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部门动态 > 正文

曲靖市交通运输局挂钩扶贫工作实现“六个起来”

2019-06-12 17:32:27   来源:   
       心系群众,用心扶贫。近年来,曲靖市交通运输局在脱贫攻坚工作中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保持历史耐心,发扬钉钉子精神,一张蓝图绘到底,一年接着一年干,勇担当、善作为,扶真贫、真扶贫,行业扶贫和挂包帮扶均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实现了实现“六个起来”,赢得了上级的认可和社会的广泛赞誉。

       一是把扶贫责任“扛”起来。建立脱贫攻坚联席会议制度,制定行业扶贫和“挂包帮”计划,先后4次召开党委会研究部署脱贫攻坚工作。局主要领导身先士卒,坚持以上率下、高位推动,先后7次到挂包的3个村调研指导、问效督战,带头落实挂包宣威市乐丰乡的承包责任;班子成员先后4次深入挂联村调查研究工作,帮助基层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年度共选派9名政治、业务、作风过硬的驻村工作队员驻村、驻点,深入扶贫点察村情、会民意、听民声、解民忧,用心开展工作;全系统195名干部职工每人帮扶建档立卡贫困户3-6户、共计813户3064人,实现挂钩帮扶覆盖率100%。

         二是让致富道路“通”起来。充分发挥交通在脱贫攻坚中的先导作用,始终坚持以新时期贫困地区群众的交通需求为导向,结合“四好农村路”的建设,深入实施贫困村“组组通”硬化道路工程,积极牵头协调财政、发改、扶贫等脱贫攻坚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率先制定出台了“组组通”实施方案,为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提供了三年行动计划。今年以来,市交通运输局主动向上级交通行业主管部门争取项目和资金倾斜,加大对深度贫困地区交通基础设施项目资金投入,下达深度贫困地区宣威市、会泽县50户以上不能搬迁的自然村硬化路5565公里、补助资金19.48亿元、惠及3096个自然村。全市2018年2个拟摘帽贫困县、13个贫困乡(镇)、374个贫困行政村已全部达标。所挂钩的宣威市乐丰乡店子、水炉、明德3个村50户以上不搬迁的自然村公路约200公里已纳入通自然村项目库。目前,店子村已在全市率先实现50户以上自然村全部通硬化路,明德村、水炉村将于2019年实现这一目标。在改善贫困地区交通状况的同时,更加注重解决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关键性问题,先后投资100余万元,在店子村建成了长3.2公里、惠及该村50余户群众的山后头通村道路;投资200万元,在明德村建成惠及23个自然村、1万余群众的民德大桥,2018年10月建成通车;下一步计划投资80余万元在水炉村建设水炉上河桥,目前已完成地勘、设计等前期工作等;一项项工程项目的落地,解决了所挂包村几十年来期盼已久的“通路梦”“通桥梦”,真正把温暖送进了人民群众的心坎里。

        三是让扶贫政策“细”起来。紧紧围绕“两不愁三保障”目标,着力于“六个精准”,深入开展“户户清”行动,局领导一班人带领195名挂钩干部及驻村工作队先后3次深入813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家中进行走访座谈,会同村三委干部、驻村工作队员一道,逐户分析致贫原因,分类制定帮扶措施,基本做到了帮扶对象家底清、致贫原因清、帮扶措施清、投入产出清、帮扶责任清、脱贫时序清、帮扶目标清、帮扶思路清。通过全面遍访、入户走访和贫情分析,更正人口增加信息44条,更正人口减少信息48条,新识别纳入28户,退出质量不高回退5户,返贫3户,因识别不精准清理剔除3户,分别制定完善脱贫方案、明白卡、脱贫档案813份,实现了点对点、一对一的精准对接。让扶贫政策“细”起来 同时,积极组织村组党员干部、种植养殖大户、带头接受科技教育培训,掌握专项实用技术,选好脱贫路子,协调带领部分党员干部到曲靖、沾益、陆良、师宗、罗平等党建工作先进单位和组织参观学习,使其思路上开阔、思想上触动,进一步找准发展道路。针对党的建设薄弱的实际情况,分别协调5万元党建经费,加强水炉村、店子村基层党员活动阵地建设;深入实施脱贫攻坚与基层党建“双推进”工作,全面推行“四议两公开一监督”工作法,提高村级民主管理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水平;指导水炉村党总支狠抓高素质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高素质党员队伍建设,提升了党组织引领发展、服务群众的能力水平。

