩构树,吸纳本村以及周边地区建档立卡贫困户19人,每人每年收入可达1万元左右。

    宣威市腾越种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浦绍炎说:“我们合作社采取的是‘合作社+基地+公司+农户’的模式进行土地整合 生态种植、生态养殖、土地流转、务工增收等多渠道方式带动贫困户增收,发展了一条‘基地培育+产业扶贫’紧密结合的产业发展路子。”

    除了务工收入,合作社还以900元每亩的价格流转村里土地,实现土地流转收入52.6万元。针对部分不愿流转土地的贫困户,合作社鼓励他们用土地入股,由合作社发放杂交构树苗,提供技术指导,由合作社进行统一销售。

    种植构树不仅让当地农户增加了收入,改善了生态环境,还带动了当地养殖业和饲料深加工产业的发展。如今合作社已经建成构树养殖标准圈舍,养殖构树生态猪300多头,同时还联合青贮饲料加工厂,打造一条构树“林—料—畜”一体化的生态扶贫产业链,带动贫困群众增收致富。(记者  田琳 王春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