        四是让造血能力“强”起来。在扶贫方式上,曲靖市交通运输局改“输血式”扶贫为“造血式”扶贫,结合所挂钩3个村的自然条件和产业发展特点,通过“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方式,采取“1+2”模式,在前期安排60万元产业扶持资金的基础上,2018年按照“一村一品”产业扶持原则,结合各村特点,再支持3个行政村每村30万元共90万元,提升产业发展水平,着力实现农业产业合作化、组织化、规模化、品牌化目标。着力提升农民群众的生产技术能力,3个村共有1800人接受种植、养殖、刺绣等实用技术培训,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380余人;提高劳动力输出总量和输出效益,共计输出劳动力400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58人。让造血能力“强”起来,截至目前,2017年市交通运输局支持发展的苹果种植产业和生猪养殖基地即将投入运营,店子村水库养鱼、农家乐,水炉村50亩烤烟示范种植、100亩核桃种植、900亩花椒种植,明德沿河水产养殖项目已形成方案,将于近期组织实施。注重思想帮扶,广泛开展“自强、诚信、感恩”系列专题宣讲活动,大力宣传脱贫攻坚政策法规,引导教育扶贫对象克服“等、靠、要”思想,2018年局领导班子成员主题宣讲1次、听众400余人,村级宣讲3次、听众700余人。同时,把阻断贫困代际传递、让贫困地区的孩子接受良好教育作为解决贫困地区发展和贫困家庭持久脱贫的根本手段,2016-2018年,曲靖市交通运输局先后自筹资金52.2万元,对帮扶村考取大学的学生给予奖励,其中一本3000元,二本2000元;对全乡考取曲靖一中的学生每人给予3000元奖励;对帮扶村就读高中建档立卡贫困户学生给予2000元/年的生活补助,为206名贫困学生点亮了希望,挂包村重视教育、支持教育的氛围越来越浓。

        五是让村容村貌“美”起来。 以人居环境整治为抓手,高质量、高水平实施好道路通畅、易地搬迁和农村危房改造等工程,全力提高脱贫质量,力争把所挂钩的3个行政村打造成为“山清水秀、景美民富、和谐宜居”的美丽新农村。截至目前,挂包的3个村259户1088人乔迁到乐丰易地搬迁点,危房改造拆除重建住房63户,修缮加固99户,实现了贫困户的“安居梦”;共整合投入帮扶资金1240.5万元,为店子村硬化道路10.8公里,环湖公路2公里,种植行道树800株,安装太阳能路灯120盏,建公厕6座,垃圾处理池6个,安装三堆围栏300米,建村民活动场所1个、小广场1个;为水炉村硬化道路7.8公里,垃圾处理池18个,新建桥梁1座、拟建1座,完善党员活动场所2处;为明德村硬化道路12.5公里,安装太阳能路灯35盏,建公厕1个,垃圾处理池5个,村内各种生活垃圾、废弃物得到了彻底清理、基础设施得到完善,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六是让挂钩村“富”起来。曲靖市交通运输局“挂包帮”宣威市乐丰乡店子村、水炉村、明德村三个村委会,均是深度贫困村,国土面积58.72平方公里,耕地28259.2亩,林地25989.6亩,总户数3770户,总人口15017人。2018年动态调整后,有建档立卡贫困户813户,3064人。店子村委会位于宣威市东北部,距离宣威市中心60公里,距乐丰乡政府1公里,是乐丰乡政府驻地,无厂矿企业,经济收入主要靠传统种养业和外出务工,2018年全村农民实现人均纯收入5600元。水炉村委会位于宣威市东北部,距乐丰乡政府6公里,有国土面积17.32平方公里,耕地9155亩,林地6876亩,下辖6个村民小组、9个自然村,至2018年底有未脱贫户88户281人,贫困发生率为 7.89%,2018年全村农民实现人均纯收入4760元。明德村委会属于偏远山区,村委会距离宣威市城50公里,距离乐丰乡政府10.00公里,国土面积26.8平方公里,2018年动态调整后现有320户,1198人,2018年全村农民实现人均纯收入4400元。

         一切过往,皆为序章。脱贫攻坚,仍在路上。在过年的几年里,全市交通扶贫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离真正的决胜脱贫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特别是今明两年,是决战脱贫攻坚的关键之年。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曲靖市交通运输局将进一步加大扶贫工作力度,以问题为导向,查缺补漏,整合资源,加大投入,产业助攻,科技强农,扶智(志)治愚,切实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巩固脱贫成效,实现永久脱贫,继续加大教育帮扶力度,提升群众文化素养,阻断贫困代际传递,让贫困地区早日摆脱贫困。【王化宇 辛家葆 薛超 供稿】